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七步之诗 (第2/4页)
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获得這么详细的材料,他们肯定是从别人那里拿到的…”柳如是轻叹一口气:“若是那黄得功和堵胤锡…” 正如多尔衮所料,一般人在猜到這一层时都会想到是黄得功或是堵胤锡为求自保而和清流联手导演的這一幕…首先在舆论上站住脚。再辅以黄得功的十万兵马做后镇,朝内、朝外遥相呼应,堪称目前南明之内能与王燃相抗的最佳组合,這是所有明白人一眼就能出的事情,当然也是王燃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现在摆在那贾宝玉面前地就只有三条路,北京城内,龚鼎孽正在向多尔衮分析目前的局势:“一条便是在压力之下选择‘大义灭亲’接受此事对自己地威望和人气的打击。這条路虽然可以很快让他走出困境,但他与黄得功与清流的矛盾却已然伏下,以贾宝玉的性格定不会善罢甘休,而黄得功与清流也会时时提防…這种矛盾稍一挑拨便将成燎原之势。南明内乱将只是一个时间地问题…纵然贾宝玉、一段时间内隐忍不发,其精力与兵力也必然会被其牵扯。想要全力对外便成空谈…” “贾宝玉的第二条路是为宁国府辩解,矢口否认其家人地罪行,让《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打上一场口水战…以贾宝玉情报头子的身份,想要制造一些证据替家人开脱。甚至反咬黄、堵二人栽赃陷害也并非难事…”龚鼎孽继续说道:“這条路看似可以让贾宝玉、争取到一些时间,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清流虽没有情报网,但我们有,以清流的处事原则,這场口水仗必定是越演越烈,最终发展为刀兵相呢…” “這第三条路嘛就是直接以武力解决问题。彻底清洗掉清流和黄得功…這正是我们最想要的局面…也是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最终地趋势…”龚鼎孽眉飞色舞地说道:“這件事未被公开之前,贾宝玉也许还有机会来个‘趁其不备”将黄得功部收归帐下…但现在這件事已是尽人皆知,黄得功焉能不细加防范?贾宝玉兵力虽强,但沾上了‘师出无名’、‘投鼠忌器’、‘丧失时机’這三条…二人若打起来,可就不是一、两个月能结束的了…” “這几条路可都不是什么好路…对我们‘总体战略’的实施都非常不利…”史湘云看着面前与龚鼎孽作出类似判断的柳如是苦笑着说道:“不过我们的选择还真的不多…” “我们地选择是不多,不过却不只這几条路…”王燃笑着对柳如是说道:“你刚才说的几条路全部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黄得功打算与清流联手对付我…” “现在不就是他想…黄得功如果不想和清流联手,为什么还要把這些…”一旁的寇媚有些奇怪地看着王燃:“难不成這些材料不是黄得功提供给清流的?” “是不是黄得功提供的还真难说…树大招风,想找我们事儿的人多了去了…想搞清楚是谁在跟我们捣乱,就得看谁能从這件事上获得好处…”王燃微笑着说道:“黄得功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我人比他多,兵比他壮,对付我那是明显的损人不利己…”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黄得功、堵胤锡二人在抓捕东府之人时,不论在案卷还是在公文上给出的理由都只是放高利贷逼死人命一事,其余涉及极尸…”王燃转身拿过一份案卷,又拿起那份《光明日报》进行对比:“可這份报纸却并非如此,上面除此而外还列出了许多东府里隐私之事…” “這些隐私问题说白了不过是道德问题,并不在法理的范围之内…”王燃说道:“单就高利贷一事已足够定罪…黄得功可不是那些一根筋的清流,這种事情即便是他知道也不会拿到台面上讲的…” “那他要是不想与你作对,为什么在抓完人后不向你解释一下?”寇媚明显的不服气:“就算他是想要为民主持公义,但在抓完了之后也该向你這个顶头上司通报一下或是私下解释解释吧?這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己…黄得功在官场混了這么多年,又不像那些清流那样一根筋,這个道理他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也没见到他的一言片字呢?” 寇媚分析的确实有分道理,而且直指最根本的问题,以黄得功的性格来看,此事看上去确实有很多疑点。众人的眼光都投在了王燃的脸上。 “這也是我想知道的…”王燃笑着说道。 “那要怎么办?”寇媚在一旁噘起小嘴:“难不成去铜陵问黄得功本人吗?” “我正是這个意思…”王燃话语里透着一丝调笑地说道:“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在《光明日报》刊登宁国府之事的第二天,王燃便做出了回应。只不过他选择的路与龚鼎孽的分析有一定的差距。 王燃首先对此事表现出了极大的震惊,当然這种震惊的基础是“不知情”然后便是明确的表态。 用林黛玉主编《人民日报》上专访王燃的话就是“如果此事属实,对贾家宁国府该行国法的绝不徇情,该施家法的绝不手软,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连带责任…此事的所有处理过程及结果全部透明,请全体人民共同监督…” 王燃的前几句话都好懂,但這“透明”二字却有些新奇…王燃用行动作出了解释,他朝廷提出建议,把贾珍、贾琏、贾蓉三人以及相关涉案人员全部递解回金陵,并高相关人证、物证一起,在金陵举行公开审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