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只为在水翎面前表现出缺乏风度的拙劣一幕,再加上误伤了水翎,向日青因此自责到不能自己,几番恺切的思量之后,向日青终于心抱憾恨的同意无条件撤销婚约,藉以成全水翎“孝义”两全的心愿。 任昕和连保岳也因这次的事件,相信了一向风流不羁的向日青是对水翎动了真情,要不然,他不致做出这么极端的举动。可叹的是天公不作美,一对原被祝福的佳偶,却因为一件突来的婚约而演变至此,算来也够令人唉吁的。 对女流之辈,向日青出手还是难免手下留情,那一掌若击在功夫不错的尹霜若身上,顶多让她颠踬个几步,可是击在纤弱姣柔的水翎身上,副作用确是不少,可庆幸的是经过纤月为她精心调养,水翎已无大碍。 总是有人欢乐有人愁。 在获悉二格格的深明大义与善为忠信之后,尹霜若终于首次放下结霜的表情,喜形于色的让人先回海宁报喜,顺便请母亲田氏为即将到来的喜事做一番准备。 而二格格水翎;在伤势转好,人恢复了精神样貌之后,心更是不曾闲过;除了裁试嫁衣,清点嫁妆这些琐事之外,她还得怀着感伤与额娘婶妹们殷殷话别,揣想嫁至海宁之后可能遭遇的种种。 换句话说,她虽然替靖府的信誉下了一个完美的注脚,可是嫁到尹家之后可不可能幸福圆满,仍是未定之数。 不过靖王府总算又再次结彩张灯了。虽说这次水翎算是委屈的“下嫁”至海宁尹家,可王爷和福晋依然不减排场,决意让水翎有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为了恐怕女儿嫁到尹家吃苦受累,靖王爷与芹福晋替水翎准备了大笔的嫁奁。什么金银玉翠、绫罗绸缎、奇珍古玩,陆运的陆运,装船的装船。 而水翎本身,则由靖王、任昕、三妹花绮及尹霜若,和水翎的“教引嬷嬷”冯嫂嫂等人护送至海宁,完成终身大事。 拜别额娘以及其他诸位姐妹的这天,水翎难分难舍,不胜依依的心情自然不必赘言,倒是花绮,像只脱出笼子的鸟儿般,一脸的新鲜与快乐。 沿袭皇室习惯,王爷他们一行人走水路沿运河下江南。来到第一个休息站“香河”时,靖王打发了家人上岸,去取早为水翎订制的另一批嫁妆…花丝首饰这样每天行个几十华里,很快便来到江南。 进人海宁之后,靖王的确感受到这是个小算繁华,但颇有朴实气质的地方。 一听说海宁衙里唯一的女衙役,尹霜若的、“病”哥哥将娶的是城来的王室格格,乡里每个人莫不张大好奇的眼睛,等着瞧这不远千里而来的王爷与格格与常人有何不同之处? 就连海宁的高官、主掌塘监大院的塘院总监谢大人,也闻讯赶到王爷等人歇脚的来升客栈亲迎,并提议让二格格从塘监大院出阁。 对靖王而言,这不过是塘院总监的拍马逢迎,但他也知道这是个好建议,毕竟让堂堂格格从客栈出嫁,感觉总是不大体面,再加上海宁有海宁的风俗,靖王认为既然入了境便该随俗,于是把婚礼的一切细节,全权委托深谙海宁婚仪的谢大人夫妇去代办。 谢大人说:“海宁僻处海隅,民风浮朴,一切多遵旧礼,婚礼之前为订婚,称‘缠红’嫁女儿称‘出阉’,设宴请客和男方相同。” 水翎从塘监大院出阁这天,排场是没有jiejie纤月嫁时盛大,但对淳朴的海宁人来说,这样的婚礼已堪称希罕奢华。 一马车一马车的嫁奁,绵延了一里长,喜庆笙乐与爆竹烟炮不绝于耳。在海宁,新娘拜别祖宗说是“辞宗”新郎新娘共拜祖先说是“庙见”上轿时新娘花冠由父母为之戴上,并由家长喂以rou饭,称“吃上轿饭”然后进轿到男家,由七、八岁的孩童拿糖汤给新娘喝,称“担糖汤” 出轿时,用米袋直铺到花轿前,新娘脚踏米袋,说是“步步高,代代好”参拜天地是“拜堂”新人互坐对饮叫“合营”新娘各执红绿绸子一端是“牵红”送人洞房,用果子遍撤,叫“坐床撤帐”再以盆子盛水让新郎新娘一起洗手,说是“洗合气手” 唉!婚礼简直是在考验人的耐性。 这一刻水翎已完成那让人疲惫的各种名堂,由她的教引嬷嬷牵扶,坐在陌生的屋于,陌生的床沿,等待新郎掀起她的盖头。 据冯嬷嬷偷偷告诉水翎,因尹公子的怪病又发作,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所以新郎倌就由尹霜若女扮男装代娶,等一会几幛面红巾也将由尹霜若代为挑去。想到这儿,水翎似乎无法不悲辛。婚礼,一辈子才一次,洞房花烛夜,也几乎是每个怀春少女的憧憬,可是… 嫁给向日青会不会是较好的选择?这是她在执意牺牲终身时,第一次思量这种现实的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如今,婚礼完成就算是木已成舟,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稍后,果真是尹霜若以一截甘蔗来挑起她的盖头,尹霜若向她重复了冯嫂嫂刚才的话,并对她频频表示歉意。 傍晚,水翎独坐在照烁着一对大红烛、喜气洋洋的新房里,食不下咽的看着本该由新郎和她共食的“小夜饭” 良辰一时一刻溜过,水翎委屈的泪水终于不觉滑落。这就是冠冕堂皇演大戏的下场,尽“孝义”的结果,只换得一个寂寂空闺与漫漫长夜。而她,真不知道能怪谁? 尹鸿飞悄无声息的徘徊在新房门外,偶而抚抚悸痛的心口,揉揉烘热的额头,顺便困难的抑下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