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 (第7/26页)

   鲜于辅笑道:“石头倒是有,一百多里外的军都山上有的是,但你怎么砸?一块上百斤的大石举起来已经不容易了,更不要说砸到护城河那边的墙。你别开玩笑了。”

    李弘回头对义从笑道:“到战车营把张大人和尹大人叫来,快一点。”

    鲜于辅疑惑不解地望着李弘,问道:“子民,你真有办法?”

    李弘笑而不语。

    张郃和尹思打马如飞而来。

    “仲志,那抛石车你还在做吗?”

    尹思奇怪地看着李弘说道:“大人不是不同意做吗?大人不给钱,我拿什么做?”

    李弘笑笑,指着城墙说道:“你做个最大的抛石车,能砸开这道城墙吗?”

    尹思连连摇头:“大人不要说笑话。这城墙至少有三丈宽,不要说砸了,就是一块一块拆,几百人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扒开一小截。”

    “如果两步宽呢?”

    “两步宽?”尹思比划了一下,说道“如果在正面用百斤以上的巨石连续砸,倒是有可能。”

    “那好。”李弘郑重地说道“我给你钱,给你人,你用最快的速度给我做一台最大的抛石车。”

    尹思看看李弘,惊喜地说道:“大人真要做?”

    “对。”李弘笑道“这道城墙恰恰只有两步宽,如果你把他砸开,夺下蓟城后我给你记首功劳。”

    张郃和尹思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大人,你怎么知道?”

    李弘指指鲜于辅,笑道:“鲜于大人过去是幽州府的从事,他在蓟城待了好几年,对这事一清二楚。仲志,你做一台抛石车,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一个月。”

    李弘脸色一变,说道:“不行,最多半个月。”

    尹思一脸绝望地喊道:“大人,那怎么可能?我和工匠们就是不睡觉也做不出来啊。”

    “那你就不要做了,这事算我没说。”李弘威胁道。

    尹思急得摊开双手叫道:“大人,你总要讲讲道理吧…”

    李弘不理他,打马走了。

    “鲜于大人,你帮我求求情,这时间实在不够啊…”尹思望着鲜于辅可怜巴巴地说道。

    鲜于辅笑道:“仲志,你先做,半个月后再说,好不好?”

    张郃和尹思两人闻言大喜,打马急驰而去。鲜于辅追上李弘,问了一下抛石车的事,听李弘一解释,他才想起是有这么一笔钱给了兵曹营田重,只是他不知道这钱是用来做抛石车的。

    “羽行,如果田强很强硬,坚决不投降,那就算了,半个月后,我叫他死得难看。”

    **

    四月下,长城要塞。

    护匈奴中郎将麴义带着大军断后,掩护单于庭人马南撤。不久,他们遇上了日逐王去卑和右大都尉铁烨。两支人马会合后,为是否攻打美稷争得面红耳赤。

    于夫罗和铁烨当然是极力主张打回去,夺回美稷城,但麴义坚决不干。麴义说,我的两万人只带了打仗用的粮草武器,其余辎重全部丢在了度辽大营。右贤王带着单于庭大军和部分王室贵族以及大量族众仓惶撤退,基本上什么都没带,顶多也就是一些财宝外加驮东西的马车牛车而已。而日逐王和大都尉仓促北上,士卒们除了干粮武器连一头当口粮的牲畜都没带,他们本来是指望到了美稷就有补充的。就这样的军队,跑回去和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作战,打什么打?叛军拖上五天不应战,我们就要饿肚子往回逃了。

    于夫罗和去卑说,打到美稷就有牲畜,就有吃的,你不愿意打,一定是不想受到损失。

    麴义很生气,说我要是担心受损,我早就扔下单于庭跑了,还陪着你们在这里说些废话。现在叛军杀了大单于,攻占了美稷,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攻击势头一定强劲,如果要交战,我们的受损必然较大。单于庭和左部落就这么点人,打死一个少一个,等你们基本上打完了,你们这大单于的位子坐得下去吗?哪个部落服气啊?没有实力你在匈奴混什么?就算你们有我朝皇帝陛下的支持,也撑不了几天,谁做大单于谁就要死,活不长的。何况,你们没了实力,我朝皇帝陛下看你们镇不住匈奴各部族,也不会支持你们的,陛下一定会转而支持须卜骨都侯。

    铁烨马上说,大人说这话的意思最明白不过了,你就是不想打,就是想回去等等看你们的皇帝陛下怎么说,是不是还承认我们这个大单于。如果你们的皇帝陛下转而支持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大人大概还要杀我们,说我们是叛逆了吧?

    麴义气得血都吐出来了。这帮不知好歹的蛮胡,自己尽心帮他们,他们竟然怀疑自己没安好心。不过话说回来,他的确存有这个念头。承认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可以迅速稳定匈奴的乱局,但可怕的是,这事一旦传到左贤王的耳朵里,他立马就会造反,那将军大人的北征军就乱成一锅粥了。所以他先要稳一稳,和徐荣迅速取得联系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再探听一下朝廷的口风。如果各方一致支持左贤王呼楼兰继任大单于,他再出兵攻击也不迟。何况,现在粮草牲畜不足,匈奴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迷,的确不是反攻的最佳时机。

    麴义强忍怒火,把匈奴局势、北疆局势、双方实力优劣等各类事情一一搬了出来,左右分析,嘴皮子都说干了,但三人依旧固执己见,执意要进攻。须卜骨都侯杀了大单于,杀了他们的亲人,这仇岂能不报?

    麴义说,匈奴叛军除了屠各族,右部落各族,其他部族不一定是真心反叛。他们也许在观望,看看大汉国的皇帝最后到底支持谁做大单于。如果须卜骨都侯得不到大汉国皇帝的承认,一直都是大汉国的叛逆,他们也许会再次投到单于庭来。谁想被牵连?被灭族啊?所以再等一段时间,等匈奴叛军内部自己分裂了,内讧了,我们再攻击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不就是事半功倍嘛。

    这句话总算把三人说动了,大家随即一起回到了长城要塞。

    为了安置匈奴单于庭和左部落的几万族众,麴义又连夜急书徐荣,同时上书天子,要求把匈奴族众暂时迁入长城以内,黄河两岸的上郡,西河郡部分水草丰茂之地。如果留在长城以北,这些匈奴老弱妇孺极有可能遭到匈奴叛军灭绝性的屠杀。

    这时狂风沙、鹿贤等人带着武骑营也赶到了长城要塞。五万大军分布在平定、白土一线,屡决击退了叛军的进攻,但谁都不敢北上追击。麴义有命令,谁要是私自领军北上攻击匈奴叛军,他就砍了谁的脑袋。

    同一时间,粮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