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十八 (第10/10页)
。二十四年七月,胡海病死,终年六十三岁。 张赫,临淮人。江、淮大乱时,他召聚义兵保卫家乡。嘉山缪把头招他前往,张赫拒绝了。当听到太祖起兵的消息时,张赫立即率兵前来归附。授予千户,因功晋升为万户。从太祖渡江,因功担任常春翼元帅,守卫常州。不久,从大军征战鄱阳,进攻武昌。此后,又从大将军徐达讨伐张士诚,围攻平江。各位将领分头驻扎,张赫的部队驻扎在阊门。张士诚多次出兵突袭,都被打败。又跟从大部队攻克庆元,攻下温、台等地。 洪武元年(1368),晋升为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担任本卫同知,复命署都指挥使司事等官职。当时,倭寇在海岛出没,并乘机上岸掠夺,沿海居民深受其害。皇上多次派使者诏谕日本国王,又多次拒绝日本的贡使,但一直没有多大的成效。张赫在海上的时间较久,捕捉倭人不可数计。最后追敌至琉球大洋,与敌交战,活捉敌首领十八人,有数十人被斩首,缴获倭船十余艘,弓刀器械不计其数。皇上嘉奖张赫的战功,命他掌管都指挥印。不久,调至兴化卫。召回,晋升为大都督府佥事。当时辽东漕运艰难,军粮供应往往延期,皇上为此十分忧虑。命张赫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 较长时间后,张赫被赐封为航海侯,给予世袭的凭证。他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年,押运海运达十次,劳苦功高,部队的供给赖此而不缺乏。张赫病逝,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 华高,和州人。和俞通海等人率巢湖水师前来归附。从大军攻克太平,授予总管。又从大军破采石、方山的敌军,挥师下集庆、镇江,晋升为秦淮翼元帅。与邓愈攻战于广德,守兵严阵以待,华高派数骑兵挑战,敌兵坚壁不动。华高派兵猛烈攻击,终于攻下了广德城,得敌兵万人,粮食几千斛。跟随平定常州,晋升为佥行枢密院事。协助俞通海攻破赵普胜的栅江兵营。再次打败陈友谅,援助长兴,攻克武昌,授予湖广行省左丞。统率水师克淮东,收复浙西,晋升为行省平章政事。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广德侯,年食禄六百石。 华高生性胆怯,且无子。请求宿卫。只要有征讨之事,他动辄称病不接受任务。命令他练习水兵,也被他以不习惯为由而推辞掉了。皇上因认为是故旧而宽容了他。当时,诸多勋臣大多都巡边去了,唯独华高不听调遣。后来需修缮广东边海城堡,华高自告奋勇请求前往。皇上说“:你再次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很好。”四年四月,工程竣工,到了琼州,华高去世。最初,有人说他经营私利,所以他的年食禄最少,最终到了贫穷无法安葬的地步。皇上十分怜惜,命令补支禄三百石。因他没有儿子,故只好把诰券葬入他的墓中。封为巢国公,谥号武壮。授予他的侄子华岳为指挥佥事。 张铨,定远人。跟从太祖军攻取太平,平定集庆、镇江、常州、婺州。直捣江州,激战鄱阳湖,攻取鄂渚,收复淮东,平定吴地。累计战功被任命为指挥佥事。跟从大军攻取中原、燕、晋、秦、蜀等地,晋升为都督佥事。兴建齐王府,工程竣工。协助江夏侯周德兴征讨五溪蛮。当时,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的首领作乱,再次协助周德兴讨伐平定。从征云南,从永宁攻克乌撒。后来,张铨再次跟从傅友德平定乌撒和曲靖、普定、龙海、孟定诸蛮。洪武二十三年(1390),赐封为永定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世袭指挥使。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年少时英伟,喜好书剑。元至正初年,为河源县务副使,后调任淡水场管勾,辞官归乡。元末盗寇纷起,何真聚众保卫乡里。十四年(1354),河源县人王成、陈仲玉叛乱,何真告诉了元帅府。元帅受了贿赂,反而抓捕何真。何真逃至坭冈居住,率兵攻打王成,但没攻克。过了一段时间,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守惠州。何真打败黄常,杀死了王仲刚。因功授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卫惠州。海盗邵宗愚攻陷广州,何真率兵打败他,收复了广州,晋升为广东分省参政,不久后又晋升为右丞。赣州熊天瑞率几万水师进攻何真,双方在胥江交战。当时,天下着大雷雨,折断了熊天瑞的舟木啬,熊天瑞大败而逃。广州人依赖何真而得以保全。何真再次攻打王成,杀了陈仲玉,但王成的士兵仍然固守。二十六年,再次围攻王成,募擒拿王成者,奖赏银钞十千。王成的奴仆把他捆起来出降。何真奖赏了银钞,命人准备了汤锅,把王成的奴仆煮了,并告诉众人说:“奴仆背叛主人者就是这种下场。”叛乱者全部降服。当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人劝说何真,要他仿效汉初尉佗割据岭南,但他没有听从。何真多次派人从海道贡方物到朝廷,官位晋升为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1368),太祖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统率水师夺取广东。廖永忠到了福州,写信给何真,于是航海到了潮州,部队到了,何真派都事刘克佐带上军门印章、属地户口和军粮投降。廖永忠把此事报告了朝廷,皇上下诏书褒奖何真说“:我思考古代的豪杰,保境安民,有德待之。像窦融、李责力等人,拥兵据险,角立群雄之中,不是真正的主子不屈服,这是汉唐的名臣,但现在却没有发现。何真联数郡之众,没动用一兵一卒,保境前来归附,就连窦融、李责力也在他之下啊。”廖永忠抵达东莞,何真率部属迎接犒劳,于是奉诏入朝,担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皇上晓谕说:“天下纷争,所谓的豪杰有三种:变乱为治的为上,保民达变知道归附的次之,负隅偷安,至死而不悔的为下。你真诚献地盘,不违背圣上旨意,可以说是识时务者。”何真叩首称谢。何真在官颇具声望,尤其喜爱儒术,读书作文。 此后,转任山东参政,四年受命回到广东,收集旧部。此事完毕后,仍莅位山东。九年,传达官书。 大军征讨云南,命令何真偕同其子兵马指挥何贵前往,规划军饷,设置邮驿。晋升为山西右布政使。再次和何贵率军巡行广东,何贵被任命为镇南卫指挥佥事。不久任命何真为浙江布政使,后又调往湖广。 二十年,再次下达官书,赐封为东莞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同年,何真去世。 儿子何荣即位。与弟弟何贵及尚宝司丞何丞都因受蓝玉党案而死。何真的弟弟何迪怀疑大祸将至,于是作乱,击杀了南海官军三百余人,逃入海岛。广东都司发兵征讨,生擒了他,将其斩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