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_第658章散兵游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8章散兵游勇 (第5/5页)

。如同他曾对自己的士兵说过的那样,他对水兵们说,大家可以各奔前程。军纪一下子化为乌有。洞内的人便松了一口气。在闷热的洞中,士兵们一丝不挂,军官呢,为了保持一点尊严,还围着兜档布。。

    没过几天,这个地洞便被中华人发现了。手榴弹和烟雾弹把洞内的人赶到最深处,当进攻越来越激烈时,一大群人决定坐筏子逃离该岛。他们一出洞,便一个个被活捉。但有几个人被放回去劝说同伙投降。他们的劝说失败了,进攻又继续开始。

    扩音喇叭点了大曲觉的名:“想跟你谈谈。你出来吗?”这是原来同他在一起的军官的声音,但大曲觉置之不理。一个中华军官接过话筒宣布第二天要往洞里灌水。

    水兵们不相信岛上有这么多水可灌。

    “让他们灌好了!”不知谁在那里夸口说“水来了咱们把它喝干!”

    然而,当海水被用水泵抽进洞内时,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爬上比水面稍高的地方。忽然一声巨响,大火呼啸着沿水面跑了进来。

    中华士兵往水上浇了煤油,并把油点燃了。只有爬在最高层的人活了下来。

    次日,一个浅黄色的亮光渐渐移进充满油烟的洞内。大曲觉急忙去摸轻机枪,然后才发现是他的一个士官打着手电筒进来了。

    他穿的是中华军装,后边的两个日本人穿的也是中华陆军装。他们走上前来,他们都有香烟,敌人待他们很不坏,并说,很多日本人当了俘虏,还有一个陆军少佐呢!说完,他们走了出去,让他们的同胞自己考虑做出决定,谁也没有开口,后来一个水兵说“我想出去。”

    “如果你们想活,”大曲觉说“那就去投降。”

    士兵们一个接一个恭恭敬敬朝他行了鞠躬礼,列队出洞。最后,洞里只剩下大曲觉和他的老友、受了重伤的菊田少尉。

    “咱们怎么办?”大曲觉问他。

    菊田神志昏迷,象疯子似的在胡言乱语,当大曲觉建议两人一块儿自杀时“我不想死,”菊田突然清醒过来回答说。

    大曲觉自己也是同样的心情。但他不能一丝不挂地投降。他找到一捆可作兜裆布的棉布,向菊田道别,拿着手枪出了洞。五六个满面笑容的中华人迎上前去。一个长着一副娃娃脸的中尉向他伸出一只手。

    “等一等,”大曲觉用日语说“我是个军官,我必须把身子包好了才能向你问候。”他彬彬有礼地转过身子,撕下六英尺布,熟练地围在腰上。然后,他也伸出一只手。

    在洗澡以前,他一直很安静,洗完澡却大哭起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哭泣。他不说话,也没有食欲。晚饭后,其他俘虏唱起不很正经的歌曲,狂欢着庆祝自己再生。他大声谴责他们这样作,同时他自己也消沉到不想再活的地步。他发誓说,第二天回去把菊田带出来后,他就自杀。

    但他犯了个错误。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一个与他同事的军官,那个军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中华人。大曲觉受到监禁。同那个神风特攻队飞行员青木保宪一样,他咬自己的舌头想用血把自己憋死。他又失败了。之后,他又用自己的双手掐自己的脖子,想把自己掐死,但这种尝试一次比一次软弱无力。几个星期后,他终手接受投降的耻辱。

    然而小笠原群岛上的数以百计的散兵游勇却仍不愿考虑投降。他们也不愿切腹。他们继续藏身于这个小岛底下,象从遥远的星球上来的幽灵一样。在他们中间就有大野的两个部下——山阴和松户。六年后,他们才投降——是小笠原群岛守军最后的投降者。

    他们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的六年后。后来,山阴同立川空军基地的战记作家、以后是《中华每日新闻》的专栏作家陈明智一同回到小笠原群岛。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寻找山阴说他坚持写了五年的日记。两人仔细地搜查山阴最后呆过的地洞,但什么也没有找到。陈明智怀疑山阴是否真的记过日记。当晚山阴独自去找日记本。

    次日早晨,他筋疲力竭地回来,两手到处是伤。就在飞机要起飞时,陈明智和山阴二人到摺钵山顶去照相,到山顶时,山阴两眼看着地面,开始跑起来。他停了一下,变了个方向,慢慢退了几步。然后,他再次慢慢地朝俯瞰大海的悬崖跑去。他越跑越快,双手伸向天空,嘴里喊了些什么,纵身跳了下去。

    陈明智跑到崖边,只见离山顶二十码的下方,有一个覆盖着沙子的岩石突出部,沙子上有个坑,好象被什么东西砸过一样。在该岩石突出部一百米的下方另一个岩石突出部上躺着山阴的尸体。

    在太平洋,最后投降的散兵游勇绝不止他和松户两人。在尔后的六年里,从塞班岛到民都洛岛,都发现过。在关岛,有两个当年的日本士兵在该岛解放十六年后才投降。

    中华军方对战俘态度的改变,不单单是因为陈绍的一纸命令,也不单单是因为战争快结束了。而是因为惺惺相惜。

    战争是一种政治的延续,错不在军人,也不在个人身上。

    扣除那些败类之外,其实很多军人的想法都是很简单的,或许是为了活着回去见见自己家人,或者是真的为了内心的正义而战。

    日本的文化很多来源于中华文明,而对这些始终坚守的日军,许多中华士兵也保留一份钦佩,因为无数中华国防军的军人,也有这样的坚持,是他们的信念。

    军人,本来就要服从于国家,这和个人情感没有关系。

    所以,尽管之前打生打死,一旦投降的日本士兵,还是受到了不错的待遇。最少不会出现克扣生活物资等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有命令在约束,更主要的是,中华士兵情愿去善待这些真正的军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