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_第一百五十三章:不鸣则已,一鸣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不鸣则已,一鸣则 (第2/3页)

二大股东吗,那你现在的身份绝对可以把这十八个国家的老板都请到台上来,我想给你们多拍几张照片,然后把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尽快的汇报给咱们可爱地祖国。让祖国地人民也分享一下这胜利的时刻。”

    李汉闻听,激潮澎湃的心中猛的一动,暗想: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现在是在欧洲,这个时候消息传输是很慢的,如果让他们把消息传回去,那可就不同了,这样的话就是回去要地或者干别的什么,也是帮助相当大的啊。行,干得。反正老子现在是他们十八个国家的第二大股东,而且按博览会地规定,所有合同和协议在会议期间只要签上就马上生效。我有权利让他们陪我登台亮相。

    想罢,李汉扭头将自己要求那十八个公司陪自己同台的事告知了翻译。翻译听了,微微一怔,转身走到克鲁德曼面前小声的把李汉的意思汇报给了他。克鲁德曼心中一翻个,可李汉现在的确是十八个国家龙头企业地第二大股东。提出这要求当然不算过分。克鲁德曼无奈地点了点头。

    在台下坐着的斯蒂夫等人听李汉叫他们上台,已经上过一次台地斯蒂夫与约翰-贝尔互相交换了下眼神。他们当然也知道李汉提出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可对现状还没有习惯过来的两人仍是觉得很难为情。但一想到李汉的汉星显象管,他们还是不得不站起身带头领着众人走向了主席台。

    十八个国家的公司除了几个大国的外,有三、四个是小国家的公司。这并不是李汉签不到比他们大的国家公司。在博览会的这三天,很多比较大的国家公司都上赶着来找李汉,可李汉不知什么原因都一一拒绝了,这让斯蒂夫等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琢磨不透李汉的用意所在。

    “李汉,我还有个请求,你能让这些上台的十八个国家的公司都报下名字吗,我想把消息发得更准确些。台边的那名记者又喊道。

    李汉扭头瞅了瞅身边的翻译,并朝他点了点头。

    “正在上台的十八家公司注意了,请你们上台的时候报一下自己公司的名字。”翻译用英语将这个信息发了出去。

    事已至此,斯蒂夫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他当先登上了主席台,为了表示对李汉的尊重,他说起了汉语,他微笑着朝主席台和台下的人群挥了下手,大声道:“美国苹果公司,斯蒂夫。”翻译又是一楞,但马上就把话翻译了出来。

    也不知是斯蒂夫有名气还是什么原因,台下居然响起了一阵掌声。

    “我是法国红督公司的约翰-贝尔。”约翰-贝尔也讲的是汉语,并颇有风度的抬了下左臂。

    “德国帝王公司的霍德曼。”鬓发花白的霍德曼神情有点不太自然。

    “意大利王牌公司的哈克。”身材有些臃肿的哈克满面春风的朝众人打招呼。“英国伯爵电视公司的威尔逊。”威尔逊西装革履,瞅上去带着几分洒脱。

    “澳大利亚红都电视公司的索图尔,欢迎各位到堪培拉去做客。”身材高大的索图尔脸上涌动着nongnong的笑意。

    “我来自钟表王国、金融王国的瑞士,名字叫克林拉斯。”克林拉斯身躯瘦小,站在索图尔身边,足足矮了一大截。

    “我地是索亚夫电视公司。我来自玫瑰之乡保加利亚,请大家有空到索菲亚去玩,那里是玫瑰王国,情感者的乐园。呵呵。”这人说着,拍了下脑门,笑道:“哦,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名字了,哈哈。和公司的名字一样,索亚夫,希望大家记住我哟。”索亚夫浑身上下透着浪漫主意的色彩。

    “大家好。我是非洲来的,莫桑比克人,公司名字是戈德巴克电视公司,本人的名字也叫戈德巴克,我们的国家不是很大,但那里地腰果很有名的,期待大家去品尝。”说着。他伸出了个胜利的手势。

    “我来自天然橡胶王国。大家都猜得到吧,呵呵,利比里亚,很荣幸能陪李总一起登台,我地公司叫利多比电视公司,本人的名字是蒙洛维斯。”蒙洛维斯没想到自己能登台,他心里知道自己是沾了李汉的光了。

    看着这十八个国家公司的老板纷纷亮相,而且有的幽默有的沉稳还有的精明四射、容光焕发,主席台上地克鲁德曼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这些人不说。他还真没注意到这些国家都有很擅长的东西。

    难道他是有什么别的深意?

    克鲁德曼心弦一紧,听着下面国家的公司有来自宝石之国的斯里兰卡、素有钢铁王国之称的卢森堡、盛享咖啡王国的巴西、音乐之乡的奥地利,甚至还有盛产香料的格林纳拉。

    听到格林纳拉国地名字,克鲁德曼更是诧异至极,他知道格林纳拉是美洲的一个很小岛国。人口好象还不超过三万。这李汉放着大国不签,单单选择它做什么?

    别有用心。一定是别有用心。克鲁德曼紧张的连呼了几口气,看着李汉选择的这十八个国家竟然分布到了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这小子是想干什么?

    向来心高气傲自以为是经济界高手的克鲁德曼猛然打了个冷战,李汉这样地布局,明摆着是向把生意做遍全球,而这时他又不禁想起李汉对十八家公司那心狠手黑地做法,克鲁德曼脸色渐渐的变了。他现在才确认自己真地不应该倡议这次博览会。

    十八个国家的公司老板报完家门,都站在了眼下的主角李汉的身后,十八个衣着光鲜的阔气老板,还有两个绝靓美女,更加将李汉的形象烘托得高大了许多。

    不光是台下的记者们,连群众此刻也都拿出了照相机和摄象机,一霎时,会场里快门频闪,亮蝶翻飞,过了好一阵,人们似是意识到李汉还没有说话,才渐渐的平静了下来。现在,他们很想听听李汉要说什么,不但这样,那些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记者们,心里也憋着好多想问李汉的话。

    场面太大了,这让李汉都始料不及,幸亏自己是从四十几岁重活回来的,要不然,李汉还真不知道怎么应付这么大的正规会场。

    正因为这个,坐在主席台上面无血色的克鲁德曼更是把心弦绷得紧了。他在惊讶李汉的布局和野心的同时,又感到非常的难以置信。他是十几岁的人吗?怎么心理承受能力比任何人都强?

    看着人群静下来,李汉朝前走了一步,此刻他的心也很紧张,但他的脸上却还挂着从容自信的微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