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节合纵阵脚在楚国松动 (第2/8页)
下出入昭府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与新王宠臣靳尚,亦可称兄道弟,甚是相得。”中年人恭敬回话。 “这个靳尚,官居何职?” “靳尚原是大司马屈原属下司马,新王即位,被任为王宫郎中,职司王妃郑袖护卫。此人官职不大,却深得新王与郑袖信任,目下是郢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郑袖其人如何?有甚等嗜好?” “属下派员奔波了三个月,遍访郑袖故乡及郢都王宫侍女内侍。此人说来话长,容属下细细道来…”中年人便侃侃讲出了一个奇异女子的故事: 郑袖家族原本是中原郑国的大族。春秋末期,郑国大大衰落,郑氏首领也在权力场败落,便率领族人南迁到偏僻的越国会稽郡,成为占据一方的山地部族。在越王勾践时,郑氏部族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女,叫郑旦。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中,除了赫赫大名的西施,便是这个美丽善良的郑旦了。后来,西施与郑旦都成了夫差宠爱的妃子,日日夜夜的拖着夫差欢宴行乐。悠悠岁月,郑旦却真正的深深的爱上了豪爽豁达的夫差,与西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后来越国攻灭吴国,大军进入姑苏城,西施被范蠡救出乱军,永远的隐遁了。郑旦却在最后关头自杀殉情,与夫差死在了一起!战后论功罪,郑旦被加上了“卖国邀宠”的大罪,郑氏部族便由献女功臣而成为有罪部族,被越王罚为王室的奴隶部落。楚国灭越后,这个郑氏部族便被当作财产,封赏给了令尹昭雎。 郑氏部族的处境虽然低贱,代出美女的部族遗风却没有丝毫改变。或耕田,或狩猎,或放牧,或打鱼,郑氏部族那些少女少妇的绰约风姿,非但没有因为布衣风尘而衰减,反倒是平添了几份红润丰腴的神韵,比那苍白瘦削的细巧美人更是诱人。每逢春日踏青,郑氏部族的布衣少女都引来无数王公贵族的热烈追逐。白发皓首的昭雎,正是在踏青之时为这些美丽的布衣少女怦然心动的。他先为自己选了一个郑氏少女做侍妾,一月之后大是满意,便遍访郑氏村落,选了一个最令人心动的少女献给了太子,这个少女就是郑袖。 郑袖生得娇小婀娜,田野风尘与粗劣的生活,竟赐给了她永远也无法改变的一种明艳红润!除了美丽女人能歌善舞的寻常本事,更重要的是,这个郑袖秉承了郑氏美女的最动人处:美丽多情而又极其善解人意,粗识文墨,却能解得老人们最深奥的话题,那双幽幽深潭般的眼睛,似乎天生便能看到男人的内心深处,时时准备着满足男人最为隐秘的渴望。 昭雎原本是将郑袖献给太子做侍妾的,谁也想不到,一年之后,郑袖竟变成了太子妃!虽然不是正位夫人,却是一人专宠。要不是楚威王不悦,焉知太子不会与郑袖大婚?昭雎见微知著,立即将郑氏家族脱除隶籍,赐给独立的十里封地,又荐举郑氏族长做了小官,郑袖哥哥做了令尹府属吏。渐渐的,郑袖变成了风韵天成的少妇,酷爱一切新奇珍宝,也酷爱着她的夫君,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太子在她面前竟驯服得象个大儿子一般! 据宫中一个老侍女说,郑袖曾指点着太子的额头笑道:“乖乖听话,日后在外人面前不许狗儿般驯顺,还做国王呢,晓得无?”太子竟挺身高声道:“是了,记住了!”太子即位做了国王,昭雎又将靳尚荐举给郑袖做了侍卫郎中。于是,郑袖与靳尚便成了昭雎手中的两根绳索,牢牢的拴住了楚怀王,掌控了郢都朝局。 “看来,倒是个多情红颜了?”嬴华冷冷一笑。 张仪思忖道:“若要疏通郑袖,你可能接近?” “能。”中年人爽快答道:“属下可请靳尚引见。” “好。”张仪点头:“你在明日内办好两件事:一则,与靳尚约定,后日引见一贵客给郑袖;二则,向昭雎家老透露:张仪入楚,将他如何说法迅速报我。” 中年人听得“张仪”二字,悚然起身拜伏在地:“不知丞相驾到,请恕小吏不敬之罪。”张仪笑道:“不知者不罪,起来吧。” 嬴华正色道:“丞相入楚,多有危机,商社要派出全部干员,探听郢都各种动静,但有可疑,立即报来。” “属下明白!”中年人象军中将领一般赳赳领命,却又问道:“敢请丞相示下:属下可否向靳尚与昭雎家老显示秦人身份?” 张仪看了看嬴华,嬴华却是有些愣怔,便知商社既往只是以商贾身份疏通,没有暴露真实身份;如今要做这两件大事,寻常商人之身,难免会引起靳尚与家老怀疑,确有不便。嬴华没做过这种半公开的差使,转着眼珠不说话,显然是吃不准。张仪思忖一番道:“第一次,对昭雎家老只说是祖居秦国,听入楚秦人闲话说的;对靳尚,便说是故国商人想揽楚国王室的一笔生意,要请郑袖疏通。若进行顺利,日后可逐步让他们略有觉察,但却不须明说。” “是!属下明白。” “那好,我们走了。”嬴华顺手给张仪戴上斗笠,中年人便捧起屋角石案上一只精巧的铜匣,仿佛替主顾送货一般将两人送了出来。到得店门,华贵的篷车已经在那里等候,绯云笑着摇摇头:“没有人打扰吔,过来得顺呢。”车行途中,嬴华轻声笑道:“真没想到,丞相还是个密事高手,属下佩服。”张仪哈哈大笑:“大道驭技,何足道哉!可曾读过《孙子兵法》?” “读过啊。” “你听好了。”张仪念诵道:“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而知敌之情也…非圣智莫能用间,非仁义莫能使间,非微妙莫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嬴华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她读过《孙子兵法》,也知晓这是《用间篇》里的话,可已往如何就一点儿印象也没有,更没有与自己做的密事联系起来,此刻一听,倒大觉有醍醐灌顶之效,不禁感慨赞叹:“大哥当真过目不忘,竟是朗朗上口呢!” “不上心,甚也记不住。” “是。最后一句是不是说:须得以高深智慧者统帅用间密事,方可成得大功?”“不错。记住了?” 嬴华却沮丧笑道:“我可是不配了,怪道已往只能做些鸡零狗碎的勾当呢。”张仪哈哈大笑:“小弟可是上上之‘间’呢!几时却自惭形秽了?” “好!有大哥统帅间事,管教楚国晕头转向!” “用间敌国,奥妙无穷,还得用心揣摩呢。”张仪笑着叮嘱。 “大哥说得是,小弟记住了!”嬴华的确是真心的佩服张仪了。 次日午后,商社报来第一个消息:靳尚已经欣然应允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