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哥哥回忆 (第1/4页)
第41章 哥哥回忆 书铺里的掌柜是越想越激动,被几个孩子这么一提醒,开发了思路,各种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这已经不是赚钱的问题,如若这件事情办得漂亮,他主家的名声回答会更上一层,到时候自然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好处。 “几位公子小姐,”想到这些,掌柜的笑得越发和蔼可亲“以后有空就多来县城玩,我请你们吃烤鸭,吃点心啊。” 几个孩子眼睛一亮,不过,还是吞了吞口水,表达他们自己的意思“谢谢掌柜爷爷,我们想吃的时候,会自己想办法挣钱买的。” 掌柜的话说完就后悔了,如今一听这话点着胖乎乎的脑袋,很是庆幸这几个小孩没答应,要是以后吃喝不愁,这些孩子不愿意想挣钱的法子,很有可能最后亏的还是他。 一行人刚刚离开,那掌柜就吩咐了伙计几句话,形色匆匆地走了,虽然现在距离元宵节还有一个月,可想着遥远的京城,时间还是非常紧迫的。 两只烤鸭看着多,实际上却是很不够吃的,一只是他们准备带回家,让爷爷他们都尝尝的,另一只就在大姑父家,等到三个鲲表哥从学堂回来后,吃午饭时,大家一起享用。 不过,或许是因为少,几个孩子吃完后都在回味着,就是杨春花,也在心里赞叹,这烤鸭,实在是美味。 而几个孩子同时决定,下次挣到钱以后,一定要再吃一次。 留下一半的点心,八个孩子坐着牛车跟着韩大鹏一起回家“大姑父,那张银票呢?” “这可是一百两,你们不会还想自己保管吧?” “当然,这是我们挣的。”很是理所当然的回答。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韩大鹏不觉得岳父他们会同意的。 “那大姑父,你现在先把银票给我们看看,我们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银票长什么样子呢。”杨春花这话,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一共才多少岁,还长这么大? 韩大鹏有心不理会,可七八个孩子缠着他,一刻都没停过,把他吵得脑袋都要炸了,于是连大声点对这几个孩子说话都舍不得的他,没有办法,只得妥协地将银票给他们看看。 上面的字几个孩子都认得,凑在一起一边看,一边小声地说着什么,前面驾牛车的韩大鹏也不在意,谁让他们经常这样。 到了杨家,杨春梅和杨春林姐弟两个直接跳下牛车,往后面茅厕方向跑去,等到一刻钟,他们再回来的时候,冲着六个伙伴眨眼睛,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韩大鹏把烤鸭和点心递给范氏,又将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他们说了一边。 当杨家人听到他们家的孩子在那书铺的掌柜问他们要什么的时候,竟然要烤鸭和点心时,那个心啊,疼得厉害,这要是换成银两多好,能连着吃好久的rou。 正是因为这样,晚上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烤鸭时,大人们心疼得没一个觉得好吃的。 就算后来听到韩大鹏说有一百两的银票,心里震惊地同时,还是觉得这几个孩子太败家了。 一百两银票长什么样子,杨家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而这一次,没有哪个大人觉得这银票该由几个小孩子来保管。 “大鹏,银票给我就行。”杨大栓笑着说道,这事他压根就没想再问孙子孙女的意见,一百两不是一二两,关键的时候,这就是能救命的钱,他觉得放在他那里才能踏实。 韩大鹏看向几个孩子“银票呢?” 八个孩子无辜地眨着大眼睛,就知道大人们会这样“我们已经把它放到你们谁都想不到的地方了。” 杨家人和韩大鹏同时笑了“去茅厕那边看看,找仔细些。” 哼,就知道这几个孩子不老实,不过,跟大人们斗,还差了一点。 家里的女人笑呵呵地去找银票了,结果,回来的时候是一无所获“爹,到处都找了,没有。” “爷爷,你们能找到就由你们保管,找不到,就由我们来管。”杨春林这话刚刚落下,杨银柱的目光就瞪了过来。 “爹,就算你打我,我也不会说的。”杨春林挺着小胸膛开口说道。 “我也不会说的。”其他跟着开口。 于是,这事就这么僵了,韩大鹏没一会就回县城去了。 杨家的大人不死心,把几个孩子的全身上下都搜了个遍,接下来的几天又把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找了,就连老鼠洞都没有放过,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没办法的他们,就开始从八个孩子的嘴里套话,最先被下手的自然是年龄最小的,只不过,家里的孩子,凡是在大人们提到银票,铜钱,一百两时,都将嘴巴闭得很近,然后眨着无辜地大眼睛看着他们。 直到整个新年都过去了,他们才放弃,这年头年尾的,总不能真打他们一顿的。 不过,这一年,他们所有的压岁钱都被大人们没收了,对于这事,他们什么也没说。 只是,见到大人们将目光看向他们之前存着的银两时,几个孩子不干了,上一年卖春联的铜板,再加上去年一年鸡蛋换的,每个孩子都存了六百文,虽然这点钱在一百两面前很少,但也是他们一文一文攒起来的。 于是,经过一番商量后,果断地转移,等到大人们去孩子们之前放钱的地方看时,钱袋子都没有了,哪里还有铜板的踪迹。 当然,这事在元宵之后,杨家人就放下了,他们开始了又一年的忙碌,而这一年,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那就是杨家老五,杨天佑在三月下旬,要参加他人生第二次院试。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杨家人的心里即使依旧紧张得很,但非常努力地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再做其他多余的事情,就怕影响到老五。 只是,他们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一个个摆出一副完全忘记了杨天佑要参加院试的面孔,太过了,也太假了,家里的小孩都骗不过,还有谁信。 “小叔,以后你跟小姑一样,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杨春林突然笑着说道。 这天,杨家的大人两天一轮的鸡蛋刚好是不吃的,杨春林把一个煮鸡蛋递给杨天佑。 其他孩子跟着点头。 饭桌上的杨家人瞬间就有些紧张了,害怕孩子们提到院试两个字,急急忙忙地转移话题,只是,那表情实在是太拙劣了。 杨天佑觉得好笑的同时,心里也很温暖,他的家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他好,这一点他从来都不怀疑。 至于每天多了一个鸡蛋,是侄儿侄女的心意,他也笑着接受。 日子仿佛眨眼就过去了,杨天佑院试的时间也是一天天的临近。 这天,八个小孩回家的路上,杨春林皱着眉头说道:“去年先生的生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