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十八 (第8/10页)

里。永乐元年(1403),郭英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任为营国公,谥号威襄。

    郭英对朋友很忠义,精通史书,统率军队纪律严明,对太祖十分忠诚。又因为宁妃的缘故,他得到的恩宠尤多,这是诸功臣望尘莫及的。

    郭英有子女十二人。郭镇,与永嘉公主成婚。郭铭是辽府典宝。郭镛是中军右都督。女儿九人,二女是辽郢王妃。郭英的孙女为仁宗贵妃,因而郭铭在兄弟中出人头地,郭铭的儿子郭王玄得以继承侯位。宣德年间,郭王玄代理宗人府事职务,他强夺河间老百姓的田地和房屋,又强夺天津屯田一千亩,但上面只处罚了他的家奴,而郭王玄得到了宽恕。英宗初年,永嘉公主请求让她的儿子郭珍继承侯位。郭珍是郭英的亲孙子,他被授予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王玄去世后,郭王玄的儿子郭聪与郭珍争夺继承权,于是停止了他们世袭的权利,授予郭聪同郭珍一样的官职。天顺元年(1457),郭珍的儿子郭昌因得到皇恩而得以继承侯位,但郭聪始终没有争到。郭昌去世后,他的儿子郭良理所当然应该继承父位,但郭聪说郭良不是郭昌的儿子,所以继承之事又被停止。郭良被授予指挥佥事的官职。后因郭良多次请求继父位而被抓进监狱。不久后,郭良被释放并官复原职。后来郭英宗族的人共同请求从郭英的孙子中选一人继承郭英的爵位。朝廷的大臣都说郭良本来就是郭英的亲孙子,继承侯位比较合适,皇上认可。正德初年郭良去世,他的儿子郭勋继承他的职位。

    华云龙,定远人。他在韭山聚众为王。明太祖起兵时,华云龙率兵前来归附。他跟随太祖攻克滁州、和州,担任千夫长职务。随从大军渡长江,攻破采石的水寨和方山的营寨,挥师进军集庆路,生擒元朝大将,俘虏敌军上万人。攻克镇江,华云龙被晋升为总管。攻占广德,激战于旧馆,活捉汤元帅,被晋升为右副元帅。龙江战役,华云龙埋伏在石灰山,通过交战,敌我死伤相当。华云龙跃马大呼冲入敌阵,捣毁了敌人的中坚力量,于是大败了陈友谅的部队,并乘胜收复太平。跟从大军下九江、南昌,分兵几路攻下瑞州、临江、吉安。援助安丰,攻战彭蠡,平定武昌。战功累累,华云龙被晋升为豹韬卫指挥使。他跟随徐达率兵攻取高邮,进而攻克淮安,并受命守卫这里,改任淮安卫指挥使。不久攻打嘉兴,降服了吴将宋兴,围攻平江,驻军于胥门。跟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带兵巡行山东郡县,和徐达在通州会师。进而攻克元朝都城。华云龙被提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总管六卫兵留守,兼任北平行省参知政事。第二年,攻下云州。俘虏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被晋升为都督同知,并兼任燕王左相。

    洪武三年(1370)冬天,论功行赏,华云龙被封为淮安侯,年食禄为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华云龙上书说:“北平的边塞,东边自永平、蓟州,西边到灰岭,隘口有一百二十一个,从东至西有二千二百里。其中王平口到官坐岭,隘口有九个,相距有五百多里。这些位置都十分重要,应该布防军队。紫荆关和芦花山岭尤为要害,适宜设置千户守御所。”他又说:“从前大兵攻克永平后,留下元八翼军士一千六百人屯田,人均支付粮食五斗,所得的还不够支出的,应该并入燕山诸卫,以此补充队伍的cao练。”华云龙的建议都被采纳。华云龙带兵巡边到云州,在牙头袭击元平章僧家奴的营地,他们突入敌人军帐中,活捉了僧家奴,并全部俘虏了敌军。到了上都大石崖,华云龙攻克刘学士诸寨,驴儿国公逃奔漠北。从此少有边患,华云龙因而威名远扬。修建燕国的官邸,增筑北平的城墙,都是华云龙经略和筹划的。

    洪武七年(1374),有人告发华云龙占据元朝丞相脱脱的府邸,越级享用元朝故宫中的文物。于是华云龙被召回,任命何文辉前去取代华云龙。华云龙还没回到京城,就死在途中。他的儿子华中继承父位。李文忠死时,华中在他身边侍候喂药,因而涉嫌被贬而死。二十三年,议论华中为胡党,他的爵位被废除。

    韩政,睢州人。曾经为义兵元帅,他统率军队归附太祖,被授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李济占据濠州,名义上为张士诚守卫,实际上则是在观望。太祖命右相国李善长写信招降,但没有回音。太祖叹息说:“濠州是我的故乡,李济如此这般,我拥有整个国家而无家可归行吗?”于是命令韩政率领指挥顾时用云梯、石炮石四面围攻濠州。李济思量着不能支撑太久,于是就出城投降了。韩政带着李济返回了应天府。太祖十分高兴,命令顾时据守濠州。

    韩政随徐达进攻安丰,扼守城的四门,秘密地在城东龙尾坝挖洞,洞深入城中二十多丈。城墙被破坏,安丰城于是被攻破。元将忻都、竹贞、左君弼都逃跑了。韩政追敌四十多里,活捉忻都。不久竹贞带兵前来援救,双方激战于城南门,竹贞被打败再次逃奔。淮东、淮西全部平定。此后,随大军平吴,又随大军北伐,迫使梁城守将卢斌来降,兵分几路,扼守黄河,断绝山东的援军,于是攻取了益都、济宁、济南,韩政都立下战功。攻克东平,他的功绩尤为突出,担任山东行省平章政事。韩政率大军在临清和大将军会师。韩政受命守卫东昌。攻下大都后,韩政受命分兵守卫广平。韩政宣谕招降了白土诸寨。移守彰德,攻下蚁尖寨。蚁尖位于林虑西北二十里,被元右丞吴庸、王居义、小锁儿所占。大将军北伐时,派将士收复诸山寨,都相继来降,唯独蚁尖依恃险要而攻克不下。兵临城下,吴庸诱杀了王居义和小锁儿向明王朝投降,得士兵万余人。不久韩政调征陕西,回师后守卫河北。

    洪武三年(1370),韩政被封为东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韩政移师镇守山东。没过多久,又再次镇守河北。在此,他招抚流民,使许多老百姓能重cao旧业。跟从左副将军李文忠直捣应昌,到了胪朐河。李文忠继续深入,命令韩政守护辎重。回师后,韩政受命巡视河南、陕西。再次跟从信国公汤和在临清练兵。十一年二月,韩政去世,太祖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追封为郓国公。韩政的儿子韩勋继承父位。二十六年,受蓝玉案株连而被杀,爵位被免除。

    仇成,含山人。最初从军担任万户,多次晋升到秦淮翼副元帅。太祖攻打安庆,敌人困守而不出战。廖永忠、张志雄攻破敌方水寨,仇成从陆路攻敌,于是安庆城陷。当初元左丞余阙守卫安庆,陈友谅的将领赵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