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3页)
到话说。她看看王掌柜,王掌柜的眼总盯着十成的脸上与身上,似乎这小伙子有什么使他不放心的地方。十成呢,象棵结实的小松树似的,立在那里,生了根,只有两只大手似乎没有地方安置,一会儿抬起来,一会儿落下去。他的五官很正,眼珠与脑门都发着光,可是严严地闭着嘴,决定能不开口就不开口。母亲不知如何是好,连天气专题也忘了。愣了一会儿,十成忽然蹲下去,用手托住双腮,仿佛思索着什么极重大的问题。 正在这时候,福海二哥来了。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直到母亲说了声:“大黄,安顿点!”大黄才回到原位去继续捉狗蝇。 二哥坐下,十成立了起来,闭得紧紧的嘴张开,似笑不笑地叫了声“二哥” 二哥拿着把黑面、棕竹骨的扇子,扇动了半天才说:“十成我想过了,还是算了吧!” “算了?”十成看了看父亲,看了看二哥。“算了?”他用力咽了口唾沫。“那是你说!” 母亲不晓得什么时候十成认识了福海,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只好去给他们沏茶。 王掌柜一边思索着一边说,所以说的很慢:“十成,我连洋布大衫都看不上,更甭说洋人、洋教了!可是…”“爹!”十成在新裤子上擦了擦手心上的汗:“爹!你多年不在乡下,你不知道我们受的是什么!大毛子听二毛子的撺掇,官儿又听大毛子的旨意,一个老百姓还不如这条狗!”十成指了指大黄。“我顶恨二毛子,他们忘了本!”王掌柜和二哥都好一会儿没说出话来。 “也,也有没忘本的呀!”二哥笑着说,笑的很欠自然。“忘了本的才是大毛子的亲人!”十成的眼对准了二哥的,二哥赶紧假装地去看枣树叶上的一个“花布手巾”①。 王掌柜仍然很慢地说:“你已经…可是没…!”二哥赶快补上:“得啦,小伙子!” 十成的眼又对准了二哥的:“别叫我小伙子,我一点也不小!我练了拳,练了刀,还要练善避刀枪!什么我也不怕!不怕!” “可是,你没打胜!”二哥冷笑了一下。“不管你怎么理直气壮,官兵总帮助毛子们打你!你已经吃了亏!”王掌柜接过话去:“对!就是这么一笔账!” “我就不服这笔账,不认这笔账!败了,败了再打!”十成说完,把嘴闭得特别严,腮上轻动,大概是咬牙呢。“十成!”王掌柜耐心地说:“十成,听我说!先在这儿住下吧!先看一看,看明白了再走下一步棋,不好吗?我年纪这么大啦,有你在跟前…” “对!十成!你父亲说的对!”二哥心里佩服十成,而口中不便说造反的话;他是旗兵啊。 十成又蹲下了,一声不再出。 二哥把扇子打开,又并上,并上又打开,发出轻脆的响声。他心里很乱。有意无意地他又问了句:“十成,你们有多少人哪?” “多了!多了!有骨头的…”他狠狠地看了二哥一眼。“在山东不行啊,我们到直隶来,一直地进北京!” 王掌柜猛地立起来,几乎是喊着:“不许这么说!”母亲拿来茶。可是十成没说什么,立起来,往外就走。母亲端着茶壶,愣在那里。 “您忙去吧,我来倒茶!”二哥接过茶具,把母亲支开,同时又让王掌柜坐下。刚才,他被十成的正气给压得几乎找不出话说;现在,只剩下了王掌柜,他的话又多起来:“王掌柜,先喝碗!别着急!我会帮助您留下十成!” “他,他在这儿,行吗?”王掌柜问。 “他既不是强盗,又不是杀人凶犯!山东闹义和团,我早就听说了!我也听说,上边决不许老百姓乱动!十成既跑到这儿来,就别叫他再回去。在这儿,有咱们开导他,他老老实实,别人也不会刨根问底!”二哥一气说完,又恢复了平日的诸葛亮气度。 “叫他老老实实?”王掌柜惨笑了一下。“他说的有理,咱们劝不住他!” 二哥又低下头去。的确,十成说的有理!“嗐!老王掌柜,我要光是个油漆匠,不是旗兵啊,我也…”王掌柜也叹了口气,慢慢地走出去。 母亲过来问二哥:“老二,都是怎么一回事啊?十成惹了什么祸?” “没有!没有!”二哥的脸上红了些,他有时候很调皮,可是不爱扯谎。“没事!您放心吧!” “我看是有点事!你可得多帮帮王掌柜呀!” “一定!” 这时候,姑母带着“小力笨”从西庙回来。姑母心疼钱,又不好意思白跑一趟,所以只买了一包刷牙用的胡盐。“怎么样啊?老二!”姑母笑着问。 按照规律,二哥总会回答:“听您的吧,老太太!”可是,今天他打不起精神凑凑十胡什么的。十成的样子、话语还在他的心中,使他不安、惭愧,不知如何是好。“老太太,我还有点事!”他笑着回答。然后又敷衍了几句,用扇子打了大腿一下:“我还真该走啦!”便走了出去。 出了街门,他放慢了脚步。他须好好地思索思索。对世界形势,他和当日的王爷们一样,不大知道。他只知道外国很厉害。可是,不管外国怎么厉害,他却有点不服气。因此,他佩服十成。不过,他也猜得到,朝廷决不许十成得罪外国人,十成若是傻干,必定吃亏。他是旗兵,应当向着朝廷呢?还是向着十成呢?他的心好象几股麻绳绕在一块儿,撕拉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