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第十节 (第3/11页)
相征伐,仇恨世代相传,我这种做法肯定很难得到大部分人的响应,所以,我也不打算和你们商量了。” 李弘看看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件事,我说了算,将来这大漠上到底是四头羊还是四头狼,谁都不知道,所以现在不要考虑将来的事,先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我们要做的事只有两件,一是彻底解决鲜卑人对我们的威胁,二是彻底解决并州灾民的肚子。这两件事做好了,北疆就稳了,而大汉国的半壁江山至少可保二十年的平安。今日一战如果能换回北疆二十年的平安,什么事不能干?我什么事都愿意干,没有人可以阻止我。” “大人,我能说说吗?”田豫小声问道。 李弘笑道:“当然可以,你说说。” “大人,汉北郡应该建,胡人迁回大漠也是好事,这里面的好处大人都已经说了,但有件事大人不知可曾考虑过,大漠胡人多了,牲畜也就多了,一场大雪灾就能让大漠里的牲畜死去大半,那这些胡人的生存怎么办?胡人为什么入侵,有一半原因是因为要生存。”田豫神色凝重地说道“大人要想保证北疆胡人二十年不叛,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仅靠十万汉军铁骑根本保证不了北疆的二十年平安。由此就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并州能养活多少人?”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一章鹿死谁手第七节 李弘眉头微皱,喟然叹道:“并州如果风调雨顺,最多也只能养活两百万人口。赵岐赵大人数次警告过我,叫我适当封锁关隘以便控制入晋避难的灾民人数,但我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灾民为什么要到并州来?是因为并州可以给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我怎能击碎灾民的这最后一点希望?我不能阻止他们入晋。今年,我们北上出塞收复边郡,我们翻越阴山远征大漠,就是为了给并州灾民争取这份生存的希望。” “但并州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这是事实。”田豫说道“过去并州只有不足一百万的人口,从大人到并州安置太行山百万流民屯田开始到现在,并州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激增到了三百多万人口。如果加上即将筹建的汉北郡胡族,并州人口大约在四百万左右,并州无力养活这些人。” “大人的解决办法是安置灾民在长城南北屯田,而且大人为了确保屯田成功,为了北疆的稳定,不惜远征大漠开疆拓土,在阴山以北筹建汉北郡,用北迁胡人的办法来增加边郡的安置能力。”田豫说道“大人在长城南北屯田,在大漠建汉北郡北迁胡人,都是稳定北疆的长久之计,前朝大秦始皇帝,本朝武皇帝在北疆都曾实行过同样的戍边屯田之策,但结果怎样大人应该很清楚。为什么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田豫轻叹一声,继续说道:“随着北疆的休养生息,随着胡人实力的再度恢复,胡人就会入侵。但胡人入侵不是北疆屯田失败的主要原因,北疆屯田失败和胡人入侵的原因基本相似,就是因为北疆的贫瘠,百姓生活的极度贫困。因为生活的极度贫困,再加上胡人的频繁入侵,屯田的百姓随即抛弃家园,成群结队地南迁而去。今天,我们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北疆贫瘠是地域原因,与生俱来,尤其是长城以北的边郡。这里一亩地的产出和中原相比差距甚大。土地的贫瘠,当地官府的盘剥,胡人的入侵是造成百姓极度贫困的三个主要原因。”田豫说道“大人今天可以解决赋税和入侵问题,却无力解决土地的贫瘠问题。所以,以今天的并州现状,我们最多只能维持两百万到两百五十万人的生存。虽然大人在并州力推农工商并重之策几年后赋税会有一定的增长,但考虑到屯田所需和安抚胡人所需,北疆要想维持一个很长时间的稳定之局,需要大量持续的钱财支持,需要立即向冀州回迁人口。” 田豫郑重地看着李弘,低声说道:“否则,大人的所有努力,都将在瞬间崩溃。” 大帐内沉寂无声。 李弘和众将忧虑重重,心里的喜悦和兴奋霎时无影无踪。 “国让,你能说仔细一点吗?”李弘问道。 田豫沉吟良久,缓缓说道“北疆要保持长时间的稳定,需要更多的钱财和土地,但这两样东西并州现在都没有。” “我记得大汉国赋税收入最好的一年有六十亿钱进了国库。那一年,冀州赋税是十二亿钱,占整个大汉国赋税收入的两成。并州虽然也上缴了国库两亿钱,但随后却从国库里又要走了三亿钱以赈济边郡,修缮要塞和安抚塞外的胡族。在黄巾军没有暴乱之前,大汉国一年的赋税大约在三十亿钱左右,冀州上缴数目在六到八亿钱,并州和幽州一样,根本就没有赋税上缴,每年都要靠朝廷从京畿数郡调拨两亿钱用以赈济郡县。” “现在,朝廷为了稳定北疆,给了大人北疆十五郡的军政大权,免了十五郡的十年赋税。但我们算来算去,这十五个郡除了河东、太原、上党、常山和中山国以外,其他十个郡在未来的十年内根本不会有赋税收入。相反,我们还要投入大量的钱财予以贴补。尤其是北地、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代郡和上谷八个边郡,如果加上大人即将筹建的汉北郡,就是九个郡。目前,河东五个郡一年的赋税最多只有两亿钱,远远不能满足边塞九郡的需要。” “当年武皇帝在北疆建六十万边军,迁百万灾民屯田、畜养百万匹战马,每年要从国库调拨几十亿钱财予以支持。但现在大汉国没有这个国力,天子和朝廷更不会从国库调拨一个钱给北疆,所以,我们必须另想他策。” “我们不是还有河东和并州的盐铁之利吗?”玉石问道。 “盐铁之利要维持屯田和戍边,还要偿还巨额贷资,不要说十年,就是二十年后,我们也无法正常调用。”田豫苦笑道“除非那些巨商富贾都死了,连他们的后人都死了。” 玉石愣了一下,又说道:“陛下给北疆调拨了一百五十亿钱,除了河套屯田和戍边外,我们肯定还能留一点,支撑十年应该够了。十年后,这些麻烦事都是陛下和朝廷的了。” 田豫摇摇头,叹了口气。站在田豫旁边的田畴说道:“玉大人,那些钱支撑不了十年。我们希望朝廷给粮食,给物资,但朝廷却给我们送来了整车的钱帛绢缯。为什么?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