地道战之一代功枭_二六九章山海喋血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六九章山海喋血一 (第2/3页)

突破长城防线,恐怕也得止步于黄河天险,战争会局限在华北。

    若此,不管是战是和,拖两年,到二次大战爆发,就是和上一世大不相同的另一番天地。

    这和他原先的设想不同,但没办法,他改变历史,也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前行,没人可以抗拒。

    韩立洪激动,宋哲元和张自忠更激动。这一仗,既不同于打内战,也不同于上一次的长城抗战。

    上一次长城抗战,是悲壮,而这一次,有底气,有绝对的底气,他们的心里都稳的很,不慌。

    这份底气是韩立洪,是黑神军给他们的,这也是黑神军可以在冀察为所欲为的原因之一。

    从城头上下来,他们进了地下碉堡。

    日本人很快就会发起进攻,修筑钢筋混凝土的工事来不及,但在黑神军的帮助下,山海关一定会成为日本人的坟场。

    参观完了城里的工事,他们又去了城外。

    在山海关北侧的群山里,在最高的山峰角山隐蔽着黑神军赠送给二十九军的六门八十八毫米高炮。

    日本rou票换来了五千万美元,事业越干越大,除了原先的五门,韩立洪又从德国购买了二十五门八十八毫米高炮。

    这次,二十九军对黑神军的行动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作为回报,韩立洪把这六门高炮赠送给了二十九军。

    防空炮火是靠密集火力网实现的,但黑神军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就得另辟蹊径。

    凡是射击这种东西,不论是枪,还是炮,都有个准头的问题,打枪有神射手,打*也有神炮手,高炮手也一样。

    黑神军最大的本事是培养人才,而中国人在这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天赋。

    他们到时,这六门高炮都已经安装好了。

    六门高炮不是放到一块的,而是被分成了两个高炮阵地。

    宋哲元和张自忠是第一次来这个高炮阵地,到了一看,他们不由得对黑神军又是一阵叹服。

    瞧瞧人家弄的这个阵地

    高炮被安置到了铁轨上,高炮后八米是一个山洞,铁轨的稍微有四到五度的倾斜,需要把高炮拉回山洞里的时候,时间最多只需三十秒。

    阵地四周原本有不少高大的松柏,这些松柏也被处理过了,一些松柏的树冠被放大了,巧妙地遮住了高炮阵地和阵地后的山洞。

    而这,六门高炮也都被藤蔓缠绕的严严实实,就是没有这些被改造过的树木,宋哲元和张自忠都不认为鬼子的侦察机能够发现。

    别说这份心思二十九军比不了,就是实打实的能力,二十九军同样差的黑神军太远。

    一门八十八毫米高炮自重五点五吨,再加上那些铁轨,光把这些东西运到这儿,就够二十九军喝一壶的。

    而且,山洞不是天然的,是刚刚开凿出来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二十九军是绝对没能力做到这些的。

    越了解黑神军,不论是宋哲元,还是张自忠,就越发地对黑神军感到敬畏。

    这里的位置居高临下,既可以**,又可以打到山海关城内,更可以覆盖整个日军的攻击部队。

    高炮阵地距离山海关只有三公里,这六门高炮将是山海关强有力的屏障。

    ――――

    凌源,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所在地。

    七月九日,日本内阁受命陆军部组建华北派遣军,陆军部任命寺内寿一大将为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少将为参谋长,下辖两个军,另外由关东军单独组建一个蒙疆兵团。

    第一军司令官是香月清司中将,负责攻击山海关、喜峰口一线;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负责攻击古北口一线;蒙疆兵团的司令官是东条英机中将,负责攻击察哈尔一线。

    寺内寿一七月十一号就到了凌源。

    征服支那是每个日本军人心底的最高梦想,寺内寿一也不例外,这老小子原本兴冲冲而来,但到了之后,却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形势太严峻了,这是寺内寿一根本没有想到的。

    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支那政府这是决心要顽抗到底了,通过情报得知,华北战场将会聚集百万支那军队。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可恶的黑神军,现在沿着公路线和铁路线,到处都在挖壕沟。

    这种壕沟几十条上百条都没什么,但要是成千上万,到处都是,那问题就严重了。

    仅仅迟滞进攻速度,不能发挥皇军机械化部队快速突击穿插包围这一点,危害就无可言喻。

    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地击溃支那军队,也就更别说围歼消灭了。这样一来,即便击溃一道防线,支那政府依旧可以从容地布置下一道防线。

    征服支那,要诀就是速度,战争绝不能陷入胶着的状态,而要不陷入胶着状态,但因为支那的人太多,唯一的法子就要像赶鸭子那样追着支那军队打。

    可现在,因为那些该死的壕沟,这个可能很小了。

    大会议室里,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坐在首位,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坐在左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