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 (第8/13页)

到平息,评定功劳,进级一等。

    浙江官田赋税沉重,右布政使杨瓒请求将赋税平均分摊于征收赋税数目轻的民田。

    皇上诏令孙原贞监督,田赋因此均平。

    正统三年,请求褒赠御贼死事武臣。

    指挥同知脱纲、王瑛,都指挥食事沈辚、崔源都得到赠恤。

    六月晋升为兵部尚书,镇守如故。

    不久,皇上命他孝察福建众官,于是留下镇守。

    福州、建宁二府,以前有冶炼矿银,因盗寇扰乱停止。

    朝廷议论再开,孙原贞坚持认为不可,于是停止。

    五年冬,孙原贞上疏道:四方屯军,大体因营缮、转输等事妨碍耕作。

    应当挑选精锐充实队伍,其余的都让他们归于农耕。

    如果增加一万人屯田,那么一年就会节省支出仓粮十二万石,并且积储多余粮食六万石,军队吃饭难道会不足吗?如今一年漕运粮食几百万石,在路上的费用不可估量。

    比如浙江军粮兑换运米,一石耗米七斗,人民自己来运,一石加耗八斗,其余计算水路远近加耗。

    这样田地不会增多,而赋敛实际上加倍了,想让人民不穷困,是不可能的事。

    况且如今太仓中没有十几年的积储,如万一遇到水、旱灾害,如何来救济?应该量入为出,裁减吃公饭的官吏和不必要的开支。

    等到仓储丰足,渐渐减少一年漕运的数目,则民困可以解除。

    臣以前在河南做官,考察众逃亡百姓的户籍共二十余万,臣都把他们转移到南阳、唐、邓、襄、樊之间。

    群居谋生,可安保他们不做强盗。

    应趁今年丰收,派亲近的大臣照此实行,督促主管官吏登记为户籍,给他们田产,督促农桑,建立社学、乡约、义仓,使他们注重根本致力于农桑。

    人民生活安定了,慢慢商议赋税徭役,或许可以免除以后的祸患。

    当时役能完全采纳,后来刘千斤之乱,果然如孙原贞所料。

    后来,孙原贞又镇守浙江,英宗恢复帝位,被罢职回家。

    成化十年去世,终年八十七岁。

    原贞所至有劳绩,在浙江尤为著名。

    孙需,字孚吉,成化八年考中进士。

    任常州府推官,疑难案件立刻剖析明白,提升为南京御史。

    弹劾僧人继晓,违背旨意,给予杖刑,出京任四川副使。

    弘治年问,积功升官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这年灾荒,招募民夫筑造汴河堤,堤坝建成挨饿的人也得到救济。

    镇守宦官刘琅贪婪横暴。

    jianian民到刘琅那里去诉讼的,孙需依法律定罪,发遣他们戍守边地。

    刘琅为此向他下跪请求,孙需坚决不听,刘琅恨之入骨。

    大臣的儿子横行乡里,孙需抑制他。

    刘琅和他谋划,改任孙需巡抚陕西。

    不久改抚鄙阳,安顿流民,登记户口几万余户。

    正德元年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四年,就地授予礼部尚书。

    不到两个月,刘瑾憎恶他,追究他巡抚河南时的事情,处罚交粮食运输到边塞,在朝廷上推举孙需任刑部尚书,宫中直接降旨令他辞官回家。

    刘谨被杀,起用他任南京工部尚书,就地改任刑部,再改任吏部。

    十三年,乞求退休离职。

    嘉靖初年去世,谧号清简。

    张宪,字廷式,与孙需同乡,同时中进士,相互替代为尚书。

    曾任浙江右布政使,后来以工部右侍郎督管易州山厂,公家钱财没有丝毫侵吞。

    历任南京礼部尚书。

    刘瑾强迫他辞官。

    刘瑾被杀,起任工部,去世。

    朱鉴,字用明,晋江人。

    童年时割大腿rou治疗父亲的疾病。

    乡试中举,授予蒲圻教论。

    宣德二年,与庐陵知县孔文英等四十三人,因颅佐推荐,召集起来,派往各道考察政治三个月,于是提升为御史。

    巡按湖广,晓谕招降梅花峒贼寇萧启宁等人。

    请求恢复以前的制度,同副使、愈事巡行所管辖的地区,问民疾苦。

    湖湘习俗,男女婚嫁大多超过三十岁。

    朱鉴申明礼制,他们的习俗于是改变。

    三年后被代替回朝。

    至统五年,又巡按广东。

    上奏请求设置钦州守备都指挥。

    奉命甄别囚犯,很多得以平反,招抚逃犯很多人。

    回朝,请求天下按察司增设愈事一人,专管屯田,于是成为固定的制度。

    七年,被推荐提升为山西左参政。

    奏请减少平阳砍柴以供应边防的夫役。

    景帝监国,晋升为布政使。

    不久擢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其辖区。

    进言:“也先jianian诡百端,杀掠不止。

    又藉和亲,遣使者窥伺。

    以送驾为名,企图能够开关接待。

    稍微表示抗拒,他就有借口。

    他的谋略既已深,我们的打算也应长远。

    应暂时废除中贵监军的制度,给总兵以生杀之权,使他们心志不被阻挠,计有所施。

    整顿散漫的士兵,招募勇士,重悬赏赐,鼓励义军,征发勤王兵,数路并进,尽力报仇,或许人驾可还,敌兵自退。

    以前江南寇贼发动叛乱,都以诛王振为名。

    大概事情归于朝廷就会安定,归于宦官则乱。

    以前高皇帝与群臣议事,必摒去左右,恐怕泄露机密。

    乞求皇上堵塞jianian佞之人受宠的门路,凡是军国重要之事,委托任用大臣,必当有益。”景帝嘉赏并且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时瓦剌窥伺塞下,朱鉴日夜为守御谋划。

    景泰元年,敌数万骑兵攻打雁门,都指挥李端击退他们。

    不久侵犯河曲及义井堡,杀害两个指挥,围困忻、代诸州,石亨等不能抵御,长驱直入太原城北,山西大为震恐。

    皇上命朱鉴移兵镇守雁门,而另派都督愈事王良镇守太原。

    援兵逐渐聚集,敌人也疲倦,就引军而去。

    当时山西仍遇兵荒,朱鉴外整饬军备,内安抚灾民,享苦劳累备至。

    二年十月,镇守山西都御史罗通被召回京,命朱鉴兼管其职事。

    第二年,下韶遣大臣巡行天下,贬黜和提升主管官吏。

    礼部侍郎邹干到山西,官吏多被弹劾。

    朱鉴请求召邹干回京,邹干因此竭力弹劾朱鉴徇私包庇,皇帝认可邹干的话。

    这年十月,召朱鉴辅佐院事。

    到京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