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旌旗未卷第一节-第五节 (第9/12页)
危急,大将军又不在,长公主也出嫁了,陛下应该及时回京主持大局,不应该这个时候南下…”杨彪停下脚步“你说呢?” “长安形势危急?”筱岚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娇声欢笑“伯父大人开什么玩笑?长安很平静嘛,有什么危机?如今大将军不在,陛下应该义无反顾地挑起中兴大任,率军南下作战。”筱岚亲昵地拍了拍杨彪的手臂“伯父,你放心地回去吧,长安不会有事。” 杨彪心里一松,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长安可就拜托你了。” 筱岚笑着点点头“伯父是天子的老师,回到关西后,可不要忘了天子的学业,如果身体许可,还要经常回来。” 杨彪摇摇头。“我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他转头望向北方,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有生之年,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大将军?” “大将军不会再回来了。”筱岚的眼里突然涌出了泪花“他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 “殿下呢?我还能看到殿下吗?” “也不可能了。”筱岚的泪水滚了下来“当大将军把风云铁骑从大漠调回晋阳,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谁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彪呆立良久,默默地望着天际间的白云。一股莫名的悲哀忽然从心底流出,慢慢浸浴了全身。风云铁骑,只要有风云铁骑,只要有风云铁骑的忠诚和勇猛,天下永远都是大汉的天下。 他缓缓闭上眼睛,一滴老泪悄然坠落。 ** 未央宫,麒麟殿。 徐荣坐在案几后面,左手托着腮帮子,右手放在案几上,食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或快,或慢,没有任何节奏。张燕抱着双臂站在窗边,凝神望着花园内随风摇曳的树枝,一动不动,就象一尊雕塑。筱岚坐在锦席上,周围是一捆捆堆得象小山一样的竹简、绢书、木牍,她饶有兴趣地四下打量着,神色平静,脸上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田畴突然哭了,掩面痛哭“当年袁术对我说,朝廷就是门面,国政就是欺诈,我以为我懂了,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不懂,我一直都不懂。袁术这后面还有一句话,我们都是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们都是小人…”他抡起巴掌,狠狠打在了自己的脸上“无耻,无耻,无耻…” 田畴猛地站起来,一脚踹开房门,悲号而去。 筱岚转头望着田畴的背影,羞愧至极。徐荣没有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食指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张燕慢吞吞走到门边,掩上了房门。 “那就这么办吧。”张燕低声说道“大将军既然把吕布将军调走,显然也是想给我们一个台阶下,希望我们把事情圆满解决了。” “颜良将军呢?”筱岚问道“他会同意吗?” “栖之(杨凤)、黑子(王当)等人都在袁耀手上,子善(颜良)不会不考虑后果。”张燕说道“朝中除了奉先(吕布)坚决要求诛杀叛逆外,其他人都不想血染长安。大将军的意思很明了,我们也没有必要犹豫了。” “大司马的意思呢?”筱岚望着徐荣问道。 徐荣仰天长叹,双手紧紧蒙住了脸“大将军病情加重,都是给我们气的。三万多将士,就这样白白死了,他恨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筱岚苦叹“正因为三万将士的死,提前激化了朝堂上的矛盾,造成长安大乱,迫使大将军不得不把长公主留在晋阳威慑大漠。如此一来,长公主就不得不提前还政。长公主退到了幕后,又做了大将军夫人,实力霎时跃上巅峰,从而迫使朝堂各方不得不互相妥协,以便应对因为大将军的死而导致的各种可怕后果。朝堂各方妥协了,齐心协力拱卫小天子,社稷才能稳定,大汉才能继续走向中兴,这是好事嘛。” “不管怎么说,三万将士都没有白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化解了长安的种种危机,给大汉的中兴奠定了最后一块基石,他们居功至伟。” 张燕笑了,笑得很悲苦,很凄凉“筱岚,算了,算了…”他连连摇手“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你还有什么要求?” “大将军病重,不能理事,必须有人代替大将军主掌兵权。”筱岚正色说道“现在吕布将军走了,杨凤将军败于南阳,有资格代替大将军主掌兵权的只剩下玉石将军、赵云将军和颜良将军三人。过去大将军有意让赵云将军出任大将军一职,所以…” “现在时机不合适,暂时还是等一等。”张燕想了一下,摇摇头“不管让谁出来代替大将军,都会动摇军心。” 筱岚望向徐荣。徐荣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 “兵权的事至关重要,关系社稷安危,怎能耽搁延误?”筱岚郑重说道“大将军不再是个官职,它是大汉的荣耀,是大汉的传奇,大汉从此再也没有大将军这个官职了。” 张燕明白了,徐荣也明白了。 “奏请陛下,拜赵云将军为骠骑大将军,领大将军事。”徐荣仰天悲叹“再奏陛下,本朝不再设置大将军官职,大将军是个人,是我大汉的英雄。” ** 十月上,关中,杜陵。 崔安把绢书递到烛火上烧了“诸位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袁耀、黄猗、陆勉、子率、郑宝、刘询、郭援等人尚未从极度的震惊中醒悟过来,一个个呆若木鸡。 “袁耀大人虽然名义上被你们挟持着,但长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崔安笑道“不过没关系,谁都没有证据证明袁耀大人参予了叛乱,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他的安全。另外,你们的家眷也很安全。丞相大人修改了刑律,废除了连坐,即使犯了重罪十条,也不会连坐,因此你们的家人也不会有事,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南下,和我一起投靠襄阳。” “你也去?”黄猗惊讶地问道。 “当然…”崔安大笑“我公然反叛,就是想让你们放心,如果朝廷诛杀你们的家人,那么我的兄长崔琰、崔林也跑不掉,是不是?” “我和徐庶、石韬是挚交,有我这层关系,再加上你们在南阳大战中给予荆州人的帮助,襄阳一定会收留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有机会夺取南阳和襄阳,将功折罪,将来我们还是大汉的功臣,我们还能像过去一样享受荣华富贵,是不是?” 郑宝恨恨地骂了一句“一帮无耻的小人,老子如果还能回长安,一定杀了他们。” “那是将来的事了…”崔安笑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立即撤退,撤出关中,出武关,投奔襄阳。”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二章旌旗未卷第五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