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七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七十 (第7/8页)

,终年八十五岁。刘瑾被诛杀,恢复文升官衔,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号端肃。

    文升文武双全,擅长应付事变,朝中大事往往由他决断。建功在边镇,国外都知道他,文升尤其注重气节,品行端方不苟,一生走正直之道,虽然遭到诬陷,几起几落,正气终究不减。儿子马璁,以乡贡士等待吏部选拔,文升要其子请求在京城以外任职,文升说:“大臣的儿子都在京为官,哪个应该任地方官?”他去世一年后,大盗赵钅遂等抢劫河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进攻泌阳,放火烧了焦芳的家,用草扎成焦芳像碎裂之。嘉靖初年,加赠文升左柱国、太师。

    刘大夏,字时雍,湖南华容人。父亲刘仁宅由乡试举人任职为瑞昌知县。一千多家流民匿藏在山中,巡逻兵士索取不到财物,就诬告流民谋反,朝官商议增加军队,刘仁宅单人骑马前去招抚,流民争着出山诉说实情,最后停止出兵,刘仁宅被提升为广西副使。

    刘大夏二十岁以乡试第一名中举。天顺八年(1464),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成化初年,翰林院拟请留职,他自己要求出任吏职,于是就任命他为职方主事,又调升郎中,通晓兵事,宫署里的积弊全都革除。他所奏复的大多很合皇帝的旨意,尚书把他当作左右手。汪直好邀边功,安南黎灏被老挝打败,汪直想趁机攻取黎灏。他对宪宗说了,就索取永乐年间讨伐安南的文书。刘大夏藏着不给,并秘密地向尚书余子俊说:“兵祸一开,西南立刻就完了。”子俊醒悟,这事情遂得停止。朝鲜以前入贡都是从鸦鹘关进来,这时要求改从鸭绿江进入。尚书准备答应其请求,大夏说:“鸭绿江的通道,祖宗朝岂有不知的,而从鸦鹘关开道迂回几个大镇,这恐怕另有深意。不能批准。”此请未获明政府同意。宦官阿九的哥哥任京卫经历,因犯罪被大夏处以笞刑。阿九怀恨在心,宪宗听信了其对大夏的诬陷之言,将大夏抓起来下到诏狱,经东厂侦察无所得。赶上怀恩极力相救,被判杖二十而释放。十九年(1485),调升福建右参政,以政绩突出而闻名。大夏听说父亲去世,一宿就动身奔丧。

    弘治二年(1489),大夏服满,调升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安定,大夏前往告诫,事情很顺利地解决了。后山贼起,大夏奉檄文讨伐。他令部下只许活捉,验明为贼才杀,有一半人获得生还。改为左布政使,调往浙江。

    六年(1493)春,黄河在张秋堤防决口,皇帝下诏博选才臣前往治理。吏部尚书王恕等推荐刘大夏,提升大夏为右副都御史前往。到职后,在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又疏通孙家渡和四府营上游,以分水势。从胙城经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筑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水灾得到根治,张秋镇改名为“安平镇”孝宗嘉奖大夏,赐玺书褒奖他,详载《河渠志》。召他为左副都御史,任职户部左侍郎。

    十年(1497)大夏受命兼佥都御史,前往宣府处理兵饷。尚书周经对他说:“塞上有权势家族的子弟以买卖粮食谋取私利,你不要因刚直招祸。”大夏说:“处理天下事,以理不以势,待我到后解决。”当初,塞上必须粟千石方能买入、草万束才得收进。由此宦官、武臣得以cao纵市场,获取厚利。大夏下令有粮草的,草百束、粟十石以上都准许买卖,权势之家想牟利也落了空。不到两个月府仓储积有余,边人蒙受其利。第二年秋,大夏连上三疏称病辞官,归乡后在东山下筑草堂,在堂中读书。过了二年,廷臣纷纷举荐大夏,起任右都御史,统管两广军务。奉旨使者上门,大夏带二僮仆起程。两广人故来思念大夏,得知他即来任职都欢欣鼓舞。大夏到任后,清理吏治,减免官费供应,禁止镇守官私自役使军士,盗贼因此逐渐减少。

    十五年(1502)刘大夏任兵部尚书,屡次推辞不掉才接受。不久,孝宗召见他,孝宗说:“朕数次任用你,你数次称病而去是为什么?”大夏磕头说“:臣年老又有病,看见国家民穷财尽,倘若有所不测,责任在兵部,自己估量力不从心,因此而辞。”孝宗听了沉默不语。南京、凤阳大风将树拔起,河南、湖广发生水灾,京师久雨成灾。大夏奏请凡属非祖宗留下的旧制而危害军民的,一一列举呈上革除。十七年二月,又奏请。孝宗命有关部门呈报所应实行与该革除的事例,有关部门全都按实奏报,时逢廷臣奏陈十六件事,都是对权贵所不利的,因此权贵们极力阻止,孝宗拿不定主意,下廷议再讨论。大夏等说:“事属朝廷外官,全都批准。稍稍涉及权贵,又令讨论核实。臣等很愚蠢,不知为什么?”许久,才得旨“:将传奉官的姓名奏疏上报,幼匠、厨役月每减米三斗;增设宦官、司礼监核实奏告;四卫勇士,御马监将名册报来。其余全照前次所议办理。”织造、斋醮都停办,仅俸禄就节省很大数目,而勇士虚报冒领之弊也大为减少。皇帝的命令一下,举朝欢悦。先前,外戚、近幸都不是以功受爵,而是出于皇帝的私恩,孝宗深知这样于政有害,发奋振作朝纲。因灾异多次出现,又告谕群臣,令各陈朝政的过失。大夏又奏陈数事。

    这年六月大夏第二次奏陈兵政的十害,并且要求辞官回乡。孝宗不答应,要他将各应该革除的弊端更详细地全部奏闻,于是,大夏举出南北军队陆路水路轮流值班运粮的劳苦,以及边军困倦疲惫、边将克扣的情况全都奏报。孝宗于是在便殿召见大夏,问道:“卿先前说天下民穷财尽。祖宗以来征收有常法,为什么现在这样?”大夏回答“:就是说没有按常法征取。如向广西每年取铎木,从广东取香、药,花费以万来计算,其他就可想而知了。”孝宗又问到军队,他回答:“与百姓一样穷。”孝宗说:“居有月粮,出有行粮,什么缘故会穷?”大夏答道:“其帅克扣超过一半,怎会不穷?”孝宗叹息道:“朕执政这久,还不知天下军民贫困,怎样做人君!”于是下诏严禁。当时,孝宗正锐意太平,而以刘健为首辅,马文升以兵部尚书领导六卿,一时正人君子占据各个部门。孝宗察知大夏正直严谨,并且办事熟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