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传_第四回赖奴提亲龄官惊梦北王问字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赖奴提亲龄官惊梦北王问字贾 (第3/4页)

十分投机和洽。不觉已是饭时,婆子要往灶下升火,贾蔷只道不恭,与了二两银子,令往馆子里叫一席来。

    稍时,馆子里堂倌同着婆子走来,抬着两个食盒,打开来,是一碗焖得烂烂的红酱肘子,一碗清蒸鲥鱼,一碗小鸡炖鲜笋,一碗白汁排翅,并一大碗莼菜鲍鱼汤,另有许多下酒小菜,宝官喜道:“还没回家,倒先尝着乡菜了。”贾蔷吩咐在明间里排下桌来,设椅安箸,请过众人来,各自坐定,又开了一坛绍兴女儿红,却是宁府里带出来的,用旋子烫热了,斟在荷叶珐琅盅里,且行酒令儿,赌戏目名做对子,说明对不上的罚一杯,对得极工时,出令的却也要陪一杯为敬。

    宝官便先出了个《扫花》,贾蔷对了个《踏月》,又瞅着玉官笑道:“我出的这个题目,得罪姑娘了。就是《埋玉》。”玉官笑道:“这有何难?现成儿的,《拾金》。”贾蔷点头称赞:“果然工整。”玉官道:“既然二爷说好,便请喝这一杯罢。”说着满斟了一杯放在贾蔷面前,贾蔷仰脖喝了,又请玉官出题。

    玉官道:“我便再回敬一个《叫画》,请二爷对。”贾蔷低头想了一回,对不出来,只得认输。龄官推他道:“这就不能了?你回他一个《偷诗》,不就得了?”宝官、玉官都齐声喝采,又道:“这对得虽然工整,却不能算二爷的。这杯罚酒省不得。”

    贾蔷只得笑着饮了,又出了一个《卸甲》。宝官对了《搜杯》,龄官以为不工,宝官笑道:“怎么不工?我们寻常唱堂会,看见那些人家用的杯盏,金的玉的都不算稀罕,难得的反是那些龟甲鹿角的,我问过名号,又是什么商,又有什么甲的。如今二爷出了个甲字,我对杯怎么不工?”贾蔷笑道:“那个斚却不同于这个甲,不如对个《搜山》倒好。”龄官笑道:“有理,这杯可躲不过了。”

    宝官只得喝了一杯,又道:“即是这样,我便以《搜杯》为题,请二爷对。”贾蔷又对不出来,便又请龄官代劳。龄官叹道:“你也算行家了,怎么几个戏目名儿也对不上。”便随口对了个《盗令》。

    贾蔷笑道:“对得果然巧妙。这是你们的功课,我原不是对手,不过多哄我喝两杯酒罢了,还能醉死我不成?”遂又连喝了几杯,倒把兴致提起来,因向龄官道:“不信我当真就一个也对不上来。如今你也出个题目,且看我对得如何?”

    龄官便出了个《惊梦》,众人皆想不出,贾蔷道:“梦是虚字,也得对一个虚字才妙,便是《离魂》吧。”宝官、玉官都赞道:“这对得极工,亏二爷想得出来。还是必定要龄官出的题目,二爷才肯对的?”贾蔷笑道:“若是别个,再对不出,这曲儿原是他在家时常唱的,所以记得。”二官都道:“既这样,龄官该喝一杯为敬。”龄官也不分辩,低头抿了一口。

    四人原在梨香院都相熟的,并不拘礼,飞觥斗盏,各自放量而饮。惟龄官不胜酒力,且也心思敏捷,应对如流,只略陪一二杯应景而已。喝到兴浓时,宝官弹琵琶,玉官排筝,引宫刻羽,合唱了一曲《普天乐》:

    “少年人如花貌,不多时憔悴了。不因他福分难销,可堪的红颜易老?论人间绝色偏不少“

    贾蔷看着,心中大乐,只觉便是白香山的樊素在此,也不过如是,亲自斟酒添菜,金樽屡劝,玉箸频催,直饮到天街禁夜、漏滴铜壶方散。正是:

    醉花醉月不成醉,情幻情真难为情。

    且说近日因福建沿海一带战事频仍,临国屡屡犯境,海寇日见猖獗,当今不胜其烦,遂派兵震压,各武将之后俱进京待命,凡习武之家逢二抽一,不能从军者准拟折银替从。又命将各公侯府中未嫁及笄女子俱图形造册,以备待选。贾政只得连夜备了一折,奏曰:“窃惟万岁圣文神武,四海一家,虽昆虫草木,无不仰沾圣化。不意海国蛮虏,藐弱残生,荷沐万岁覆载洪恩,不思报德,辄敢狂逆。天兵所指,如风偃草,正其自取殄亡之日。窃念奴才祖孙父子,世沐主恩,至深极重,迥异寻常。今日奴才母子所有身家,自顶至踵,皆蒙万岁再造之赐,虽粉骨碎身,难报万一。奴才接阅邸抄,知部议既将发兵,惟恨不能身亲荷担,为国驱驰,惟愿捐银三千两,少供采买军需之用,略申蝼蚁微诚。”

    王夫人听说了,不觉后悔:“去年官媒来提亲,就该选个门第根基差不离儿的将探丫头许了,也不至有今日。也是他命苦,原也有几户年纪门户都相当的,又嫌他是庶出;那不论的,家门又太寒薄些,我又不忍他嫁过去受苦。只说他年纪小,不急在一时,所以耽搁至今日。倘若这遭儿果然选中了,竟充发到海外去和藩,岂不是我误了他?”贾政道:“万里挑一,那里就选中了,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又命贾琏速封三千两银子来。

    贾琏暗暗叫苦,也惟有东挪西当,少不得凑了来,贾政又找了贾珍来叮嘱一番,也是这般拟奏。一时两府里俱虚了上来,贾政那里知道。一日贾琏与林之孝对账,林之孝便又提起从前所议发放家人丫鬟的话头来,因说:“老爷回来也有些日子了,因前些时在年节下,怕提起这些事来扫上头的兴,就没再提。如今二爷既告家道艰难,何不趁机禀明了,把年老有功德的家人放几家出来,要他们多少报效几百两银子,再该裁减的姑娘也裁减些,一年下来也可省不少银子嚼用。不然,如今府里生计有出无进,每日里拆东墙补西墙的,也不是长事儿。或再有一两件大事出来,只怕没处儿临急抱佛脚去。”

    贾琏听了有理,果然找时机禀与贾政,贾政原不理会这些家务琐事,只说:“你与你媳妇酌量着裁办,且拟个名单上来,再禀与太太知道。”贾琏因令凤姐与王夫人计议,凤姐道:“依我说竟别找那个钉子碰。去年我原说过一次,刚提了个头儿,就惹出了太太一车子的话,又说从前府里小姐如何尊贵体面,又说要省宁可从他省起,万不可委屈了姑娘们,倒像我放着多少钱不使,只要省出丫头的月例银子来过日子扮俭省的一样。因此自打那回以后,我再没提过一次。”贾琏道:“原是老爷叫我同太太商议,横竖又不是你说的,不过传话儿罢了。”

    凤姐无奈,只得走来与王夫人商议,又说是老爷命贾琏所行。王夫人踌躇一回,叹道:“我也知道今非昔比,不料竟到这份儿上了。若说是裁放年老家人,倒是应该的:一则他们都是几辈子的老人,年久功深,放了也是该的;二则那些人各个都是土财主,不愁银子赎身;三则我知道厨房上、针线上的人原多,只是他们姐妹又并不使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