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曹卑鄙的圣人:曹cao7的请君 (第5/6页)
,卑职请求派他出海游说管承,若能使其归降,则贼化为民沿海自安。”何夔说的轻巧,心中却暗暗打鼓,不禁伸手往衣袖里掏——他出身豫州豪族,为政理念是充分利用豪族,能不干预尽量不干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虽然有些成效,但这毕竟与曹cao抑制土豪锱铢必较的为政风格背道而驰;现在他公然阻兵,心中岂不忐忑?何夔外任之前也曾在司空府为掾属,深知曹cao易怒,手下办事若不如意往往痛斥杖责。他又是名流入仕,把脸面看得比命重要,绝不愿人前受辱,所以在袖子里揣了瓶毒药,万一曹cao下令杖责,他马上饮药自尽! 曹cao思忖片刻,点头赞许:“此乃仁爱之心啊!既然如此,招安之事就由你全权处置。” 何夔这才松开药瓶,长出一口气:“卑职遵命。” 该处置的也就这些,众人再无话,曹cao遍视文武,语重心长道:“眼下柳毅、昌豨授首,招安管承之策已定,臧霸、孙观等也已兵进济南,叛乱不久将定。青州稳固之后,废除八大诸侯国的奏议也可以顺利执行了吧!”他已有篡汉自立之心,除了尽快统一天下,废除汉室诸侯国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这次曹cao一口气要废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八大郡国,表面上没人敢说什么,私下却议论得沸沸扬扬。今天主动提起此事,所有人都觉意外,低下头静静聆听。 曹cao挂着一脸真诚,不温不火往下说:“最近朝廷和军中都有人议论,说老夫废国为郡别有用心。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即便有人不理解,老夫依旧要这么做。昔日光武帝之所以分封诸侯王,不仅为了厚待宗室,更要让他们拱卫朝廷安定百姓,因此凡郡国长官不称‘太守’却称为‘国相’,就是要他们辅佐诸王搞好政务…黄巾之乱以来,宗室诸王非但不能奋起救国,反而畏首畏尾。当初张角造反,常山王刘暠、下邳王刘意不顾社稷弃国而逃,成了全天下的笑柄!像他们还配裂土分茅吗?还有些诸侯王过世已久,天下动荡又寻不到嫡系子孙,所以不得不废。没有国王的地方还称郡国,甚至养一帮没用的属员,这是浪费国力民财!” 话说至此曹cao觉得理由已经够充分了,又开始往回收:“当然,有废就有立。前几日我派人多方查访,在民间找到了已故琅琊王刘容之子,名叫刘熙。此人虽非刘容嫡子,但恭谨守礼宽厚有德。老夫已上表朝廷,令其继任琅琊王,恢复郡国继承祖业。也叫天下人看看,曹某人公正无私并无僭越之意!”此事另有隐情,曹cao一次废掉八个诸侯国,若不象征性地立一个作陪衬,恐怕会招致太多非议;再者,昔日他奉迎天子至许都,多得已故侍中刘邈之力,琅琊王刘容是刘邈的兄长,刘熙是刘邈的亲侄子,因此这也是投桃报李。若换了别国,曹cao岂会有这份善心? 邢颙也不曾在朝为官,自然不解其中隐情,满心以为他公正严明不畏非议;又联系到这些天一系列所见所闻,甚觉曹cao是个有威有德智勇双全的国家栋梁,已下定决心出手相助,暗笑田畴太过谨慎,叫自己来观察试探真是多此一举… 曹cao一边踱着步子,一边侃侃而谈,说到最后似乎不经意间走到军师荀攸身前,提高了嗓门:“该废的要废,该立的要立,此乃万世不变之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老夫心里有数。希望你们也能想明白,莫要辜负了咱们戎马半生的情义…散帐吧。”他说了半天,唯有最后这几句才是由衷之言。 “诺。”众文武各归各营,荀攸也低着头晃晃悠悠离去了。曹cao看着他背影长出了一口气——当年共同创业的荀彧现在成了朝中反对他踏上皇帝宝座的最大阻力,荀攸是荀彧族侄,又身居军师颇具威望,不得不敲敲边鼓…愣了片刻才想起帅台上还坐着一位呢!回头一看,邢颙已经下来了,冲他深施一礼:“明公所作所为令在下大开眼界,料敌决胜,折节下士,明断赏罚,不愧为当朝良臣名将。” “先生何必如此谬赞?老夫愧不敢当。”曹cao连连摆手。 邢颙佩服得五体投地,更被他的礼遇感动得心驰神往,早已拿定主意吐露来意:“实不相瞒,在下此来并非寻常拜会,乃为征伐乌丸之事。” “哦?真是巧合!”曹cao捋了捋胡须“老夫也有此意,但乌丸与袁尚屯军之地乃在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距无终县六百里之遥,一路山川险恶,我军虽众既无粮道又不识地形,该如何进军?若有熟悉道路之人充任向导就好了…” 邢颙后退两步大礼参拜:“若明公不弃,在下愿意引路!” 天下岂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曹cao正缺个向导,就有个向导自己冒出来?邢颙实是中了曹cao的圈套! 问题就出在落脚邺城的那半个月。曹cao不在邺城时,名义上是曹丕留守,其实军务归监军校尉荀衍掌管,政务由长史崔琰处置,他不过是个百无聊赖的坐纛公子;早听人言“德行堂堂邢子昂”邢颙到来可算让他逮到一个表现自己礼贤下士的机会,所以拥彗折节招待殷勤。可日子一久,曹丕发觉邢颙似乎带着一个很大目的而来,加之刘桢、阮瑀那帮精明之人日日与其畅谈,发觉他总会提到乌丸,便已揣摩到来意。 曹丕得知其中缘由,早暗地里一封书信打发到曹营。曹cao与董昭定计,做了详细安排。所以邢颙来了才会列队相迎,又是观看军威,又是荣耀登台。即便邢颙小有名气,又岂会有这般殊荣?其实连这帅台都是董昭前一天才搭建的,曹cao为的就是得一向导,助成出军乌丸之事。 曹cao费尽心机已然得手,嘴上却还要佯装不知,双手相搀道:“哎呀呀!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先生识得去柳城的路?您愿为向导,老夫求之不得。” “我在徐无山居住多年,此间道路早已摸清。若出山循西,经令支(今河北省迁安市),过肥如(今河北省卢龙县),顺小路沿海而进,便可兵至柳城。凭明公甲士之众、兵戈之利、怀柔之德,破乌丸不过举手之劳。” “此功若成,皆先生之力也!” “不敢,”邢颙又道“在下不过稍识道路,若要克敌制胜还需一人。昔日幽州从事田畴与我同隐山中,此人不但熟识地理掌握山川,对乌丸风土人情、俗世习性、部落内情更是了如指掌,若再得他相助,更胜在下十倍!实不相瞒,就是他叫我来拜见您的呀!”只因他一时高兴,把田畴也给卖了。 “好!”曹cao抚掌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