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夏至第二十一章家国天下 (第3/3页)
书记和韩星是中心人物,而林正祥和田海龙两边作陪的局面。在如此级别地党政机关,行走、坐位都是有一定默契和规则的,领导无论到哪里,都是处在中心的位置,然后以他为中心。按身份高低,依次向处扩散。这样看起来。这个小伙子在四个人中间的地位似乎要高于林正祥和田海龙,难道是因为他代表炎黄集团是客人吗?不像啊。再联想到刚才韩星语气中所流露出的和林正祥平等对话的意思,难不成这个韩星另有来头?是个太子党吗?可他的资料大家又都是知道地,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可不明白归不明白,韩星在大家心中的分量却又一次加重了。 “夏书记,我先把刚才我们碰头地意见通报一下,然后您再给我们做指示。你看行吗?”国资委副主任孙其银这时候有点诚惶诚恐。 “好的。”虎老雄风在,坐下来以后,夏书记威信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今天绝不是来旁听一下这么简单。该谦虚的已经谦虚过了,现在就不客气了。 “韩星同志。”除了韩星和夏书记以外,刚才的碰头会这里的主要人物都参与了,现在孙其银告知的主要对象是韩星:“刚才我们商议了一下,包括中纪委林主任在内。几方面现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采取一个适度折中的办法。原先地方案不变,转制以后的炎黄集团性质为九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是,我们决定,由你本人代表国资委出任炎黄集团的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这也是今天的听证会所能作出的最后的决定。韩星同志,你考虑一下吧。”孙其银地态度很严肃。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照顾。”韩星的这句话是很真诚的:“在答复之前,我想声明一点,无论今天的听证会能否接受我提出的建议,最后,我都会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接受这次听证会地决定。这是我的基本态度。”韩星的这句话很重要,这个答复。终于让所有的与会人员松了一口气。有了这句话。就大局已定了,其它的都是细节。 “但我想说的是。我提的要求,绝不是为我个人考虑。是不是担任新公司的执行董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韩星解开心里的疙瘩以后,自己也轻松了许多:“我想为炎黄集团现在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争取地,只不过是一个公正地对待。也许,谈新权集团曾经犯过错误,但是,这批在海外的人并没有参与,谈新权他们地后代也没有错。事实上,他们人在海外,却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的安全与繁荣。可是,我们在处理这起事情的时候,却始终是抱着一个审慎的、怀疑态度,在出发点上,并没有真正把炎黄集团人当成我们的自己人,当成我们的同胞,这让我的大脑里不自觉地浮现了一个词:招安。对不起,我用词可能有点不安,可能我的想法也并不理智,说出的话和中央的精神不够一致,可我希望大家想一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就连炎黄集团的这个名字都是那么的一目了然,为什么就不能多他们一些信任呢?在炎黄集团,很多员工都是海外华人中的精英,而且,要保住矿山,保住炎黄集团现有的市场,我们依然要在南非继续经营下去,用原有的员工好处显而易见。可是,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虽然今天的听证会没有明说,但我可以想见,出于政治的原因,对现在炎黄集团的人,九矿集团肯定一个都不会留用,因为我们分辨不出哪些是纯粹的业务人员,哪些是所谓的谈新权集团的组成*人员。这样一来,炎黄集团数以万计员工就会失业,他们可都是中国人啊!还有一点,收购方案中明确规定,现在炎黄集团股份的持有者必须回到国内发展,我并不否认,这对扩大在国内的投资有好处。可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早已由初始阶段纯粹的引进来转变为现在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全球都拥有大量的资产。到国外投资,是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可是,炎黄集团连这一点最基本的权利都被限制了。这对他们公平吗?更何况,炎黄集团从建立到现在,走得就是一条国际化投资的运营路线,这是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回到国内另起炉灶,兴办实业,等于是扬短避长,斩掉了他们起飞的翅膀,这样的决定,合理吗?在这里,我想请各位再慎重考虑一下。还是那句话,我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而不是把它作为谈判的筹码,最终,我会选择服从。我的话完了,谢谢。” 会场寂静无声,大家都在思索,这样的决定,公平吗?合理吗? 沉默是暂时的。很快,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种沉默,是夏书记:“好吧,我来说两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