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 (第18/18页)

  二月十四,丞相李玮、太尉张燕和伏完、许劭等人返回长安。

    **

    二月十八,南阳。

    太傅刘和等大臣赶到行台,向天子禀奏了朝廷现状,希望天子能下旨修改官制,尽快稳定混乱之局。伏典和许混正式向天子呈递了复兴正统儒学的奏章,认为当前朝廷激烈的矛盾来源于朝野上下对国策的理解错误,而这种错误又来源于经文学的腐朽和落后,他们希望通过儒学的改良来促进朝野上下对国策的正确理解,改善和缓和朝野上下的矛盾,从而稳定社稷,推进中兴大业的发展。

    天子没有发表意见,他拿出地图,对几位大臣详细述说了南阳战场的僵局“因为朝廷财赋不足,大军缺少粮草,朕想打赢南阳大战,急需粮草辎重,如果你们能帮助朝廷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就立下了大功,将来朕凯旋回朝后,会慎重考虑诸位爱卿的奏请,酌情予以采纳。”

    杨奇还没听完,火气就上来了。这不是要挟吗?年纪这么小就知道要挟了,长大了还得了。他脸上带笑,从容说道:“这件事好解决,只要陛下下一道圣旨,向宗室皇亲、朝中大臣、各地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募捐即可。当然了,募捐所得毕竟有限,如果陛下想筹措足够的钱粮,还需朝廷出面赊贷。”

    “赊贷?”小天子抓了抓脑袋“朕听说现在谷价已经涨到了五百钱一斛,有些地方甚至涨到了八百钱一斛,即使朝廷开仓放粮,也没有把谷价降下来。如果按现在这个谷价赊贷,朝廷要背上沉重的债务…”他看了看杨奇,嘿嘿笑道“老大人,你这个主意不好。朕听丞相大人说,他好不容易替朝廷清偿了所有债务,朕不能让他的努力白费啊。”

    杨奇看到他脸上古怪的笑容,心里有些发毛。这位小天子不会像他祖父一样,嗜财如命吧?

    “陛下,还是听杨大人的,先募捐吧。”刘和劝道“先把南阳战场的僵局维持了再说。”

    “但是,后面的仗怎么办?不打了?撤军吗?”小天子苦着脸问道。

    “打,当然要打,陛下没有建功立业,如何威震天下?”杨奇用力挥了挥手“南阳战场陷入了僵局,打不动了,陛下就去打徐州,打曹cao。”

    “打徐州?打曹cao?”小天子立即兴奋起来“好啊,好啊…”接着他脸色陡变,把手伸到了杨奇的鼻子底下“老大人,可怜可怜朕,给朕军队,给朕钱粮,没有军队,没有钱粮,朕怎么打徐州?”

    杨奇抓住小天子的手,指了指北方“陛下,军队就在大将军手上,只要陛下从大将军手上要来十万铁骑,你还怕朝廷不给你钱粮吗?”

    小天子歪着脑袋,皱着眉头,撅着小嘴,像个大人一样想了片刻,蓦然叫道:“好,好计,好…”接着他脸色再度一变,用力甩开了杨奇的手,不屑地哼了一声“你以为朕是白痴啊?这种疯狂的事大将军会同意?你做梦去吧。”

    他不理杨奇了,拿着马鞭,一路高歌而去“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晚上,小天子坐在案几后面,就着昏黄的烛光给骠骑大将军赵云写了一封书信。

    朕听说门阀世家、商贾富豪非常富有,家里有钱有粮有绢布,你立即想个办法,把他们家里的钱粮绢布都抢到手。朕和十几万将士在南阳浴血奋战,为了社稷稳定不惜粉身碎骨,而这些jianian佞不但不感激朕,还要挟朕,还想抢朝廷的钱,想喝大汉的血吃大汉的rou,怪不得当年孝武皇帝一怒之下,颁布告缗令,大肆屠杀这些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祸国殃民的人。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告慰大汉英灵。

    朕已经下旨,请丞相大人即刻返回长安,承担辅弼之责参隶尚书事。另外大司马大人和太尉大人也要陆续返回长安,待他们回朝后,请你北上晋阳,征询一下大将军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让朕率军攻打徐州。朕不敢直接手诏问询,所以托你去打探,切不可透漏是朕的意思,免得大将军不高兴。

    写完信,小天子发了一会儿呆,提笔又写了一封信。

    秀儿,朕一个人在南阳很孤单,颜霸、李信、庞会过年的时候都回去了,他们竟然把朕一个人丢在这里,朕非常生气…你在晋阳是不是很无聊?是不是想打仗?南阳就有仗打啊,很激烈,很血腥。如果你想打仗,请急速南下与朕会合,朕封你做个队率,带一百铁骑,怎么样?如果你嫌队率小了,那就做个屯长,官够大了吧?另外,告诉你一件不幸的事,朕的马伤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跑不快了,假如你要来,请务必带一匹天马给朕,不要忘了,切切。

    小天子仔细看了一下信,又改了几个字,然后拿在烛火下小声读了一遍,甚觉满意“朕要是再激她一下,她肯定日夜兼程而来,嘿嘿…朕再加上几个字,你要是怕死,那就不要来了,免得给朕丢脸。”想到李秀看到这几个字咬牙切齿的样子,小天子抱着竹简哈哈大笑。

    **

    二月下,长安。

    随着丞相李玮回到长安,而且再度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朝堂上的矛盾更加激烈。

    张燕、伏完、许劭回到长安后,太学也乱了,关洛、河东等地的名士大儒纷纷云集长安,在太学日夜辩论。以新经学为首的经文学派极力反对复兴正统儒学,反对援道入儒,他们坚持在经文学的范围内改良儒学,指责先秦诸子学说和正统儒学的不足,认为援道入儒、儒道相融根本就是荒谬绝伦之事。

    与此同时,有关大将军强娶长公主,意图篡夺大汉社稷的谣言开始在关洛、河北和中原等地飞速传播,一时间人心惶惶。

    接着,陇南战场上的华雄、司马懿书告朝廷,巴蜀军队正在北上汉中,陇南估计马上就要开战,请加紧调拨粮草辎重。青州臧霸○州高顺、豫州雷重也先后书告朝廷,徐州曹cao的军队调动频繁,鲁肃的军队也再次集结于淮河南岸,三月的时候估计双方要接触,请朝廷尽可能予以粮草支援。

    三月初,汉军在南阳战场失利,叛军全面反攻的消息不胫而走,关中、洛阳、中原等地的百姓惶恐不安,很多人无心春耕,做好了北上逃难的准备,更有人干脆放弃了春耕,早早携家带口北上投靠亲友去了。

    三月初三,丞相李玮在太学遭到了刺杀,七名亲卫丧生。司隶校尉张辽闻讯领两百精兵赶到太学,保护李玮返回城内,但在城中再遭刺杀,张辽不慎中箭受伤。赵云大怒,命令卫尉杨凤、城门校尉何林全力缉捕刺客。

    三月初五,大司马徐荣领两千西凉铁骑返回长安,长安震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