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第十五节 (第10/14页)
朝堂的抨击。 七月上,和谈出现了重大问题,在藩国应该保留多少军队一事上,双方分歧严重。 蔡瑁、程昱、张松、吕范等人随即建议,军队可以减,但要增加各藩国封邑,赐予封邑上的全部军政权。 在这之前,朝廷曾答应保留襄阳朝廷上诸如曹cao等大臣的爵位,爵位可以世袭,不过封邑不多,而且也没有封地上的军政权。长安朝廷的这种让步,正是曹cao等人派使者到长安参加和谈的主要原因。现在他们改主意了,以保留全部军队为要挟,逼迫朝廷答应给封邑,并要求得到封邑上的全部军政权。 七月中,长公主和丞相等大臣仔细商议后,认为可以接受襄阳的要求,但各藩国只能保留很少的军队,朝廷将派驻一定数量的军队进驻各藩国。 襄阳方面认为藩国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军队,但坚决反对朝廷在藩国驻军。 这件事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了军中各部。各地驻军将领纷纷上书,反对朝廷的议和方案,并弹劾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等大臣,认为他们祸乱社稷,要他们立即滚出朝堂。 杨修把这件事告诉了小天子。经过杨修一系列精辟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断,最后和谈演变成了一场由襄阳叛逆和朝中jianian佞们精心策划的,旨在诛杀长公主和大将军,废黜小天子,最终拥立襄阳天子和朝廷,夺取小天子江山社稷的大阴谋。 小天子瞪大了眼睛,极度惊恐。杨修看到小天子似乎吓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故作神秘地补充了一句“陛下,从袁绍、曹cao等叛逆拥立襄阳天子开始,他们就四下造谣,诬蔑陛下不是先帝所出,是大将军从大漠上捡来的一个小蛮子。陛下请想想,如果和谈成功了,刘表、曹cao这些叛逆们到了长安,他们和朝中jianian佞们里应外合,长公主和陛下的性命…”杨修一脸杀气,挥动手臂做了个砍脑袋的姿势。 “大将军呢?大将军在哪?朕要大将军…”小天子吓哭了。 杨修乐得嘴都龇歪了,他强忍着狂笑的冲动,压低嗓子说道:“陛下,长公主上了jianian佞们的当,早就把大将军赶到大漠上去了,她现在甚至怀疑陛下是大将军从大漠上捡来的小蛮子。陛下,你想想,最近一段时间长公主对你怎么样?不是打就是骂,要不然就是逼着你抄书,哪把陛下当作大汉天子了?” 小天子吓得号啕大哭“朕要去大漠找大将军,你快带朕走…” “大将军早就安排好了,他怎么会丢下陛下不管?”杨修看到小天子吓哭了,很是不好意思,赶忙把他搂到怀里,三两下替他擦去眼泪,凑到他耳边说道“陛下,大将军给你安排了八位老师,其中就有光禄勋张燕大人,有龙骧大将军赵云大人,他们手里都有军队,可以保护陛下啊。不过现在赵云大人也给jianian佞们骗了,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所以陛下赶快去找张燕大人,他一定能救你。” 小天子一听,胆气稍大了一点“爱卿快去找朕的老师来,请他来救朕。” “好,好,我想个办法,让他尽快来救陛下。”杨修高兴地连声答应。 小天子非常担心长公主的安全,虽然最近长公主对他严厉了一点,但小孩子一转眼就忘记了,只记得姑姑对他的好。晚上长公主来看他功课,小天子偎在长公主的怀里,很严肃地对长公主说:“姑姑,你身边有坏人,他们要杀姑姑和朕。” 长公主心里一惊,和颜悦色地问道:“谁告诉你的?” “杨大人。”小天子神秘兮兮地说道“朕已经向老师求救了,过两天老师就来救我,到时姑姑和朕一起去大漠上找大将军,让大将军把所有的坏人统统杀了。” 长公主笑起来“如果有坏人要杀姑姑,陛下怎么办?” “朕会保护姑姑。”小天子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朕在,天下就没人能伤害姑姑。” 长公主紧紧搂住小天子,眼泪霎时润湿了眼眶“姑姑也一样,如果有人敢伤害陛下,姑姑就把他撕成碎片。” “姑姑,我能问你一件事吗?” “当然行了。” “朕是大将军在大漠上捡来的一个小蛮子吗?” “这是谁说的?”长公主勃然大怒。 小天子偎在长公主的怀里,不知道长公主此刻已经杏眼圆睁,怒不可遏了。 “杨大人说,是襄阳叛逆们说的。” “不是的,你不是大将军捡来的孩子,你是大汉皇帝之子。你出生的时候,第一个抱你的就是姑姑,姑姑看着你长大,怎么会错呢?” “哦…”小天子吁了一口气“那应该不会错了。” 小天子睡熟之后,长公主退出宣德殿,急召虎贲中郎将解悟。 “日夜保护天子。没有我的命令,天子不准出宫,大臣们也不许觐见天子。” 解悟看到长公主脸色冷峻,很是惶恐不安,急忙躬身答应。 “叫杨修来见我。” “杨大人已经出宫了。” “这个混蛋…”长公主怒声骂道“传旨,以后不许他接近天子,否则我把他那张嘴缝起来。” 解悟茫然不解。看样子杨修得罪了长公主,怪不得黄昏的时候,他跑得比兔子还快,转眼就看不到人了。 七月下,襄阳方面传来消息,答应长安朝廷的要求,同意削减军队,同意朝廷大军驻守藩国,但天子和朝廷必须先立藩,先分封,然后再废黜襄阳天子。 长安看到了统一的曙光,天下稳定的日子近在咫尺,社稷振兴已经不是梦想,马上将成为现实了。 长公主和丞相蔡邕等一帮大臣极为兴奋,迅速加快了具体议和方案的商讨,并开始筹划立藩一事。 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等大臣却忧心忡忡,他们警告长公主和丞相蔡邕,为了防止襄阳出尔反尔,对朝廷造成冲击,最好是先废黜襄阳天子。但丞相蔡邕却认为此刻襄阳的天子和朝廷已经不重要了,立藩和废黜的先后顺序对大局没有任何影响。 军中反对议和,反对立藩的奏章越来越多,长公主不为所动。 自从大将军离开长安后,长公主数次巡视南、北两军,频繁召见军中将领,尤其是北军统帅赵云和南军统帅吕布,更是成了栎阳宫的常客。 过去,大将军曾郑重告诫军中诸将,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支持长公主,忠诚长公主。此次大司马徐荣也告诫诸将,不要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