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中华_第二百十九章割首死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十九章割首死战 (第2/3页)

作战方案已经失去有实施地条件,伯颜只能作罢。

    这时候在抚州守军的情况也在日益恶化粮草倒是不缺,但守城器械正在急剧减少,大量地民房被拆除,也只能勉强够守城之用尤其是抚州军民的伤亡让人触目惊心,而由于尸体得不到有效地处理渐渐地有了瘾疫爆发的迹象一些人劝文天祥离开这里,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他们:

    “我希望你们再也不要说这样地话,而且我也希望你们也永远不要离开!我决心在这里与你们死在一起,与抚州共存亡!”文天祥地决心再次鼓舞了守城军民,他们纷纷表示人在城在,誓于福州共存亡!

    在其后的六天时间里,蒙古人分别以三万人和五万人的兵力两次猛烈攻击抚州东面城墙但都被文天祥率军击退。

    到了这个月地下旬,伯颜冒着被忽必烈发现而被罢官免职的危险,秘密调集了由他老部下率领的五万五千人加入到了攻击地行列之中随后十来天,得到增援的蒙古军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力图打开一个缺口,但缺口刚一出现,就被守城军队立刻填堵上随后,新的攻城器械道来,这种装有轮子地“攻城楼,”其实就是汉族最早的井阑,被蒙古人拖到城边,从“楼”上向城内发射火箭但很快文天祥就想到了破解的办法,他同样以火箭发射木制的“攻城楼,”“攻城楼”顷刻间就化为灰烬。

    硬攻不成,新式武器也未能奏效伯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蒙古人采取挖掘地道的办法,试图通过地道来攻占抚州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掘地地道,被文天祥发现后,将水引入蒙古人挖掘的地道之中,结果大量的蒙古士兵被闷死或者淹死。

    接二连三的失败使得伯颜一筹莫展,当他再一次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一些将领主战草用长期围困的方式,但另一些则竭力反对,最终主战派占了上风,军事会议最后决定,在三天后进行最后的决战!

    此后的三天时间蒙古军队积极备战,赶制了大量的云梯,还准备了大量的柴禾捆用来填充壕沟这是伯颜最后的机会也是这支蒙古军队的最后机会!

    祥兴三年十一月初九“抚州最后攻防战”爆发!

    黑夜沉沉浓雾弥漫,零星的雨点悄然飘落下来子夜时分从来不肯进行夜战的蒙古军营中,号声、鼓声和喊杀声骤起划破了夜空的宁静,蒙古人最后地总攻开始了!

    这一次伯颜仍以东门为主攻方向,在这一带,蒙古军队分成三个梯队依次发起进攻,第一梯队是新附军,主要任务是消耗守军的武器和精力将其在战斗中拖垮,进攻开始之后,数以千计的新附军士兵冲过壕沟,架起云梯,向城墙上攀登,城内地抚州军民则以各种武器进行殊死l抵抗,并将大量的滚油倒向云梯,第一梯队败退下来之后,伯颜立刻使用色目人军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经过反复地冲杀,色目人军队终于登上了城墙,但马上就被文天祥组织起来地大量军民杀退,将敌人全部赶下了城楼。这时,伯颜当机立断下令第三梯队参战!全部由最精锐的蒙古士兵组成地和一梯队,趁着抚州军民接连打退敌人两次进攻,精疲力竭的时候纷纷登上了城楼,蒙古军队同抚州守军在城楼上展开了激烈的rou搏战,蒙古军队步步进逼,抚州守军顽强抵抗,有时,守军被逼的连连向后退却,但片刻间进攻者却又变成了防守者,两军在城楼上你来我往,互有进退!蒙古士兵虽然精锐,但毕竟人少;而抚州守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不顾生死,前赴后继,死死地抗击着攀登上城楼地蒙古人!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守卫着北门城门的陆秀夫见城楼上战况激烈,竟然带着绝大部分的士兵前往城楼助战,而在这个时候随同部队一起登上城楼的脱不花一见这样的情况,立刻当机立断,带着一百多名士兵放弃正面战场,直扑只有十几名士兵守卫的北门城门,看到蒙古士兵来势凶猛,守卫着北城城门的守军虽然浴血奋战,但毕竟人数上远远低于蒙古士兵,很快就被斩杀一尽脱不花见机不可失,立刻斩断门锁,向城外大声招呼着蒙古大军入城!

    在城外督战的伯颜眼看自己的士兵虽然登上了城楼,但在场面上却一点也不占据上风,正在忧心如焚的时候,忽然看到抚州大门打开,虽然不知城里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心中大喜,立刻挥动大军直向北门杀去。看到陆秀夫擅离职守,北门洞开,文天祥只叫了声苦,正想带着士兵去重新夺回北门,但此刻蒙古大军汹涌入城,哪里还能阻拦得住?

    蒙古人一入城,正在舍生忘死苦战的抚州军民一下子惊呆了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