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是饵是鱼 (第2/3页)
之急是如何应对這城下近二十万的兵马…” 龚鼎孽数学学的不错,北京城下的十万人马再加上伏击山海关的近十万兵马正是近二十万人。 “二十万?”多尔衮不屑地笑了笑:“别说贾宝玉,整个南明的兵力都是有数的!…平白就能多出个十万人?” “王爷的意思是…”龚鼎孽像是想到了什么,不觉一颤:“這两个十万人里,有一个是虚的?” “当然有一个是虚的,我又不会变身法!”城下明军的大营里,两军正是欢庆会师,王燃笑着说道:“两万人围住你,八万人打你的伏击…這可是标准的围点打援!” “不错,這城下肯定没有十万人…我冲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感受到被打伏击时的那种压力!”从龚鼎孽的话里得到启发,刚刚逃过一劫的山海关统领叫了起来:“若是当时被伏击时是這种情况,我三万人马不仅不会有失,打他个反包围也并非不可能!” 关于這一点,山海关统领倒确实不是空谈。其实按王燃的计划,八万人打三万人的埋伏,敌人对己方的完全不了解加上突袭的效果,全歼对手应该是情理中事。但满清的作战力确实厉害,遇警不乱、抵抗有序,几个回合下来,竟带着明军的防御阵线集体向前移动了十几里地,最终还是被清军最精锐的五千骑兵从防御最严密的正面撕开了一个口子突围而去,并且给明军也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当這股突围出来的清军冲到北京城下时,把王燃也吓了一跳。 “我说這几天明军怎么只动嘴皮子…原本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力攻城!”鳌拜也在一旁恍然道:“妈的,這群狡猾的南蛮子!…早知道我就点齐所有兵马冲出城去,准保砍他个落花流水!生擒那贾宝玉!剐了他祭奠我大清勇士!” 鳌拜说的倒是挺痛快,但可惜世上没有“早知道”這一说。 “那现在呢?明军会不会攻城?”曾对事态作出过一定正确判断的文官乙在底下悄声问同伴,声音透着强烈的颤抖:“他们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十万人马,我们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一万五千人…而且山西的援军起码还要二十天才能到…” “慌什么!我们两万勇士还守不住一个北京城?”上方传来多尔衮的声音:“山海关之事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最少我们弄清楚了敌人的实际情况…同一个招数用一次也就没戏了,他们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山西援军赶到之时就是那贾宝玉、死无葬身之地一刻!” “况且,按计划昨天豫亲王与左梦庚就已经开始发动对明廷的攻击”多尔衮再次祭出自己的护身符:“這个消息过两天就会传到贾宝玉那里,到时我倒要看看他是回撤,还是继续啃京城!…军心、民心乱成一片,我看他怎么再打這一仗!” 京城之战已经进行了五天。這五天里,明军的骂阵已经完全被隆隆的炮火所代替,他们分成几组轮班,在战车的掩护下向京城发动了不间断的攻击。 说实话,這也就是北京城,为保护皇亲贵胄所作的防御可谓是不遗余力,墙高城固、战士勇猛,况且还配备了为数不少的红衣大炮…清军红衣大炮的威力虽然比采用新型火药的明军战车高不了多少,但其口径带来的射程却并非明军的战车所能相比,再加上明军虽有数倍于敌的人数却并没有利用人海优势,只是小股小股地与城内拼消耗,所以五天下来还勉强保持住了双方的均势。 但這种均势在明眼人看来显然只是一种假相,明军的实力几乎未损,虽然没有发动最后的攻势,但却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京城的城墙再高再厚也架不住這无休无止的轰击,明军的心眼确实不好,人员装备轮换着上,攻击点虽然不固定,但炮击点却比较固定,现在城内的几处城墙都已经有出现了明显的坍塌征兆,而本来宽阔的护城河也被填了将近一半,清军士兵更是心神俱惫,站在墙头坚守岗位的,往往一不留神就被炮弹炸死炸残,而如果全部撤下来隐蔽,却又害怕防不住对手突如其来的冲击。 “這群汉人太阴险了!只会仗着人多!有本事跟我一对一的单挑!”鳌拜灰头土脸地跳着脚,作为城防总管,鳌拜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每天都坚守在第一线。 “王爷。照這样下去,恐怕等不到山西来援,我们的弹药就得耗尽…贾宝玉打地恐怕就是這个主意!”龚鼎孽虽然不是学军事出身,但却一眼看出了问题…北京城在弹药方面的储备再充足,也架不住這么没日没夜的消耗,可是对方一开打。你不还手也不行,這些小股小股发起攻击的明军就像赶不走的蚊子一样讨厌…现在不仅炮弹的消耗速度快地惊人。像火铳、箭矢這样的远程武器都即将面临着匮乏地局面。而這种远程武器一旦耗完,对手的战车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推进到城下,对攻城部队予以掩护,到时对方恐怕就不会是小股部队的侵扰了。 “不要担心。”多尔衮语气中透着强烈的自信:“我们是守、他们是攻,又是远来之师。弹药能多到哪儿去?别看他们现在打得欢,说不定明天就没东西可打了…” 多尔衮地分析是有道理的,象王燃這样发动远程攻击就要命地就是补给问题,携行的弹药和粮食再多也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 “贾宝玉不是想跟我拼消耗吗?我就将计就计。跟他拼!這样我还能省下不少人马…”多尔衮狞笑着说道:“他的弹药一旦耗完,手上地火炮、火铳.还比不一根烧火棍…到时候用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