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4页)
然,他伸出长满黑毛的双臂,将缩到床角的直子一把拽过来,拽到地毯上,不顾她的尖叫和反抗,发狂地撕开她的衣服,把扳开她的双腿,让自己像个悍匪一样闯进了她的身体。整整一个下午,巴克都没了命似地在于直子。干完一次歇一会儿,歇完了再接着干。他的脸色始终阴沉得可怕,连呼吸变得急促时这脸色也没有变。夕阳从窗外斜照进来时,地毯上到处都有jingye在隐约反射昏黄的阳光。筋疲力竭的直子仰躺在一柬光线里,像个浸泡在琉璃色液体中的青蛙。 查谟2OO0年1月13日 不再是国防部作战厅参谋的拉奥中校只能搭乘便机赶赴前线报到。安东诺夫一30型军用运输机是在旭日初升时降落在查漠机场的。 大概是沙潘少将事先打过招呼的原因,陆军第32军军部对拉奥的到来还算客气。飞机刚刚停稳,一辆英吉普已在停机坪上等他。 一位中尉身板挺直地向拉奥中校敬礼: “先生,普拉卡希将军要见您。” 吉普车载着拉奥绝尘而去,留下一群与他同机到来的中校少校们忿忿不平。 普拉卡希中将的临时军部设在一座帐篷里。两天前,本来已被选做临时军部的永久性建筑——查漠中学,被巴基斯坦人的飞机炸毁了。与查漠中学一起被炸倒的,还有军作战处长K·潘尼迦准将以下军官十四人,不算士兵。伤亡是惨重的,几乎所有的.前线部队都遭到了重创。 情况比在新德里所掌握的甚至想象的要糟糕得多。临战前的高涨士气基本上荡然无存,士兵们都在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望着他们的长官。空军和海军的情况或许要好一些,但是,陆军…将军摇了摇头。不过,我们的军官还是好样的。像哈尔巴克希少校,敌机轰炸时,弹片刮出了他的一只眼球,他竟然拒绝人们把他送往后方医院,非要在炸塌的瓦砾堆里翻找被压在下面的士兵,直到他自己被士兵们捆在担架上抬走为止。 拉奥很感动。可惜我不是记者,也不是作家,他想,否则我会把它写下来的。这个念头使他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岔路口,朝一去不回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说说德里的情况吧,塔帕尔总理,还有桑杜,他们还想打下去吗?”将军问道。 看来这个问题几天里一直在困扰着将军,拉奥想,这大概就是他派人接我来这里的原因。 “就我所知,决心是不会变了,只是某些部署要作相应调整。”拉奥回答。 “是啊,进攻令需要调整成反击令,而这反击令,却迟迟没有下达…”将军像是在自问自答。 昨天还是最高统帅部参谋的拉奥,当然知道这里的原因。但他不想告诉将军,一遇打击,印度人天性中的悲观情绪就开始在国防部上下蔓延,这种情绪笼罩的结果,当然就是兵家大忌:优柔寡断。他想,如果将军得知这一点,难保他在指挥部队时就不重视这种民族天性。 将军似乎从拉奥审慎的回答中意识到了什么,他不再沿着这个话题往前走。 “怎么样?中校,就留在军部吧。沙潘少将关照过,而我也是这个意思。”将军征询地问道。 “将军,我非常感谢您和沙潘少将。但如果您是在征求我的意见的话,我想请求您…”拉奥目光如炬地望着将军。 “年轻人,想说什么你只管说吧,只要我能满足你,我会尽我所能的。” “让我去接替哈尔巴克希少校。” “可他只是个营长。” “那就让我当营长。” “潘尼迦准将留下的工作也需要人来干。” “您会再找到人的。” “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哈尔巴克希少校的部队需要一个和他一样的指挥官。” “这么说,你决心已定了?” “是的,将军。但这需要您的恩准。” “年轻人,你知道你的这一选择将怠味着什么吗?” “知道,我想过了。” 将军不再问什么了,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帐边的小窗前,默默地向外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一队士兵正在一个上尉的指挥下支起一顶白色帐篷,帐篷上的红十字表明,那里将是野战医院。在这座野战医院建起之前,伤兵们或躺或坐无声地倚靠在一起,居然听不到一个人呻吟。 “孩子,有你,还有他们,印度陆军看来并不那么让人绝望。” 将军依然没有回头,只是他的声音有些梗咽。 新罗西斯克30OO年1月13日 “撒哈拉王子”号游艇在傍晚时分开进了新罗西斯克港。三天前与巴克分手后,艾哈德马上与他在莫斯科的合作伙伴沟通了联系。杜达耶夫,那个前苏联莫斯科国家歌剧院的合唱队演员,现在的全俄最大地下军火商在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向他建议说,马上到新罗西斯克来,现在就来,我可以把一个关键人物介绍给你。 艾哈德于是放弃了去科西嘉岛与一个圣·洛朗手下的时装名模幽会的打算。他在向她作出解释时,用价值2万美元的钻石项链的许愿,摆脱了她哆声哆气的纠缠。 “撒哈拉王子”当夜便离开了墨西拿,ll号在雅典作短暂停留,加足了燃料和淡水后,又星夜兼程,12号下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