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晋女秦后 (第6/6页)
奔过去,一边扶起怀赢一边呵斥重耳“你,怎么对得起大王对你的一片好意…你…”重耳犹如从梦中姓醒来,满脸皆是后悔。 而这时,脸色急剧苍白的怀赢却突然展开最美丽的笑容,疲惫的双眸掩不住熊熊光芒。她柔声对伯姬道:“母后…别责怪重耳公子…” 重耳与伯姬皆愕然。 难道一掌将她的脑袋击坏了? 怀赢深深地看了重耳一眼,轻闭上眼,旋即睁开,缓缓道:“请母后转告父王,怀赢将以真身下嫁。” 重耳犹如做梦一般,望着怀中玉人。 是的,今天是他人生原则上第一次洞房之夜。 新娘子自然是秦穆公的宝贝五公主。 但,此刻躺在他身边的却是齐瑾,一世之雄齐恒公的女儿。 重耳无声的笑了,他想起了来秦后的奇妙际遇。不仅获得秦穆公的允诺,同时顺手偷走了秦国绝美。 怀赢,真是个让人猜不透的迷,如同她美妙绝伦的躯体,急待他去探索。所有的好事来源于伯姬宴请的那晚。他糊涂或者聪明的在嘴上、手底下彻底羞辱了怀赢,本希望借此让自己断了念头。谁知阴错阳差之下,怀赢竟马上改变主意,不仅要下嫁重耳,而且还非常急切。 想到这里,重耳再次笑得咧开了嘴。他想起秦穆公看他的眼神,就差问他到底给他女儿喝了什么厉害的迷*魂*药,竟让眼高于顶的五公主低首求嫁。 五天后,馆舍中鼓乐喧天,人声嘈杂,热闹得如同街市一般。 秦国朝臣都知道公主非常喜欢重耳,也知道重耳必将回到晋国执位。 这是个向重耳示好,而又不会引起穆公猜忌的唯一机会。 聪明的朝臣纷纷向重耳送上重礼,几令赵衰等人应接不瑕。直到午夜,重耳才脚步微踉地回到新房。 怀赢将侍女遣开,亲自端上水盂,伺候重耳嗽洗。 她的举动使得本以醉意朦胧的重耳猛然惊醒。自觉告诉他,这个女人极其不简单,可能是个最危险也最甜美的尤物,如此示好,真是她的本意吗? “夫君!你害怕了?”怀赢心知肚明发出浅笑,美目流转之下,顾盼生辉,她伸长玉臂做了个懒洋洋的姿势,高挺耸动的胸脯差点让他眼珠子掉出来。 在怀赢的美艳刺激下,他再度回到那个脑筋清楚的姬重耳,管她想干什么,我干自己该干的事。想到这里,他眼睛一转,浑身放松地一屁股坐在香软的大床上,大刺刺地说:“给为夫宽衣。” 怀赢轻应了一声,悄然蹲下为重耳解除衣服的束缚。 重耳心中猛跳数下“怀赢!” 怀赢轻轻道:“夫君可是觉得妾身手脚不甚利落,怀赢不算笨,会学得比别的女人都要好。” 重耳的心沉醉在她如丝的柔眸中,他很难将她与上次那个全身裹在晶莹中的霸道身影相比。 “咳!咳!你变得我不敢相信?是你吗?” “妾身发过誓,终生只会对一个男人好,现在找到了,夫君切记不会丢弃妾身,否则妾只有一死。”怀赢说到这里,轻轻抬头“夫君会吗?” 重耳竭力压制心中的激荡,脱口道:“不会,永世不会。” 即使入睡,她的脸上都挂着一丝不若人注意的微笑。 重耳不是没有过女人,并且他还是花丛中的老手,但是她却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意犹未尽。 正当重耳考虑是不是喊醒她再来一次时,门外传来极轻的敲门声。 重耳身体一震,本来几近涣散的神思立刻拉了回来,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他的确听见了敲门声。 是谁?谁会在新婚之夜来打扰? 重耳疑惑地悄然起身,开门一看。季槐满脸通红地小声道:“恭喜公子…” “槐儿!”重耳顿时觉得对不住她,怎么说,晋之中宫都应该是季槐。 “哦!妾身有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季槐嗫嗫道。 “说。”重耳轻轻抱着她,俯耳道:“我的槐儿说什么为夫都会依从,哪怕…”说到这里,重耳想起了床上的玉人,不过他狠狠地咬着牙齿道:“最多我们再度流狼…” “够了,公子…”两滴激动的泪水顺着季槐的脸颊而下,她轻颤着推开重耳,”季槐从不后悔跟随公子,不管是流狼还是回晋…呃,公子若有时间,是否去看看齐瑾,她好像在收拾东西…” “离开?”重耳愕然问“为什么?” 季槐轻轻敲打了一下他的头,笑道:“这个公子自己明白。齐家meimei跟随公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公子却从未…”说到这里,季槐朝齐瑾的房间努了努嘴,轻声道:“去吧,齐姑娘也是个可怜人,唉!” 按秦国礼法,新出嫁的公主应由丈夫陪同在三日后回拜娘家。如果公主嫁的是一国之君,则次年方可回拜。 重耳还未当上国君,又身在秦国,加上穆公依然疑惑怀赢的诡异改变,因此,重耳要在次日陪同怀赢入宫,以子婿之礼拜谢穆公。 一番小歇之后,重耳陪同怀赢前往秦宫。 秦穆公很是高兴,以父辈身份欣然受礼,然后着伯姬在后宫设宴招待怀赢。他则在大堂上大摆雅乐之席,隆重款待重耳。 穆公完全按国君规格。除了介子推以及季槐三个内眷没来外,其余赵衰、狐射姑、狐偃等人也享受到大臣的待遇,与秦国大臣们分列左右相陪。 秦穆公一心图谋中原,乐舞礼仪也完全仿照中原。 婚姻之国的国君相会,应互相吟唱雅乐之歌致意。 两国国君若是平辈,则先主后客。若辈分有高低,则辈分低的先行吟唱。 好在重耳早已有了准备,在来秦宫的马车上怀赢已教他一首‘洚水’。 此歌巧妙而又婉转地表达了他的意愿,在颂扬秦穆公的同时,亦不至贬低自己。 首先他以歌中流水朝大海之意,歌颂了秦国的强大,并表达将永与秦好的意愿。然后他以姿态雄伟的孤鹰来形容他的逃亡,以及忧愁国乱的仁义之心,暗示他需要秦国父母一般无私的帮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