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4/5页)
做起,从事的只是教化百姓,治理地方的事务,那才是做官最基本的学问,如连基本都没弄懂,就去谈治国之道,是浮而不实,好高骛远,不足为选。” 韩宏一下子呆住了。 玉芹问道:“韩大相公,您认为这个看法有没有道理?” “有道理!有理极了!难怪我那次考不上,正是犯了这个错误,那次也是他为主考,我还埋怨他不识真才! 却不知自己犯了大错,总以为自己的书读多了,无不通之道理,把经世致用的学问忽略了。” 玉芹笑道:“韩相公,您如果认为他的话有道理,那就得赶紧下点苦功在这方面,因为今年的大主考又点了他,您要想金榜题名,至少得合他的意。” 韩宏却神色一黯,摇摇头叹道:“晚了!迟了!” “怎么会晚呢?要三四个月后才考呢!” “考期虽在三四个月后,但应考的名册却必须要在期前呈报,检窍资格,并不是跑了去就能考的。” “那您就赶紧去报名呀!” “上那儿去报呀!我得先回昌黎的老家去,因为我的资格底案在那儿,由那儿的郡官具册呈报核准后,贡院才会安排我一个号棚,而我此刻回到家里,名册早已具送到长安了啦!” 玉芹道:“赶回去是来不及了,可是总有办法的吧?我知道有些路远的士子,如果一第不中,不赶回去了,就留在京师等待下一次,他们又是怎么弄的呢?” “那是预先就办了登记的。” “您以前没办登记呀!” “本来是办了,可是后来我灰心于仕途,缺了一期未考,郡里就把我的名字勾掉了,所以必须我自己回到家乡去,请求恢复考籍,才能有效。” “这么说今年是来不及了?” 韩宏一叹摇摇头道:“至少今年是来不及了!” “可是李侯跟侯司马早上谈起这件事还很为您关心。” 韩宏道:“他们又能如何个关心法呢?” 玉芹道:“详情可不太清楚,好像是要我家姑娘提醒著您用点功,在今年的秋闱上争它一口气。” 韩宏叹了口气:“他们一个是武官,一个是世袭公候,对科场的事太隔膜了,以为我具有了举子的身份,就一定能参加秋比京考似的。” 正说著,却听得门口人声嘈杂。 玉芹道:“一定是我家姑娘回来了…哎呀!糟糕,这是为您炖的人参茶,只顾著说话,好在还有点温,您快喝了吧! 若是给姑娘知道了,可要骂死我了!” 她忙把盖碗拿起,硬要喂著韩宏喝下去。 韩宏正感舌焦,心头也空空的,这一碗参汤却来得正是时候,一口气骨都都地喝了下去他身心顿感舒服多了,但又有意犹未尽之感。 因而他便问道:“还有没有?” “熬好的没有了,人参倒是还有几枝,都是李侯拿来的,是真正的吉林老山野参,每枝都有大拇指粗细,说要每天炖了给您补一下,不过这玩意儿很费火候,至少要炖上四五个时辰呢!” 韩宏听了又是一阵感动,他知道像那种老参是极为贵重的珍品,贵不去说了,有时拿了钱还买不到。 萍水相蓬,即蒙如此相待,这份情实在太厚重了。 玉芹还在看着他发呆,又问道:“韩相公,您若是还要喝,我就给您炖去,不过李侯爷说过。 补品补体之虚,要慢慢来的,每天喝一次就够了,多了也没用。” 韩宏这才警觉道:“我不是要喝参汤,我是肚子饿,想看看有什么可以让我果腹的呀!” 玉芹笑了起来道:“有!有!姑娘早就为您准备好了,昨天就熬了一锅江米莲子粥,我这就去给您端来。” “别去了,我已端来了!” 这是柳青儿的声一曰,她的手上端著一个小火炉,炉上一口小细陶砂锅,正在冒著蒸蒸的热气。 玉芹忙上去要接下道:“姑娘,您回来了,怎么自己下厨房去端炉子呢?可别烫著了! 快给我。” 柳青儿笑道:“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还得了,你别管我了,去拿杓子跟碗来,记得可要先洗乾净!” 玉芹答应著下去了,柳青儿放下锅子,先用布擦了手,然后摸了摸韩宏的头,含情脉脉地道:“君平,你感到怎么样?头昏不昏?” 韩宏握住了她的手:“我躺了那么多天,总是会有点昏沉沉的,只要起来活动一下就会好的。青娘,听玉芹说我这次足足昏迷了三天!” “可不是,那天可把我吓坏了,你又吐了好多血,幸好侯爷,他的医道精良,救治得法,否则可难说了。 君平,你也是的,平时看你挺达观的,怎么会突然想不开呢!” 韩宏只右长长地一叹。 柳青儿又嫣然地一笑道:“不过侯爷看了你吐出的血块后说,这是多年的积郁,已非一日之根。 且喜这一激,倒是把病根吐了出来,以后只要好好调养就行了。” 韩宏觉得在这个题目上谈下去,太没意思。 再者,此刻柳青儿就坐在他的榻上,两人耳鬓厮磨,从未如此接近过。 他忍不住,用手揽著她的肩膀道:“青娘,这三天你都是一直在我这儿守著我,那可太苦了你了。” 柳青儿一笑道:“也没什么,其实这三天倒是我真正的休息呢!再也不必为著应酬人而强颜作笑。” “对了,这三天你不回去,你娘答应吗?” “娘当然不太高兴,可是侯司马跟侯爷都有了话,她也不敢不答应,侯爷说她把你给气病了,要拿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