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第7/7页)
此,你还可以尽你可能的把金子带走。” 一丈青冷笑道:“我才不相信他有这么好的心。” 金姆道:“王爷把王妃藏到这儿,不留下一个人,就是方便你们带走金条。” 夏三道:“他可没把金条公开出来。” 金姆冷笑道:“王爷知道你会带他们上来的,他早就知道你靠不住,所以才准备了一篓毒蛇,原想连你也一块见收拾的,你既然命大,他也放你一马,金子随你搬走,只是不准再回来了。” 夏三的脸色变得好难看,却一言不发。 一丈青道:“夏维光倒是很大方,他放我们走,却带了人在山下拦截。” “王爷不会这么做的,他已发觉自己身边的人都不太可靠,如果硬拚的话,他不见得稳能占到便宜。” 林大木道:“我们并没有想要背叛他,是他自己不够意思,不拿我们当人。” 金姆冷冷地道:“王爷才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他把一切都留下,带着几个人先走了。” “什么!他已经走了?” “不错!他已经走了,到塔尔寺去了,等着在王公大会上宣读你的让位声明。” “他倒是好算计,我若不答应呢?” “那你就是一个弑母的凶手,一个为了王位,不顾自己母亲生死的人,是不配接掌王位的,他将会在王公大会上要求取消你的继承资格。” 夏志昌道:“这么说来,我不管写不写这张字条,夏维光都可以继续摄政了。” “那倒不见得,如果没有你让位的声明,王爷只能摄政,而且要在你的近亲中,另举一个继承人出来,有了你的声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鹰王府的主人。” 一丈青忙道:“少爷,你别听她的,夏维光要告发你是弑母的凶手,一定要有证据。” 金姆道:“不需要,他们可以把一切的经过向王公大会陈述,只要不捏造事实,是非自有公论。而且夏志昌自己的良心也会作证,如果他能一口否认,王爷只有服了他,乖乖的把王位让给他。” “什么让给他,王位本就是该夏少爷的。”一丈青不服地辩解。 金姆冷冷地道:“我不抬杠,我也没权利决定王位是谁的,我只是问问夏志昌,是要他的母亲,还是要王位?” 夏志昌沉思片刻才道:“好!我写条子给你。” 其他的人都叫了起来。 夏志昌道:“我总不能为了争王位,听任我的母亲被毒蛇咬死,夏维光看得很准,我的良心也会为我的弑母行为作证的。” 一阵默然后,谁都无法提出反对,只有夏三问道:“金姆!就算小王爷写了字条给你,你又如何拿去交给王爷呢?” “当然是我带去给他。” 夏三道:“金姆!你别说空话了,只要你离开了王妃,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过你的。” 金姆顿了一顿才道:“我自然会有我的方法。” 夏三道:“你最好说出你的方法来。”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 夏三道:“这很重要,我们必须以此来判断你是否在骗人,否则等我们把字条交给你之后,你仍然无法脱身,岂不是白白将小王爷让掉了。” 金姆怒声道:“夏三!你这个吃里爬外的小畜生。” 夏三淡然道:“你怎么骂我都行,我承认是吃里爬外,-我毫无愧怍之心,因为我发觉王爷根本没把我们当人,只是在利用我们而已,他为了要达到目的,安排下许多死路,叫我们糊里糊涂地做钓饵,陪着一起送死,这实在太阴险了!你对王爷的认识比我清楚,因此我相信你必定有着一个很好的安排。” 金姆道:“我当然有安排,我又不是傻瓜,会牺牲自己去替他拚命。” 夏三道:“这才像句话,若是你无法自保,王爷绝不会履行诺言来提拔你的儿子的,那个老铁实在不是玩意儿,王爷更不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会因为你的牺牲而用一个饭桶做总管。” 金姆怒叫道:“小畜生,你敢这样叫我的儿子,告诉你,你给我小心点,我非要敲掉你的满口大牙不可。” 夏三淡淡地道:“我已经是公开地背叛王爷了,那就是死罪,我连命都不要了,还会在乎这几颗牙齿吗?不过你就算再割掉我的舌头,我仍然要说你的儿子老铁是个窝囊废,是个饭桶。” 金姆吼道:“夏三,你要找死了。” 夏三笑笑道:“他是怎么一块料,你自己清楚,不管你替王爷建下多大的功,要想他做鹰王府总管,除非是你老太太在背后替他撑着腰,你若是留不下活命来,老铁能保住命就算是祖上积德了。” 金姆充满了怨毒地瞪了夏三一眼,然后道:“不用你cao心,我自然懂得保护我自己的。” 夏三道:“我晓得你是个厉害的角色,因此才问问你,看你的办法如何。” “你用不着管,若是我吃亏,我就认了。” 夏三正要开口,金姆道:“夏志昌,我知道无法躲过你的攻击,可是只要我的手一松,你的母亲就完了,我赌的就是这一下子,你快决定究竟如何打算,是你写字条,还是我松手。” 夏志昌道:“我写字条给你,金姆!你放心好了,只要你把我的母亲平平安安的放开,我保证不会难为你的,你该担心的是夏维光…” 金姆显然十分烦躁,厉声叫道:“少废话,你再不写我就要松手了。” 夏志昌轻叹了一口气,终于坐在桌子前,那儿已经准备好了笔,和传统上用以书写重要文件的羊皮,他在羊皮写下了一行字迹。 金姆道:“拿起来给我看一看。” “你看得懂吗,这是青海皇族间才用的藏文,只有贵族跟喇嘛才看得懂。” 金姆道:“你不要管了,双手把羊皮抓好放平,让我看得清楚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