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一一章美国人的盘算 (第2/2页)
力量。 对这样的力量,自然要未雨绸缪。何况,这本就是一桩好生意,而且是大生意。黑神军这么有钱,,考麦斯不明白那些号称最精明的英国人为什么就看不到? “我们该怎么办?答不答应?”托马斯问道。 “不急。”考麦斯慢条斯理地道:“托马斯,他们不是给了你密码吗?” 托马斯点头。 考麦斯道:“这样,给他们发个电报,让他们的人过来谈。” ―――――― 看完电文,韩立洪微微叹了口气。 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都是有迹可循的,今天的英国和美国,以及七十年后的美国和中国,都概莫如是。 时来天地同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人如此,国家也一样。 现在的英国自以为是,行事进退失据,往往莫名其妙,而美国则游刃有余,混得风生水起,七十年后的美国和中国同样如此。 这次,评价英国人的表现就两个字,愚蠢,而美国人的表现则堪称完美。 美国人没有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根本没提坑英国人的事儿,但与他的合作却不遗余力。 美国人这么够意思,将来再有合作的时候,他怎么好意思不多做点让步?而且,美国人对日本人的动作必然有所察觉,如果日本人真把他们灭了,那美国人就可以把大笔定金密下,捞一大笔外快。 美国佬比英国佬jianian猾一万倍。 ――――――― 冉庄西南十五里,圪垯营。 外表看上去,圪垯营和其他的村子没有任何不同,但这里,却是兵工厂的所在地。 原先住在圪垯营的村民都已经迁走了,现在住这儿的,都是兵工厂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 兵工厂的厂长是支秉渊。 支秉渊是中国最好的机械工程专家,而且,没有之一。 支秉渊今年三十七岁,十年前他创立了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支秉渊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矢志振兴民族工业。 支秉渊不是个合格的商人,他极其热衷于研究新产品,而不是赚钱。十年来,他虽然越来越出名,但公司仅仅是勉力支撑,钱都花在了研制新产品上。 请出支秉渊托的是冯玉祥。 支秉渊到了之后,韩立洪亲自作陪,见面之后,他与支秉渊谈了一次便决定信任支秉渊。 有些人的心就像水晶,一眼就可以看透,支秉渊就是。 韩立洪陪着支秉渊看了冉庄的一切,然后跟支秉渊讲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一些预测,最后告诉了支秉渊他关于战后的一些想法。 韩立洪告诉支秉渊,如果支秉渊愿意来这儿,他的任务既是制造武器,也是研究制造摩托车、汽车以及各种农业、矿山、动力等方面的工程机械。 为此,他会给予支秉渊充分的财政和人力支持。 没有意外,支秉渊慨然应允。 此后,在韩立洪的安排下,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倒闭,支秉渊和家人先是到香港,然后消失,最后到了冉庄。 这一切没有引起注意,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就是勉强维持,破产也在情理之中。 这会儿,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关键设备和十几名核心工程师也都已经到了冉庄。 张越明到的时候,支秉渊那儿正忙呢。 这儿除了支秉渊,还有好些个从天津和太原挖过来的大师傅,那位恺字炸药的研制者张恺也在。 张恺自然是炸药厂的厂长。 这些人,有的是被骗来的,有的干脆是被绑架来的,但不论是被骗来的,还是被绑架来的,他们到了之后,都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 张越明来,是让支秉渊和这些大师傅最后再确定一下这次要购买的设备名录。 支秉渊眼冒绿光,好些个以前他根本买不起的设备,现在终于可以买了。不过,都选完了,把各方要买的设备汇总到一起,支秉渊傻眼了。 他粗略估摸一下,这些设备最少要四千万。 见支秉渊的神色有些不对,张越明问道:“支厂长,怎么了?” 支秉渊道:“张主任,这些至少得四千万。” 张越明笑了,道:“支厂长,没关系,看看还需要什么。” 支秉渊的眼睛蓦地亮了,惊喜道:“还可以加?” 张越明点了点头,道:“只要是必须的,都要。”顿了顿,又道:“对了,大当家的说了,支厂长,需不需要买一条摩托车生产线?” 支秉渊问道:“要生产摩托车?” 张越明道:“不是现在生产,是研究,在正式建厂生产之前,一直都要研究,不能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既要培养研究的人才,也要极可能多地培养技术工人。” 支秉渊道:“那就没必要,这些设备就可以了。” 最后的名录出来,估算总价得在五千万上下。当然,这些并不都是制造武器的设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其他方面的,比如开矿、炼铁、发电等方面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难买到,但都交给美国人做,也是一种友好的回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