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5/6页)
是正正当当的地方,这尼姑真如她外貌一样慈祥,又何须布置这些机关消息? 想到此,不禁暗暗警惕。 那尼姑道:“郭长风在想什么?请坐用茶呀!” 郭长风忙收撮心神,称谢坐下。 那尼姑似乎已看穿他的心思,微笑着道:“也难怪郭大侠好奇,出家人以修心炼气为本,其实不须弄这些机关布置的,只因贫尼天性喜静,寺中人手又少,自从三年前开始施药济众以来,前寺香火一天天增加,侍应的人手越发不够了,不得已,才添了这些设备,以补人手之不足。” 郭伍风轻哦了一声,道:“这虽是情非得已,也全仗师太天纵奇才,才能设想出这种巧妙的东西。” 那尼姑笑道:“区区土木消息,谈什么天纵奇才,贫尼当年未出家前便学会了不少,这种雕虫小技,其实算不了什么。” 郭长风心中微动,忙道:“师大莫非渊源于黄家。” 那尼姑道:“也可以这么说吧,贫尼俗家姓黄,世居关中。” 郭长风脱口道:“难道是巧手鲁班黄承彦黄家?” 那尼姑道:“黄承彦正是先夫。” 郭长风一震,霍地站起身来… 巧手鲁班黄承彦不仅在江湖中赫赫有名,更是武林同道最敬仰的英雄人物。 当年,关中黄家的机关布置,四川唐门的暗器,加上天山石府陈家的神丹,和岭南麦家的宝刀合称“宇内四大绝学” 后来唐门暗器狠毒,渐渐疏于下五门,岭南麦家的炼钢秘法被窃外泄,已成凡技。 接着,天山石府陈家掌门暴毙,神丹秘方失传,徒众也星散了。 关中黄家的遭遇最惨,也最值得人敬佩。 天竺魔教久闻黄家黄承彦巧手之名,为了辟建一座“天魔宫”令十大高手潜来中原,掳去了黄承彦的独生儿子,威逼黄承彦亲往天竺应聘,否则,即杀害其子,使黄门绝后。 黄承彦为这件事苦思了三天三夜,最后决定遣散仆妇,散尽家财,并将历年收有的藏图籍本全部烧了个干净,然后只身赴天竺应聘。 可是当魔教掌教释放了他的独生儿子以后,黄承彦却自断双手,誓死不肯为魔教建宫。 为边件事,激怒了魔教掌敦,不仅黄承彦身遭惨死,更下令全教追杀黄家独生子,企图斩草除根。 中原各门各振,一致联手拯孤抗魔,于矗,演出了六十年前那次惨烈的正邪之战。 据说那一战,魔教几乎全军覆灭,中原各派精英已耗伤几尽,而黄承彦的独生儿子,却下落不明,失了踪影。 有人说他也在混战中丧生,也有人说他已经趁乱脱进,隐姓埋名躲藏了起来… 但绝大多数人,并不过分关切黄家独生子的存忘,却对威武不屈的黄承彦极表敬仰。 如果不是他舍命抗魔,天魔宫建成,魔教根基一固,中原难免遭受茶毒,恐怕早巳沦为魔教天下了。 为此,许多人还替黄承彦建庙奉祀,迄今不绝。 关中黄家的机关之学已绝传,黄家之名,仍然存留在武林同道仰摹之中… 这是几十年以前,那时候,郭长风还没有出生,然而,这些经过,他却已耳熟能详。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眼前这貌仅中年的尼姑;竟会是巧手鲁班黄承彦的妻子。 郭长风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惊讶,这一刹那,内心的敌意几乎一扫而空,剩下的,全是由衷景仰… 大悲师大慈祥地望着他,微笑道:“怎么?郭大挟看我不像黄家的?” 郭长风忙欠身道:“晚辈不敢,只是想不到黄夫人还健在人世。” 大悲轻叹了一口气,道:“能苟延残命活到今天,连贫尼自己也料想不到,何况是你呢!” 郭长风道:“听江湖中传言,当年黄老前辈毁家赴难时,夫人已经…” 大悲点头道:“不错,当时我明知大难无法挽回,曾经投井自尽,谁知那井底另有天地,竟侥幸未死。” 郭长风道:“哦?”大悲道:“后花园那口井,是先夫生前亲自督工所建,井底秘密,连我也不知道,等到我投井未死,发现井中另有天地,并且见到先夫预留的四句偈语,才忍痛活了下来。” 郭长风好奇地道:“敢问那四句偈语是” 大悲缓缓念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分,与其偕亡从泉下,何如劫后共余生。” 郭长风喟然道:“黄老前辈真是用心良苦。” 大悲道:“我本来只求一死,看了那四句偶语,竟是暗示先夫远赴魔宫,未必永无生还之日,求生之念一动,就舍不得再死了…” 苦笑一下,又接着道:“一个人往往在一时急愤悲痛之下,才想到死,等到事过境迁,即使想死,也失去了勇气,后来我虽然深知先夫惨死魔宫的信息,却巳将红尘勘破,宁将此无用之身替天下人做一份有益之事。” 郭长风由衷地道:“夫人不愧是大智大慧,才能从悲恸中解脱出来。” 大悲摇摇头,道:“这句话,我愧不敢当,因此我将法号取名‘大悲’,在此地削了发,六十年来,别的我不敢说,只有一件事,还算差堪自慰。” 郭长风道:“夫人是指收服了毒魔君蓝彤座下二妃的事?” 大悲道:“噢?你也知道了她们的来历?” 郭长风道:“晚辈本来不知道,是在襄阳见到‘三目血蝇’,其后又遭遇瞎姑和麻姑,才联想起来。” 大悲怫然道:“什么?这两个该死的孽障,竟敢又用那歹毒的东西了?” 郭长风忙道:“夫人不须责备她们,当时彼此立于敌对,难免会出此下策。” 大悲道:“我早就吩咐她们不准再豢养那种毒物,想不到两个孽障居然阳奉阴违,回头非狠狠罪她们不可。” 接着,又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唉,这正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自以为已替武林同道做了一件功德,却不料仍然错了。” 郭长风道:“夫人也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