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的聚宝盆三 (第2/3页)
们居然砍了二个小时! 终于来到那儿,爬上去,果然是一块岩石,上层已经风化,树木其上扎住了根,大约三四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旁边回复了红泥土。 发现别有洞天,那里地形高,看周围,圆圆尖尖的丘陵一座挨一座,茂盛的森林占据了整个低地,雨林莽莽苍苍,万木争荣,高达七八十米的望天树在雨林中“鹤立鸡群”其他中等树木把剩下的阳光吸收得一干二净。各种喜阴耐潮的灌木和其他草本植物互相攀延。 树木也是非常巨大,很多是几个人、十几个人也抱不过的参天巨树,有的树木高达50米! 再仔细一看,哭笑不得,丘陵尽头是居然是海! 我与向导对视一眼:“就是这里了!” 拿过一个袋子,倒出水泥,动手铺设地标。 … 十天后,我们再来,这回可不是势单力孤而来,而是坐着蒸汽明轮船,突突突地冒着烟,连同安家公司姓苏的华族老板、伙计和土著佣工,足足五十多人,带齐装备、物资而来。 够狠!到得地头一上岸,家伙们立即动手使用“煤油”(一种散发恶臭,使用时有劈啪声的液体)放火烧林。 我是个好孩子,受过正统的教育,知道森林中绝对不可以放火。我说出我的疑惑,他们一迭声地让我放心。 果然,湿度很大的树林,往往烧不了多远,就自动熄灭。 就算好运烧了一会,暴雨轰然而至,可怜的火苗马上熄灭,此时要手动开路,等到太阳晒得差不多了,又去放火。但总的来说,很难烧得起来,需要手动。 一些贵重的树木,长得树形较好的,他们派出人手使用锋利的斧头和大锯去砍伐。 周而复始,虽然道路不长,可是还是花了十天的功夫,才清理完至岩石上的的树木,铺上了一条水泥路,两边是水沟,流入河里。 看上去水泥路不错,可是工头不以为然,说天知道它能挨上多久,雨水多次冲涮,什么都难保。 开始是住在船上,后来就在水泥路上扎下了营地,还做了拒马以防猛兽-----晚上经常有老虎在吼叫,看来我们侵占了它的地盘。每天入夜后,所有的人都要呆在营地里,有人拿着弓箭守夜,四个华族工头,轮流带人值守。 后来老板告诉我,是血的教训得来的经验,开始他们不注意安全,有好些人丢了性命,现在来的华族,安全才大有提高。 这段时间里,我由向导陪着,去观察领地,向导有个重要任务,要帮我画出地形图,同时我们还要四处界定地标,以备官府察验,我们带了五个土著开路,其他的人,则在老板的指挥下猛干。 回到岩石上,看到他们正准备修建房子,现在正在剥地皮,一堆堆动手砍掉的木头整齐地码放着。 老板请我到帐篷,喝起功夫茶,我们谈了起来,他说他是早期到来南洋干陀利的华族,做进出口生意。后来干陀利动乱,他侥幸逃得一命,然后就苦尽甘来,帝国军攻占了干陀利,他得到了数倍的补偿,除了一间大种植园赔给他,又根据宅地,得到了大块的地皮,现在由老婆打理。 华族大举移民,进出口贸易竞争加剧,他看到商机,就成立了安家公司,专门帮助华族安家立业。 现在生意兴隆得很,主要是有银行贷款支持,由于地方资源丰富,不怕新移民还不起,银行放胆贷,移民大胆花,益了大家,个个发财。 象他现在就有四支工程队,同时开工,他一般是看到开始建房后就不跟了。主要问题是劳工缺乏,不能大做。 他亲切地问我:“季玉你是打算做种植园呢?还是休闲用呢?” 我吃了一惊,到来这里难道不是为了土地开发吗? 他解释开来,我才明白。 南洋物产确实丰富!可是开发环境真的很恶劣,森林难以开发,猛兽、毒蛇、洪水、炎热…就连小小的蚂蝗蚊子都非常令人头痛,一些新移民,拿到了宅地,就根据官府要求,建了屋子,然后回城市另找工作----现在经济繁荣,城市大把工等着人来做。那些人,偶然跑去休假,砍上几株树,换点零用钱,然后又回到城市叹世界,日子照样过得很好。 也有些人,干脆委托“土地开发公司”开发自己的土地,订下合同,把土地委托他们,主人只吃分成。(现在生活无忧,极少有人卖地) 大部分的开发,都是依托城市,慢慢推进。 “难道官府不管吗?” 老板呵呵笑道:“官府是仁厚的,我们的总督大人,管该管之事,管百姓的吃喝撒拉,衣食住行。对于经济的运行,只做保障和监督,从不插手。是以商人们和种植园主觉得她年纪轻轻,居然这么有水平!你有所不知,张总督在大伙儿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哩,反倒是大家都怕花总督。” 我下定决心:“我准备在这里开种植园!种植甘蔗,榨糖做朗姆酒!” 他就呈上了建筑图纸,他们要在平整土地后(削平或者垫高),在地势最高处修建一套三层的水泥别墅供主人居住,还有二栋约可容纳七十二个工人居住的二层小楼,楼层顶是平的,不做华族常规的瓦房顶。设置了花坛,一个密闭安全的畜栏和一个仓库,四周使用水泥底和顶、中间是木头间隔的围柱。 老板说应该不用担心南洋猴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