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门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7/10页)

时出现在街道办事处了。临行前她还是利用了一下庄坦的“傲霜雪”她把它折好和户口本一起攥在手中。

    那天办事处负责人不在,只有两个办事员在“办公”司猗纹信手将红袖章和户口本都摆在桌上,恭恭敬敬地对他们说明来意。两位办事员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给她填好了一张临时户口卡。司猗纹从那块红布下面抽出户口本,办事员又在户口本上写上了暂住人口的一切,然后连本带卡一起交到她手中。一位办事员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司猗纹的红布,司猗纹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说,这是庄坦的,刚才他出门时忘记带,她想追出去交给他,没追上。办事员像是听见了她的话,又像是根本没听,因为眉眉发现,就在司猗纹说袖章时,两个办事员正说着别的。

    司猗纹走出居委会,觉得刚才的一切还是很值得回味一番的。她追忆着自己的谈吐,追忆着由她的谈吐所引起的办事员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后来她还是想到“傲霜雪”并没有白带,她“塞”得顺利“蹦”出的利索也许都和这个“傲霜雪”有关。原来“傲霜雪”就是甘油栓,有了它,才使她没在那个干涩的地方滞住。它怎么也是块红,眼下是红就是块润滑剂。

    由此她又想到,你别以为那张小小的临时户口卡就是一张普通卡片,你也别以为它就只趁半斤花生油;那不是眉眉的什么临时户口证明,那是司猗纹本人的一个“良民证”它的到来才彻底证明了她在响勺的身份,原来她毕竟不是德国老太,她毕竟不是达先生。她为什么非要当他们?德、达二位,你们也去办一张“良民证”我看看。

    司猗纹的回味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她还在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走得东摇西晃:既然那“傲霜雪”是甘油栓,那么谁是干屎蛋儿呢?她一时觉得干屎蛋儿应该是她,因为是她被顺利地“蹦”出来了。可她又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大不敬?那么干屎蛋儿应该是那两位办事员,有了她的“塞”才有了他们的松动;他们松动了那“良民证”才顺利地开出来了,那么干屎蛋儿是他们。可他们并没有被“蹦”出来,于是她必得作出新的假设。那么,她的“良民证”才是干屎蛋儿。她需要从那里“蹦”出来的是这个小纸片式的“良民证”对,小纸片就是干屎蛋儿。她想确切了,走正确了。

    眉眉的户口卡毕竟也给眉眉带来几分愉快,现在她才是一个北京人了。虽然她是临时的,还靠了那个半真半假的红袖章——但她是了。你总不能说婆婆不应该让她变成一个北京人吧。

    路过胡同的公厕时司猗纹和眉眉都拐了进去,她们距离很远地蹲下来。眉眉发现婆婆尿得很间断很散乱,像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尿,又像是精神没有集中在这件事情上,她看见婆婆的眼睛正在四处扫射,目光犀利地扫视着每个犄角旮旯。眉眉很快就办完了自己的事,她先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等婆婆。

    司猗纹是在扫视这间由德国人打扫的厕所。确切点说她不是在扫视,她是在审查、检查。她想,干净是干净,由此也看出了你们这些人在改造中的老实程度。可你们的劳动原来还是为了我们,我,这个揣着“良民证”的人。既是为了我,那么这里就得有我一份自由,在这里给你制造一点麻烦也就不算什么过分。想到这些,刚才她那个本无什么排泄欲望的自己,就生出了比刚才还要复杂的欲望。她带着这欲望,两条腿稍微向一边挪动了一点,只一小点,她感到自己的臀部挪到那个坑儿之外了…

    她走出厕所,捋捋头发,仔细地抻着衣服,和眉眉一起回到家中。

    14

    通常司猗纹的语录本摆在床头柜,后来她突然改放在迎门的饭桌上,并一再嘱咐眉眉不要动。

    这是那次她们从街道办事处回来的事。

    司猗纹的语录是大三十二开本,是语录尚不算热门时庄坦从他的天文馆带回的。司猗纹注意到了它的前途。不久这东西果真成了全社会的热门,版本形式越来越多,烫金的、镀膜的…但司猗纹还是守住了这本老三十二开,虽然这老三十二开连“再版前言”都没有。

    司猗纹守着它是因为用旧了它。它被她翻卷了角,翻毛了边儿,每页都留下了司猗纹的气味。现在她更加热爱它了,因为她知道今后用它的时候会越来越多——从那天起她自信已经被街道作了认证。

    司猗纹对语录的运用不仅限于朗读、背诵、对照检查,或者以它为语言的辅助工具不断在姑爸身上做着实验,她还研究出了这个运用系列的其他方法。比如摆在迎门,那也是一种形式。外人进门一眼看见了它,那也是你的运用。今后这种运用的方式也少不了,既然她已被街道作了认证。

    “院里有人吗?”

    中午,一个陌生的声音传进了院子。

    一个运用语录机会的到来。

    正在午睡的司猗纹从床上一跃而起,以灵活的双腿、灵活的双脚准确无误地找到斜在床前的拖鞋,腿脚率领起全身敏捷地走到迎门桌前。如果以往,她便会捧起语录恭候来人了,但现在她作了权衡之后还是让语录自顾自地摆在那儿。她选择的“摆”并非随意:大中午手捧语录恭候来人未免太造作“摆”倒显得合情合理。拿副花镜和语录摞在一起也大有必要。这时你再看你的迎门饭桌,它已经变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一幅主人时刻都在关心国家大事的图画。

    “院里有人吗?”还是那个声音。

    “有,有人,您请屋里坐吧。”司猗纹不是虚请,是坚持把来人请进屋。

    来人不进屋,也没有进屋的要求,这使司猗纹不得不打起帘子出门迎候来人了。

    一个送煤的。

    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新师傅。老师傅送煤司猗纹都能听出声儿。

    “码哪儿?”他问司猗纹,奓着两只戴手套的手。

    司猗纹给他指了个地方,没作回答就回了屋。她看见就在当屋的眉眉,便努力做出了一个勉强地笑。这笑有点苦,又有点不得不笑。这笑像是自己对自己说:真没趣儿。虽然没趣儿,还得在眉眉跟前显出些对这没趣儿的不在意——这是一个小的闪失。那么这个笑或许能挽回这个没趣儿的闪失,为了挽回这没趣儿的闪失笑得轻松点就更有必要。

    眉眉没有正视婆婆的笑是苦笑还是微笑,笑得轻松还是笑得沉重。她不是有意躲避她是没看见。她看见的是婆婆那由下床开始的一连串动作。她想这一连串动作不该由她看到,就像误读了一篇不该由她去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