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开张大吉 (第2/3页)
悟的样子:“‘海’、‘苦”倒过来连起来就是‘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您的意思是说想要解命中的‘苦’字,就只有重新做人”…” 王燃微笑着点点头,這正是他希望顾三“体会”的“天意”话说回来,如果顾三在他设定的机缘面前也体会不了這层天意,那只能说明他根本没有弃恶从善之心,灭了他也没有可惜的,只不过是原计划的继续执行。 虽然這样有点瞎子点灯白费蜡的感觉,但事情往往就是一个概率事件,都有赌的意思在里面。而且,顾三的很多消息已经被王燃套了出来。 “顾三的命里有两个字,我的命里有什么字呢?”董小宛這几天本来一直沉浸在工作的忙碌中,现在被顾三的事情一色,又被勾起了心思,对王燃说道:“是不是也是那个‘苦’字?还是上次您说的‘坚持’两字?” 世事就是這样,永远都是当局者迷。董小宛与冒襄的关系充其量是“落花有十分之意,流水得一分之情” 在安排情报整理工作的时候,王燃曾顺便派人调查了一下冒襄的近况。从传回来的消息看,這位冒大才子还是很有国格的。虽然在北方呆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像李香君原本的那个侯才子一样屈膝投降,而是一路逃回了金陵。 不过冒大才子显然忘记了苏州还有一个女孩在等他的事情,回来后主要是准备他的第次考试,有点空闲时间也是要么与其它几位才子吟诗作对,要么与新崛起的秦淮新八绝一起踏青游玩。 秦淮八绝淡出江湖,新八绝自然应运而生。冒大才子虽然屡试不中,但毕竟也是一个名人,自古才子配佳人,有了新人忘旧人,金陵已经爆出了不少关于他和新八绝的风流艳事。据说,冒襄和其中的陈小园已经进入了热恋阶段。 虽然历史早有拐弯,但根据王燃原本时空中冒襄自己的记载,董小宛嫁给冒大才子后也的确过的不怎么样。几次逃亡,只要遇到需要作选择题的时候,董小宛总是第一个被扔下的人选。 在冒家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较婢妇有加无已…”最后为照顾生病的冒襄,董小宛累的“星靥如蜡,弱骨如柴”最终病死。而冒襄后来又娶了金玥两个知书懂画的女子为妾,以为炫耀。 认真说来,王燃在感情的花心方面是绝对没有资格指责冒襄的。当然每个男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花心是理由、有苦衷的,王燃也不例外,但這并不妨碍王燃对董小宛的同情。 看着王燃沉吟不语,董小宛颇有些自失地一笑,主动岔开话题:“我忘了命不能总算…过几天‘品诗居’就要开业了,您说的‘东风’到底是什么?” “东风”?王燃也笑了笑,根据日子,兵部尚书王燃应该也巡视到苏州了。 王燃布置下去的征文早已收了上来。這毕竟是兵部尚书在苏松地区签发的第一项命令,绝大部分将官都递交了文章,没交上来的也都附有病假或事假条。 当然,按照中国的惯例,所有文章在上报前都要经过几遍的筛选,以免有反党反社会的言论出现在上司面前,那可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 摒除那些用孙子兵法等大道理应付凑数或以歌功颂德为主题的垃圾文章,其余文章的主题明显的分为三个阵营。如果对照官职列表,足可以照此绘出苏松地区的军事势力分布图。 第一个阵营以苏松水师两大统领之一的荆本彻为首,倡导“南方防守战略”其基本思想就是暂时放弃北方,将南方变成南明复兴的基地,首先图谋自己的发展,待强大后再图北进收复河山。 持此战略观点的人认为它很理智,很符合现实。毕竟满清现在的实力雄厚,若按现在占据的国土面积来看,南明只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满清则从辽东到山东,是南明的好几倍。与這样的强敌对抗没有一个长期的打算显然是不行的。 第二个阵营则是主张“北进战略”以水师另一位统领吴志葵为首,其基本思想就是趁满清立足未稳,民心尚可用的情况下,立刻北伐,恢复河山。 第三个阵营以苏松兵备道祁彪佳为首,也是“北进战略”的有力支持者。其与第二阵营不同的是,吴志葵主张大力建设水师,沿海路北进。而祁彪佳则是明显的大陆军主义者。北伐就根本没提海军的问题。 军队的各兵种之间也都是自我感觉良好,都觉得自己這个兵种最重要,祁彪佳的部下甚至有人以满清无水师为由提出裁撤水师,以进一步发展强大的陆军骑兵与清军展开对攻。而水师将领也一样,就连张煌言在文章中也尽量弱化陆军的作用,重点强调登陆作战在抗满中的重要性。 但不管怎样。张煌言在文章中详细论述了沿海路进攻地可行性,并对实现這一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准备和训练进行了规划。而其它很多支持北进地文章看得王燃频频摇头。全都是刘宗周、黄道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说的非常慷慨激昂,就是没什么实际措施。 王燃将文章按阵营分为四份,看了看茗烟疑惑的眼神,笑了笑解释道:“這一份是我地人…這里面全都是跟他们的上司唱反调的…” 王燃说的這一条虽然并不是挑选“自己人”的唯一标准。但时间紧迫,自己和苏松地区的将领又都不熟悉。只有提拔這些明显不会得志地人才能尽快形成自己的班底,毕竟军队在战争期间只需要一个声音。 幸运的是,這些不会人云亦云的人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才华。 兵部尚书王燃在今天终于抵达了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