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星_第二卷第二十二章得道多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第二十二章得道多助 (第3/3页)

份量轻了点。要不让他兼一个省监察厅地副厅长?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同意,要是同意,也一并举手表决了吧。”

    刘明达举起了手,可另外的人地手却不知道是继续举着还是放下才好。道理很简单,刚才是在讨论免掉韩星职务的问题,他这么一说,并且举起了,问题的性质变了。变成了调动韩星工作的问题。

    “等等,等等,先等等。”张政书记说话了:“我说刘书记,我这就不明白了,咱们这是在讨论处理人的还是在讨论提拔人呢”

    省委书记的话是大实话,省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再兼一个省监察厅副厅长,那是什么职务?那是省纪委书记的候选人。纪委地监察一室,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吗?不是。那是监察业务最重的一块,纪检监察,又是纪委工作最重要的一块,处理的都是省直机关的厅级干部。海洲可是个小市,海洲的干部到省直机关,除了市委书记,平调就是提拔,何况是监察一室主任这样地要害岗位?这等于是提拔了一级半。十天前还是一个副处级。过了十天,因为工作有失误。就再提拔一级半,等于是十天内连升三极半,这不是开玩笑吧。可是,纪委书记发话了,已经举起手的同志不知道是放下好还是继续举着好,只好放了一点点,就这么是不尴不尬地举着。

    “全票通过,那咱们就这么定吧。”刘明达很识时机,自己主动把手放下了。

    “等等。”张书记不干了,做到这么高职务的,都是人中龙凤,才不会这么任人摆布:“你说调韩星同志到省纪委工作,什么理由?”这是大家的心声。在场的,好多人都向刘明达推荐过这个职位的人选,可他总找这样那样地借口推了,这会却把一个待处理的人给提出来了,这不是搞笑嘛。

    “那我就说说我的理由。”刘明达现在很严肃:“韩星同志,之所给大家一种犯了众怒的感觉,就是因为信访件多了点。大家想想,他一个人,一下子‘双规’了这么多干部,八十名啊,一家写两封,那是一百六十封,现在张书记手上只有一百来封,我感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是其一。对韩星同志的信访件,大多数都被张书记转到我这儿来了,我仔细的看了一下,无非是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之类的,没有一封信件有韩星同志确实违法违纪的证据。这是其二。这八十名被‘双规’的干部,我们也在关注,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冤假错案,都是罪有应得。这是其三。一下子办八十个不同的案子,这在我们省纪委包括中纪委都没有先例,这需要什么样地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这也罢了,最关键地是,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大家想过吗?韩星同志,绝对是个优秀地领导和管理人才,这是其四。最关键的是,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家都看到了。部队早不集合晚不集合,偏偏在有这么多人被‘双规’的时候集合,这不是添乱吗?连武警都被调出去了,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有人从中捣乱?这是其五。有了这上面的五个原因,我想可以证明…:第一,韩星的能力没得说;第二,除了这件事本身以处,韩星没有任何问题;第三,命案这件事很复杂,韩星很有可能是受了冤枉的。我说把他调到省纪委来工作,既能解决这件事情,同时又让韩星同志暂时到了一个公正的对待,不会寒了广大纪检干部的心,而且对我们省纪委下一步的办案很有利。这有什么不合适吗?”

    这边的结果还没出来呢,中纪委那边,林正祥,正把许有为的信呈给管干部的中纪委副书记孙治贵看呢。孙书记看完以后,把老花镜摘了下来,问了一句“正祥同志,你觉得这封信写得属实吗?”

    “没调查之前,我不好表态,但是,一个市委书记以普通党员的名义发来的申诉,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林正祥说了等于没说。

    “我注意到了海洲那边的动向,如果一切如这个市委书记所言,那么,这个韩星同志能力很强啊。”孙书记的话基本是肯定的。

    “孙书记您说的是。韩星同志我以前就接触过,是因为S省P县的那个案子,你应该知道的。那时候他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工作能力和对反**工作的热爱,最后九死一生,终于把案子给破了,还因此被我们纪委授予了‘反腐卫士’的称号。但我觉得,这个同志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哦?什么缺点?”孙书记口气好像还有点不乐意。

    不过,这正中林正祥的下怀,他连忙回答:“这人的纪检业务和办案能力极强,尤其执行力,非同一般,但不大善于处理基层的复杂关系,我觉得,这样的同志比较适合在咱们纪检机关工作,十三室现在可正缺这样的的人才啊。”

    (每天五千字,已经连续更新了七天,我有点累了,大家一定要多给我动力啊。煞星追赶的目标——海皇本纪今天突然发威,原来已经从差七十票追到只差二十多票,现在又拉到了五十票。不过,我依然有信心,还有二十多天呢。我相信,煞星胜在后劲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