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36第一百三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6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1/3页)

    136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月二日,李谨言和楼少帅一同乘火车从天津前往京城。

    此之前,他已安排陆怀德和廖祁庭继续南下,随行有两名情报人员和五名兵哥。得知李谨言将转道前往京城,并之后返回关北,陆怀德没说什么,廖祁庭表情有些微妙,似乎想笑,却李谨言威胁目光下,把嘴角弧度硬生生压了下去。

    好吧,他不笑。

    可看到现李谨言,再想起之前和天津商界众人谈笑风生,做生意手腕一流李三少…这差别,还真不是一般大。

    李三少撇嘴,面对楼少帅,基本没人能做到泰山压顶不低头吧?

    老虎爪子拍下来,他几天都不用出门了。虽说这没什么…可到底他脸皮还不够厚啊…京城

    楼少帅专列驶进站台,火车鸣笛声之后,是昂扬军乐声。

    站台上等候政府官员,各界代表和进步人士,以及年轻学生们,看到一身戎装楼逍从车上走下,立刻发出阵阵欢呼。楼逍站定,靴跟一磕,庄重敬了一个军礼,照相机响个不停,欢呼声加热烈了。

    这个时候下车?李谨言站列车车厢门口,有些犹豫。尤其是看到站台上众多或扛或抱着相机记者,总觉得现下去不是个好主意。奈何楼少帅敬礼之后一步不动,站定,侧头看向车厢门口,明显等他。

    李谨言咬牙,故意,绝对是故意!

    众人目光也随着楼少帅动作看向车厢门口。

    一身长衫李谨言出现众人面前时,热烈欢呼声顿了两秒,周围记者却好像抓到了什么,满脸兴奋朝前涌了过来。

    十七八岁年纪,相貌极好,乘楼少帅专列进京,同处一个车厢,如果不是随员,那还能是谁?

    大名鼎鼎李谨言李三少啊!

    天津日租界被包围以来,关于李谨言传闻也是甚嚣尘土。

    由于李谨言之前一直很低调,想要知道他长相很难,他照片比楼少帅还少,连他自己创办《名人》上都没有刊登过。

    民族商人李家后人,创办实业,开垦农场,救济贫民,被公举为北六省总商会会首,楼逍夫人…

    据说大量外省人涌进北六省,同这个李三少有不小关系。

    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另一个传闻,据说,之前发生秋山道刺杀事件是日本人做,楼少帅派兵包围日租界,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悍匪,而是为了报复,给李谨言出这口气!

    这样传言京城相当有市场,一些小报还绘声绘色就此专门写了报道,有心怀恶意,甚至将李谨言形容成了“邓通”“董贤”一流,有甚者,将他比作“褒姒”“妲己”,明着是攻击李谨言,实际上却影射楼逍昏聩,为一己之私挑起两国争端。

    此类报道是谁手笔不言而喻。

    毕竟楼逍身份摆那里,之前战绩也摆那里,加上临时接管日租界,是让国人有扬眉吐气之感,这样污蔑他言论,华夏报纸上绝对是少之又少。李谨言也北方商界有不错口碑,很少有人会如此诋毁他。

    国人重信,李谨言既然嫁进楼家,那他就是楼家人。正经记入楼家族谱,百年后要进楼家祖坟。

    不管他是男是女,这一点都不会改变,除非楼逍休妻另娶,当然,现不叫休妻叫离婚。很多派人士结婚也不再遵循古礼,而是选择报纸上公告,穿西式礼服教堂举办婚礼。

    信封天主基督家庭尚且罢了,那些家中有上了年纪老人且不信教,见到西式礼服非黑即白,尤其是娘头上白纱,险些气得背过气去,这是办喜事还是办丧事?不拜长辈却让一个洋人做主婚人,这是哪门子道理?

    有甚者“派”人士互相“爱慕”,男不顾家中发妻幼子,女不要脸皮,堂而皇之抛妻弃子另办婚礼,言此举为打破封建婚姻陋俗。殊不知,那个被他们视为封建陋俗女子有多么无辜。

    记者们全部一拥而上,李谨言被吓了一跳,以往旁围观时倒不觉得,等自己成为主角才发现,被相机和记者包围,实不是一件会让人感到轻松事情

    负责警戒兵哥和警察想要上前,楼少帅却先一步握住李谨言手腕,将他护身侧,当有记者大声开始提问时,率先开口说道:“内子身体不适。”

    言下之意,不接受采访,诸位哪凉哪里歇着去!

    “少帅,李少,就问一个问题…”

    众人不愿放弃,楼少帅却视若无睹,护着李谨言就大步流星往外走。面无表情,一身杀伐之气,让这些没上过战场人心生寒意。

    记者或许敢包围李谨言,却不敢包围楼逍。实是楼少帅凶名太甚。

    一个日本领事,一个日军大队长,几百日本侨民。

    当真都是自发暴——乱中丧生和失踪?楼少帅独立旅也真是应桥本大队长请求才进入租界?开枪也是被迫自卫?

    没人敢打包票。

    但楼少帅这么说,法国人可以作证,连隔一条河意大利人都站他这一边,日本公使再跳脚又能怎么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