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第十九节-第二十八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节-第二十八节 (第2/24页)

让笑道:“太傅大人放心,从明天开始,小皇子就和天子吃则同案,睡则同床,绝对不会发生意外。”

    “还有一件事。”袁隗说道“先帝临终前,是不是把去年大臣们写的上策交给了你们?”

    赵忠嘿嘿一笑“太傅大人突然说这事干什么?”

    “你说我要干什么?”袁隗不客气地说道“立即把它烧了,这样才能保住渤海王。”

    “是吗?”赵忠看看张让和郭胜等人,好整以暇地笑道“太傅大人,这好象不是保住渤海王,而是保住你们自己吧?”

    “你白痴啊。”刘弘指着赵忠骂道“我们上策的事这朝廷上下谁人不知?大将军要借口对付我们,何须要看到上策内容?这几十封上策的意思都是同意先帝废嫡立庶。废什么嫡?立什么庶?只要渤海王在,这上策对我们就有名义上的约束力,这对大将军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渤海王在,这皇统之争就没有结束,你知道吗?”

    赵忠毫不示弱,一脸鄙夷地望着刘弘说道:“我当然知道,我看你才是白痴。没有军队,没有实力,大将军迟早都要把我们一锅端了。想想大将军梁翼,想想他是怎么独霸权柄祸乱天下的,你以为他会在乎这几十封上策?真是笑话。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如果大将军独霸权柄,不要说渤海王,就是当今天子也是朝夕不保。”

    “是辅佐一个即将成年的天子好,还是辅佐一个呀呀学语的天子好?相信你们比我更清楚吧?”因为激动,赵忠脸上的肥rou不停地哆嗦着,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冷森。

    大殿内寂静无声。

    卢植沉吟良久,看看几个中常侍,平静地说道:“还是烧了吧,洛阳短期内不能再出意外了。渤海王一旦出事,你们知道后果。现在我们谁都不知道先帝给征北大将军的那道圣旨里写了什么,不过这道圣旨十有**是托孤遗诏。先帝十分喜爱和信任征北大将军,以征北大将军的为人和禀性,他定会不负先帝之托,率军南下。那时,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

    “你什么意思?你想威胁我们?”郭胜气愤地说道“难道我们没办法解决那个屠夫吗?过了今天,我们要他好看。”

    “你们即使解决了那个屠夫又如何?”丁宫一脸讥色,慢悠悠地说道“先帝极其喜爱公主,但他却在临终前把公主遣送出京,还让刘和亲自护送公主北上,你们不觉得这事十分反常吗?先帝为什么不在临终前遣送小皇子出京?先帝为什么要把小皇子放在洛阳这个险地?我们不能不考虑到公主可能带有先帝遗诏。北疆大战一旦结束,公主可能持天子遗诏同时征调太尉刘虞和征北大将军南下。太尉为人忠厚谦恭,但征北大将军呢?他如果到京,岂肯放过你们?”

    赵忠和张让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说来说去,你们不就是担心征北大将军南下进京吗?你们的目的无非是想利用渤海王牵制征北大将军,再以征北大将军威胁何进。等到洛阳局势稳定后,你们再联何进杀我们,然后再以皇甫嵩之力进京诛杀何进,是不是?”张让笑道“你们这点狗屁计策不但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就是何进也是一清二楚,否则他为什么急不可耐地诛杀蹇硕、骠骑将军董重,还有董太后和渤海王?他的目的就是绝了你们这个念头,你们没有皇统可选,只能乖乖地跟在他后面混。”

    袁隗四人一言不发,面无表情,但眼里的嘲弄之色却愈发明显。

    中官们看到袁隗四人神情不善,心里顿时不安起来,难道他们还有隐秘之计?

    “好。”赵忠忽然说道“好,就依了你们,但我们有个条件。”

    袁隗双眼半眯着,盯着赵忠脸上有节奏起伏的白rou,慢慢说道:“是不是并州牧董卓找到了你?”

    赵忠笑脸一僵。张让眼里顿时闪过怒色,冷冷地问道:“难道他又给太傅大人送了重礼?”

    袁隗不置可否,没有说话。赵忠一掌拍到案几上,怒声骂道:“无耻小人。”

    旁边的卢植说道:“董卓要杀,留不得。皇甫大人来书说,西凉已经几次闹事了,据查背后都是董卓在指使。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几个人自从董卓走后,更是频繁和韩遂马腾等叛军首领联系。皇甫大人担心大军发生叛乱,只好率部退回到扶风郡。这次我们安排滞留河东的两万北军急速返回西凉,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其次才是为了防备何进趁机把北军征调进京。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实在留不得,一旦手握兵权迟早都要祸害一方。”

    “你们是不是想把两万西凉兵征调到河东威胁何进?”袁隗慢条斯理地问道。

    张让点头道:“此人目前还有用。先帝过去打算把他放到并州抗衡征北大将军,但他一拖再拖执意不进并州,结果让征北大将军至今还控制着长城以南的并州郡县。晋阳在征北大将军手上,对我们威胁太大,这也是我们今天无法阻止他南下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打算把两万西凉兵给他,让他立即进入并州,同时也能威胁何进。”

    袁隗微微颔首,捋须说道:“好,我即刻以尚书台的名义上奏天子,你们说服何太后盖上玺印即可。”

    马车行驶在通往尚书台的复道上,车上的四位大汉国重臣各自想着心事,谁都没有说话。

    “明天,大将军知道董卓将领两万西凉兵入并后,他该做何反应?”丁宫忽然问道。

    “他知道我们已经和jianian阉联手,必将招兵入京。”卢植苦笑道“何进终归不是一个屠夫,他一直深藏不露,有头脑啊。现在就看北疆大战何时结束了,只要北疆战事结束,洛阳即刻会乱。”

    “大将军?谁会想到先帝归天后,他会不顾一切祸乱洛阳要独霸权柄?”袁隗叹道“jianian阉们其实还是很有眼光的,自从大将军窦武被杀后,他们随即杀了董宠,坚决不再设大将军一职。结果十几年来他们虽然和我们斗得你死我活,但对大汉国的危害远远没到今天这种地步。说起来,这个外戚大将军之祸的确要远远大于jianian阉之祸,大将军手上有军队,有兵权,一旦祸害国家,会直接动摇大汉社稷。”

    “两万西凉兵很快就会到河东,你们说,董卓会北上入晋吗?”刘弘忧心忡忡地问道“如果他继续拒绝北上,我们将如何控制他?”

    “董卓不会北上入晋的。”卢植说道“首先董卓自己就不愿意入晋。现在并州流民多如牛毛危机四伏,屯田正处于步履维艰的阶段,而李弘的十几万大军就在长城外,你说他怎么会入晋?其次征北大将军也不会让他入晋。你们还记得征北大军出发前,并州发生的流民暴乱吗?那都是假的,是张燕组织流民故意聚众闹事,目的就是阻止董卓入晋。我说过,征北大将军是大汉国最大的祸患,这几年他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