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03第一百零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3第一百零二章 (第1/2页)

    103第一百零二章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1月23日

    宋武一行乘坐火车于午后时分抵达关北车站。由于山东境内请愿活动,津浦线一度停运,原本预计行程,不得不延长两天。

    火车进站时,天空正飘着雪花,饶是如此,车站内也是一片忙碌景象。扛着大包小裹,穿着厚皮袄戴着棉帽子北方汉子,穿得厚实抱着孩子女人,还有挑着担子小贩,维护秩序警察,随着火车进站和出战汽笛声,车站里人声嘈杂成一片。

    “这是怎么回事?”

    眼前情景出乎宋武预料,他上次和孙清泉一起来关北时,车站里人流大概只有现一半。可惜车站里人大多行色匆匆,也不是个问话好地方,只得将疑问暂时压下。

    几人刚走出车站,就见不少车老板正外边候着,一旦见到有人出来,排前面立刻上前询问:“坐不坐车?到城里每人五个铜板,行李多了另算。

    没过一会,就有三波明显是生意人坐上了车。接到生意车老板甩起鞭子赶走了马车,排后边赶着马车上前,等着下一波出来人。就算离得再近,也没见着有哪个车老板加塞压价抢客。

    “老板,要坐车不?”

    宋武和同行三个随员上了一辆马车,车老板很健谈,一边赶着车一边说道:“听几位口音是南方来吧?到关北来做生意?”

    “恩。”一个随员随口答应着,略带疑惑问道:“这关北城看起来好像比以往热闹?”

    “可不是。”车老板和迎面而过另一个车老板打过招呼,才接着说道:“几位是看到车站里那些人了吧?都是到本溪鞍山找活干。咱们少帅把南满日本人打跑了,还把几个大矿都抢了回来,正缺人干活。一旦录用了,一个月至少也有二十块大洋,干好,能拿三十多块大洋,还包一天饭,发棉衣,给地方住。”

    “真是这样?”

    “还能骗你们不成?随便找个人一打听就知道。”车老板哈哈一笑“要不是我家里婆娘怀了娃,我也要去矿上找活干,干上三四个月,就够一家人一年嚼用了。”

    宋武等人没有再问,车老板倒是打开了话匣子,从铁路说到铁矿,又说到关北城建到一半工业区,还问宋武等人是不是特地到工业区来建厂。若是话,来可不是时候,现天气冷,地冻得结实,要想建厂至少要再等两个月。

    宋武一直没出声,都是由随员和那个车老板搭话,马车一直行到长宁街口,几个人下了车,车老板特地告诉他们,要是城里没熟人,一时找不到落脚地,就到街边找个报童,一个铜板铁定能带到地方。

    “就是那些穿土布棉袄,都是住收容所里,身上衣服都一样,好认。”

    “收容所?”

    “是李三少爷办,不过现是政府管。您没瞅见大街上一个要饭都没有?都住那里呢。”

    “李三少爷?”

    “啊,咱们少帅媳妇,顶能干!”

    和几人算清车钱,车老板就赶着车离开了。想趁着天色早再拉几趟生意,晚上买半个烧鸡回家,家里婆娘前天就念叨着想吃这个,今天可不能再忘了。

    街对面,刚刚车老板指给宋武看报童已经卖剩下后一份报纸,宋武朝那个报童招了招手,报童几步小跑过来:“先生买报纸?名人刊,大帅府喜宴,钱大师长怒踢俄国熊!就后一份了,再不买没有了!”

    宋武买下报纸,又问了收容所和旅馆事情,报童倒也没隐瞒,估计这段时间问他这些事人不少,几句话就将收容所情况说得明明白白,接着道:“要是先生想找旅馆,我现就带几位去,好一点,中等,差一点都有。不过得赶,我还得回去听课。”

    “听课?”

    “学校里小先生教我们认字,隔一天教一次,回去晚了占不着好地方。”

    宋武没有再多问,让报童带他们找到一家条件相对不错旅馆,按照之前车老板说给了报童一个铜板。其中一个随员家里有个和他差不多大孩子,见他机灵,又多给了他一枚大洋,不想报童却摇摇头:“先生,我娘说了,人不能太贪。您要是觉得我帮上了忙,就给我一个铜板,再多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