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第4/5页)
思良久,方说道:“哀家小瞧了萱华郡主。” 李嬷嬷忙道:“太后,吴王世子只比萱华郡主大两岁啊,若是…” 太后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对啊,哀家怎么没想到。”兴奋过后,太后又皱起了眉头,愤愤道:“皇帝不肯诏吴王回京,炯儿落生便在蜀地,哀家连见上一面都不能。” 李嬷嬷忙劝道:“太后娘娘,明年正逢您六十华诞,皇上再没有理由不诏吴王回京贺寿。何不等到明年大寿之时来个喜上加喜呢?” 太后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倒也是,那就再等上一年吧。” 李嬷嬷又道:“太后娘娘,奴婢听说五殿下同萱华郡主走的很近,只怕这里头有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意思。您是不是得先做些防备?” 太后只淡笑说道:“这有何难,过阵子安排灵云寺的慧显法师为诸位皇子测测八字便是了。” 李嬷嬷这才笑道:“娘娘想的周全,真是诸位皇子之福。” 太后被在李嬷嬷的按摩之下有些倦了,便命李嬷嬷服侍自己睡下,李嬷嬷见太后这么快又犯了困,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安。她暗暗打定主意,等隆兴帝离京北巡之后,她便要悄悄出宫去白云观一趟。 两日之后季光慎辞别家人返回漠南关,太后在宫外的眼线却一直都没有收到来自娇红绿如的消息。眼线忙密报太后,太后一听勃然大怒,对李嬷嬷叫道:“你说娇红绿如都已经训练好了的,怎么如今季光慎都已经出了京,她们还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李嬷嬷赶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声说道:“太后息怒,娇红绿如的确是已经训练好的,只怕是那叶氏没有听从太后的吩咐,将娇红绿如关起来不许她们见季光慎,这才没能得手。”因为事先约定好了,只要得手便立刻传出消息,没有传出消息就是不曾得手,故而李嬷嬷才会这么肯定的说。 太后怒道:“好大胆的叶氏,竟敢违背哀家的旨意,她是活腻了不成!素青,你速去季府代哀家看望娇红绿如,哀家倒要看看那叶氏有多大的胆子!” 李嬷嬷一听太后这话不妥,赶紧磕头道:“娘娘三思,娇红和绿如并无诰封,怎当的起娘娘亲自过问。” 太后脸色越发阴沉,只冷声道:“你说该如何处置?” 李嬷嬷忙道:“奴婢以为如今季将军已经去了漠南,季府之中不过是些老弱妇孺,只需命人潜入季府与娇红绿如接头打探情况便可。” 太后沉着脸点了点头,冷声道:“就这么去办吧。”李嬷嬷磕了个头站起来,退下去安排人手潜入季府之事。 与此同时,在忠勇郡王府中,无忧正同叶氏说话。 “三婶,太后必不会不再过问娇红绿如之事,如今她们的伤还未好,也不方便送到庄子上,不由先将她们先送到王府来,免得太后派人上门生事。” 叶氏想了想,面带歉意的说道:“这岂不是给你和无忌添麻烦了么?” 无忧笑道:“这算什么麻烦,我们王府房子多着呢,还怕没地方安置么。三叔去了漠南,我和无忌就得替他照顾三叔和弟弟meimei。” 叶氏摇头笑道:“不,原该我这做三婶的照顾你们才是。” 无忧笑道:“我们互相照顾不就行了。” 叶氏知道无忧说的有道理,便立刻将娇红和绿如抬上马车送进了忠勇郡王府。无忧让崔嬷嬷将娇红绿如安置在僻静之处,只等她们的伤略好些便将之送出京城,送到西北的一个小庄子上,西北到京城,一路上可不太平,凭娇红绿如两个,再没那个本事逃回京城。 李嬷嬷晚了一步,她派人到季府暗暗寻找娇红绿如,注定扑了个空。太后听娇红绿如不在季府,顿时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叫,命李嬷嬷立刻宣叶氏进宫说个清楚。 李嬷嬷见太后盛怒,也不敢上前相劝,只能顺着太后的意思出宫宣叶氏入宫晋见太后。 李嬷嬷到了季府之时,才知道叶氏并不在府中,而是在忠勇郡王府教导郡主女工之道。李嬷嬷心里便有些个不踏实了。 等季府下人将叶氏接回府中,李嬷嬷看到同来的还有萱华郡主和忠勇郡王,李嬷嬷更加不踏实了。她硬着头皮上前宣旨。 因太后传的是口谕,所以李嬷嬷便有了机变的余地,她只说道:“太后娘娘诏季夫人进宫陪伴”,而没有象太后口述那般,上来将叶氏骂个狗血淋头。 无忌小脸紧紧的绷着,无忧却淡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本宫正想进宫请安,正好与三婶一起,却也便宜的很。李嬷嬷,你说对不对?” 李嬷嬷心中暗暗叫苦,还不得不陪笑道:“郡主说的极是。”她哪里敢说一个“不”字,要知道无忧和无忌都穿了正式的朝服陪叶氏回府的。 一行人径往皇宫而去,李嬷嬷心里飞快的盘算着回头要怎么提醒太后。萱华郡主和忠勇郡王可是帝后面前的红人,现在可不是和帝后彻底撕破脸的时候。 进了皇宫,李嬷嬷要引叶氏去慈安宫,无忧只笑着说了一句:“三婶只管慢慢陪太后娘娘聊天,我会在皇后姨妈那里等三婶的,回头我们一直出宫,今儿三婶教的绣技我还没有学会,三婶还得再给我讲一讲。” 叶氏知道无忧这番话是故意说给李嬷嬷听的,便笑着点头应了,等无忧无忌走过之后,才向李嬷嬷笑道:“李嬷嬷,我们去慈安宫吧。” 皇后看到无忧无忌来了,便笑着说道:“今儿怎么想着来看姨妈了?” 无忧笑道:“姨妈,无忧是陪三婶进宫的。” 皇后奇道:“季夫人为何进宫?” 无忧便将太后命李嬷嬷传诏叶氏进宫之事说了一回,皇后是知道娇红绿如之事的,便沉声道:“必是因为那两个贵妾吧?” 无忧点点头道:“想来必是因为她们两人之事,要不然太后再不至于诏三婶进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