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 (第8/18页)
“还会保佑你生个儿子。”温文娴静的都亭侯夫人凑在长公主耳边,低声笑道“不要让你母后失望哦。” 长公主脸一红,羞涩轻笑。 李弘下了马车,在张燕、吕布等人的簇拥下走向别府。 围观的人群看到李弘,激动地连身叫喊“大将军…豹子…大将军…”许多人竭力想冲破风云悍卒的阻挡看得更清楚一点,场面有些混乱。 伏完匆匆迎出府门,许劭、王剪等人跟在后面。 谒者高呼:“跪…” 李弘撩衣欲跪,伏完大惊,急忙伸手阻拦“大将军,免了,免了…” “今天大将军迎娶殿下,你是殿下的长辈,理所当然应当受礼。”许劭拦住了伏完,笑着说道“礼不可乱,更不可废。” 伏完根本不听,一把拉住了李弘的手,就是不让他跪。郭蕴、令狐邵、王剪等人也连连相劝“这么多人当面,你怎能因私而废礼?”伏完无奈,只好放手。 李弘跪下,行大礼。伏完受礼,将其迎进府内。 弘农王妃站在大堂外相迎。弘农王是长公主的兄长,自古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婚礼上很多应该由女方母亲行使的礼仪就由这位长嫂相代了。按礼男方要跪拜,但情况特殊,主持礼仪的谒者张着嘴,不敢喊了。 许劭狠狠瞪了那位面红耳赤的谒者一眼,自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跪…” 李弘撩衣就跪。弘农王妃吓得魂飞天外,忙不迭地伸手去拉,忽然她又意识到大庭广众之下拉扯大将军太失礼,急忙曲腿下跪,但手臂被丞相夫人筱岚给拽住了,跪不下去。 “王妃是长公主的长嫂,此礼受得。”许劭冲着惊惶不安的弘农王妃躬身说道“请王妃受礼。” 李玮、张燕、吕布等大臣齐齐躬身“请王妃受礼。” 弘农王妃战战兢兢地受了一礼,指着东房说道:“殿下就在东厢,请大将军亲迎。” 李玮扶起李弘,把他往东房方向推了一把“大将军,你去接新娘子,可不要耽误太久啊…”“如果新娘子不愿跟你走,你吼一嗓子,我们帮你去抢。”卫峻指指站在身后的燕无畏和柯比熊,大笑道“抢亲这事我们几个最拿手。” 众人哄堂大笑。 “大将军,你跟我来…”征西大将军大人王芙伸手相请,李弘笑着冲着众人拱拱手,相随而去。 伏完、弘农王妃请众人到大堂坐下,略进酒食。燕无畏看到柯比熊要拿筷子,急忙拍了他一下,连连摇头“喝点酒就行了,不要吃菜,我们马上就走。” “马上就走?”柯比熊惊讶地嘀咕了一声,望着食案上精美的菜肴不禁吞了一口口水“这多可惜。” 长公主穿着由锦绮罗縠缯做的十二采重缘袍,雍容华贵,面南而立。九排侍女站在她身前,各自拿着一把彩色纱扇交汇而立,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她的脸。 蔡琰和都亭侯夫人站在门口迎接大将军。 “大将军,请为新娘却扇。”蔡琰指了指长公主面前的纱扇,笑着说道“你要看仔细了,不要认错了新娘。” 李弘微微一笑,走到侍女面前刚要抬手推开第一重纱扇,筱岚的声音就从背后传了过来。“不行,不行,不能让大将军轻轻松松带走新娘,这太容易了。我们新娘为了大将军受尽了苦,今天也要让大将军尝尝苦头。” “对,对,今天如果不让大将军吃尽苦头,太对不起殿下了。”蔡琰拍手叫好“我们猜谜,大将军猜出一个,就允许他却扇一道。” 李弘头一晕“文姬,这里有九道执扇,你让我猜九道字谜,那要猜到什么时候?” “不管,一定要猜。”王芙笑道“你要是心痛殿下,不想让她等太久,就努力去猜。” 李弘叫苦不迭,连连作揖“少猜一点,三道字迷如何?” “不行,不行…”蔡琰、王芙连声叫道。都亭侯夫人和一帮侍女们也乘机起哄,屋内乱成一团。 “好了,好了,这样吧,殿下如果想早点踏进大将军的门,那就帮助大将军一起猜。”筱岚笑道“开始了,开始了,我先说个最简单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大将军,猜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人。” 李弘若有所思地看看筱岚,笑着说道:“董卓。”这四句话是一首谶纬歌谣,当年董卓被杀前,曾流传于关中。筱岚今天突然提到董卓,显然是意有所指。 筱岚抿嘴一笑,躬身为礼“大将军,可以却扇一道。” “jiejie,这个太容易了,你偏袒大将军。”王芙不满了,马上出了第二个谜面“一八五八,飞泉仰流,猜一个字。” 李弘傻眼了。王芙叫了起来“殿下,大将军猜不出来了,这么容易的字他也猜不出来,惨了,惨了,看样子你今晚进不了大将军的门了。” 王芙刚刚说完,长公主的娇笑声就传了过来“井。大将军,你再却扇一道。” 王芙掩面大笑“殿下着急了。两位jiejie,再出题,出题,一定要最难的一种。” 蔡琰略略思索了一下,娇声说道:“我说个故事,然后你们猜一个字谜,猜中了,大将军就可以迎走殿下了。” 李弘暗暗叫苦。蔡琰说得这么郑重,估计那个字谜连长公主也猜不出来了。 “在孝和皇帝时,上虞县有一个巫士叫曹旰。有一年五月五,上虞人划龙船迎潮神,他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当时江潮涌起,无人敢下水打捞。曹旰十四岁的女儿绕江啼哭七昼夜,最后跳入了江中。五天后,她的尸首背着其父亲的尸首浮上了江面。上虞县令度尚(著名党人,和张邈等八人合称八厨)听说后,非常感动,表奏朝廷。朝廷封曹娥为孝女,为她立碑作传。度尚就命令邯郸淳(颖川名士,著名书法家)作文镌碑以记其事。当时邯郸淳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人皆称奇。我和父亲在吴中避难时,曾去看过曹娥碑。家父读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碑石背后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囟。” 蔡琰望着李弘,笑着问道:“大将军能猜出什么意思吗?” 李弘苦笑不语,他想不出来,干脆不想了,就等着长公主说出谜底了。 筱岚和王芙等人也在苦思冥想,屋内突然安静下来。李弘倒很悠闲,颇有兴趣地细看纱扇上的美丽图案。过了几息时间,长公主忽然说话了“老师天纵之材,此等隐语当真一绝,加上曹娥的孝行,邯郸淳的绝妙好辞,此碑可谓三绝。” 蔡琰脸色一变,躬身说道:“殿下才学惊人,一猜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