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第3/4页)
全班面把钱还给了她,并说了句:“你别恶心我。”桑采这一壮举险些吹了“一对红” 后来竟成了习惯,只要见田巧巧洗被子,大家便跟着洗。因为被子洗完不愁缝,田班长一晚上缝十来条被子不在话下。每逢这时,田巧巧认为有必要拿拿架子:“班长可不是发给你们的军用老妈子!” “哪儿的话?”嘴尖皮厚的姑娘们同声道“您是老大姐!老兵大姐嘛!” 田巧巧关子越卖越大:“去去去,甭套近乎!这回呀,说什么也不管啦!” 大家不理会她。照样拆,照样洗,到晚上一个个假作苦脸穿针引线。田班长尤其心疼桑采!头一个夺了她手里的针“玩去吧,跟真的一样!” 桑采得计,扭着身子笑道:“嘻,我知道班长疼我们…” “你再贫,我不缝了!” “不缝我今晚上盖棉花套子!” “盖什么我管不着!” “管不着我就着凉!” “活该你着凉去!” “着凉让你背着上医院!” “上医院使大针扎,疼死你!” 被子就在两人不依不饶的斗嘴中缝完了,然后田巧巧该喊:“下一个!…我警告你们这些小姐,这是最后一次!下次桑采我也不管啦…”她骂骂咧咧,直到把所有人的被子全部缝完。 让她提供劳动力援助的决非桑采,也决非她属下的女兵们。舞美组常在刷景片时拉她去,这活儿是很难找到人帮忙的。景片上绷的布要先刷一层猪血和黄泥,这样在舞台上才不透光。田巧巧将两只袖子捋到胳膊根,双手插在大盆里,那淤成块的猪血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有时还得脱去鞋袜跳到盆里去踩。虽然桑采知道这是个能挣“表现”的机会,也不免跑得远远的,生怕“一对红”这时对上她。每当田巧巧一身腥臭回屋时,同屋的姑娘们总要在门口预先放盆热水和一块肥皂,然后几个人拼命抵住门,她什么时侯冼涮干净,什么时候才放她进来。她恼恨之极,在门外一口一个“小姐”地叫骂,说是她们的思想远比她手上那些粘乎乎的玩艺脏得多! 队里有人评价田巧巧和桑采是“一对积极” 有人不同意:“一个是真积极,一个是假积极。” 还有人说:“积极都积极,只是目的不同。” 一九七五年那次巡回演出,真假似乎见了分晓。每回下部队,为给部队减轻食宿负担,都一再压缩人数。所有节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缺谁都不行。偏偏一场病毒性感冒,让不少人发起烧来。这天晚上,徐教导员难坏了,因为唯一的男集体舞一下减员两名,凑合排齐队形,一面大旗却无人挥舞。 “我——我来舞旗!”桑采挺身而出,美丽的眼睛里闪出献身的庄严。 大家有些惊愕地看着她。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热门儿。眼下“轻伤不下火线”成了一切奖励的准则。桑采和田巧巧始终不病,尽管他们表现出色。表扬名单里却无两人的名字。当桑采听见某位病号又获得赞誉时,表情十分微妙,不无嫉妒又显得焦急,她为老不病恨死自己了。 黎队长反对女扮男装:“一面红旗,少了也无所谓。” 可徐教导员不同意,他认为红旗的增减大大关系到舞台气氛。两人争执了一会。 “我能舞!”桑采坚持道“我个头高,能扮男的!” “那面旗太重。不行,一般男娃儿都舞不起来!”黎队长说。 “我练练,保证完成任务!” 徐教导员大声说了句:“好样的!” 演出进行到最后,该这个集体舞压阵了。桑采将辫子塞进军帽,突然说自己头晕,并断言那“病毒”开始作用于她了。 “不行就别上了。”徐教导员关切地对她说。田巧巧也不放心,伸出舌头要添桑采的额头,试试体温多高。桑采皱眉躲开她:“我能坚持!…” 军号响了。桑采似乎硬撑着,脚步踉跄地走到台边,然后一提精神冲了上去。但只舞了一下便摇晃起来,接着扑通—声,直挺挺倒在舞台中央。她晕过去了! “拉幕!拉幕!”徐教导员嘶声喊道。 田巧巧头一个扑上去,将倒在“前沿”的小英雄救护下来。 “快!这孩子…快送医务室!”黎队长顿足“病成这样,怎么没人知道哇!” 医务室顿时被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战士不敢进去,挤在门口感动万分地议论着:“看看,人家带病给咱们演出呀!真是…” 医务室里人头攒动。军医在抢救小英雄。徐教导员不时用疼爱的声音呼唤着:“你醒醒,桑采…” 医生找手电筒,看看病人是否有瞳孔扩散的趋向。但只一会儿,那白大褂便从人群中飘出来了,两位领导慌乱不安地跟在他后面:“怎么样?有危险吗?…” “危险?”军医忽然笑了“她各方面都很正常。” 未来得及卸装的演员们追问:“可她休克是怎么回事?” 军医回头看看大伙,似乎有些不便启齿,但他脸上那种被愚弄的恼意是掩饰不住的:“我刚才说了,她一切正常。”说完便脱下白大褂走了。徐教导员忽然悟出什么,嘴边漾起两道难堪的褶皱。 第二天一早,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