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毒手佛心清苦杯 (第7/13页)
,因它是本门的特徵。 入夜,他一个人在房内自斟自饮… 突地 隔壁房内传来一声骇极的呼喊,接着是一阵脚步杂沓之声。看来是房客听见呼喊而涌向这边。 “怎么回事?” “呀!死了人了!” “七老八十的,怎会遭遇横死?” “小的失踪了,老的死了,这官司怎么打…” “本来就不是好路道,白日里那妞儿那副德性…” 七嘴八舌,叫成了一片。 死人,在江湖人来说,根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徐文不理不睬,仍自喝着酒。 “呀!这是什么玩意?” “好好一面玉珏,怎地穿了三个窟窿?” “朋友们,这玩意儿是江湖信物之类的东西,看来是江湖仇杀,出门在外,少惹是非为妙…” “啊!”“哦!”不知是谁说了那几句话,看热闹的房客,怕引火烧身,纷纷散去。 “玉珏,三个窟窿?” 徐文自语了一声,惊得跳了起来,一弹身飘出房,只见隔壁房门大开,三三两两的房客,又好奇,又畏缩,流连在天井里,店主与两个执灯的店伙,木鸡般呆立在房门口,似乎已没了主意。 徐文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去,一头冲入房中。 “呀!” 他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房中地上,躺着一具白发皤皤的青衣老妇尸体,血渍侵殷殷,流了一地。尸旁,抛着一块玉块,正是方才众人喊嚷着穿了三个窟窿的东西。 徐文捡在手中一看,不错,是“天台魔姬”随身所带的信物“三指块”从衣着来看,死者是她师父“三指姥姥”无疑了。 “天台魔姬”呢?房客说一老一少,那少的当然就是“天台魔姬”… 徐文一回身,连眼都直了,房内靠窗的墙上,被穿了无数小孔,每三孔自成一组,这正是“三指姥姥”的独门绝艺“三指追魂”所留的痕迹。 “三指姥姥”的名头,在武林道上可说是拔尖一流,功力仅略逊于“痛禅和尚”“三指块”所至,黑白咸服,是谁能杀得了这不可思议的女怪杰? 徐文暗忖,事情可能发生在自己投店之前,否则以现场的情况而论,双方曾经搏击,自己不能毫无所闻。以自己所知,能杀得了“三指姥姥”这等高手的,还真难找得出一二人。 “三指姥姥”被杀“天台魔姬”的遭遇可想而知了一时之间,他忧心如焚,他自觉欠“天台魔姬”太多,半年前故作无情,气走她的那一幕,犹在目前… 突然,一个黑衣老者,探头向房内望了望,登时面如死灰,低声向店主道:“别声张,赶快设法抬去埋了也不必报官相验,否则你这店就别打算开了!” 说完,一缩头… 徐文大喝一声道:“站住!” 那黑衣老者抬头一望徐文,见是个书生打扮的少年胆子壮了些,但面上惊怖之色未除,颤声道:“少侠有何指教?” “谁作的案?” “这…这…”“快说!” “少侠不见壁间那粉印…” 徐文目光向壁间一扫,这才发现壁上果然有一个掌大的粉印,是一朵梅花形,不由大感困惑,栗声道:“这梅花粉印是怎么回事?” “少侠连这都不知…” “知道还会问你。” “这…这…小老儿不敢说!” 突转身,一溜烟地走去了个无影无踪。 徐文急也不是,气也不是,这梅花粉印到底是代表什么呢?何以那老者惊怖欲死?看来如非某人的特殊记号,便是某一帮会的标记。 征了片刻,心想,还是另行设法打探吧。随即向店主道:“店家,买到上好的棺木,把这老人家理了。记住,不能草率,这老人家来头不小,将来会有人检首迁葬的。回头来我房中取银子…” 说完,把“三指块”揣在怀中,自回房去。 这一来,酒饭业已无心了,脑海里老盘旋着“三指姥姥”被杀和“天台魔姬” 失踪之谜,还有,就是那朵梅花粉印… 不久,小二进来收拾杯盘,笑嘻嘻地道:“相公,屋里怪闷的,不到外面纳凉?” 徐文触动灵机,摸出一锭十两纹银,并一粒碎银,道:“小二哥,这十两银子给你东家,作收埋那老太婆的费用…” 小二一哈腰道:“相公菩萨心肠,到处行方便!” 徐文不理他这马屁,接着道:“这颗碎银,你替我办件事,你去街上替我买一柄墨扇。” “墨扇?” “嗯!黑色扇面的折扇,要素的!就是没有书画过的!” “要牙骨…” “普通竹骨就行。” “不当事,几文大钱,俺给您老买上四五柄…” “一柄也就够了,钱拿去。” “嘿嘿,您老,太多了…” “剩下的赏你。” “多谢相公厚赏,俺先给您老沏上一壶上等雨前,润润喉,回头马上去买!” 小二作了一个兜头大揖,抬掇起杯盘,狗颠屁股似地去了。 徐文在屋里踱着方步,不禁为自己想到的妙计而得意,不论对方是谁,总会现身找上自己的。另一个小二,送上来一壶茶。不久那买扇子的小二回来了,眉开眼笑地送上了一大扎折扇,总有七八柄之多。 徐文忍俊不止地道:“你很会办事,有事我再唤你!” “是!是!”小二倒退着出了房门。 徐文随手捡起一柄,张开来,用湿面巾把扇面弄潮然后掩到隔壁房中,把扇面对着那梅花粉印,按上去,轻轻一拍,粉梅花便清晰地拓在扇面之上,回房俟扇面晾干了,然后折在手中,掩上房门,向外行去。 郾师是个大城,十分繁华,此刻正值二更初起,夜市方张,更显得热闹非凡。 徐文把折扇印有梅花的一面朝外,轻轻摇着,一副闲适伪书生派头,安步当车,尽拣人多处晃荡。 果然,人群中凡属武林人,一见这梅花粉印,无不回避。 徐文若无其事地绕了一会,然后上了一座大茶楼,他一面喝茶,一面不时地摇摇扇子。 顷刻工夫,茶客去了三成。 徐文耐心地坐着,他发现一个刚入座不久的黑衫老者和一个黑衣汉子,面露奇诧的表情,窃窃私语,并不时把目光向这边膘来。他不由心中暗喜,随口漫吟道:“洛阳访才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