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荣宁公梦垂海棠花阋墙子误 (第3/5页)
儿越活越回去了,非但吃喝用度不比从前,就连打个小牌赌个彩头儿,都约不齐人。活着可还有什么趣味呢?” 贾蓉也不理他,低头沉吟一回,又问宝玉现今住在何处,赖何为生。宝玉知他有借贷之意,忙将父亲来信之事说了一遍,又道:“原说拜别舅母,就去府上看望珍大嫂子的,既是你在这里,替我说一声儿就是了。”贾蓉呆了半晌,拍手道:“这可是叫化子同要饭的借钱,天下倒霉事儿都凑到贾家来了。”邢大舅向贾蓉道:“你家从前那样富贵,那样多显亲富友,难道就没个腾挪凑钱的法儿?”贾蓉道:“还有什么法儿,我若是个女人,早恨不得卖身变钱去了。还在这儿发愁呢。”说罢叹声不绝。 邢大舅笑道:“那也不至如此,若说是女人便有想头,我们巧姐儿生得倒水灵,如何连个婆家也找不下?亏得他舅舅还有脸三天两头来告贷,说是他爹娘攒下许多银子,都攥在我们手上,怂恿巧姐儿跟我们要。亏得那孩子不糊涂,面子上应着,并不肯当真;若是个糊涂孩子,果真一五一十跟我们算起账来,可不气死人?你们白想想,当日偌大家业哗啦啦一下子倒下来,他爹娘一对夫妻倒出了两个囚犯,何曾有过一毫半子儿留下来?况且别说没有,就是有,他们姓王的也要不到我们姓邢的家里头来。”一边骂骂咧咧的,又让宝玉吃酒。 宝玉此前早已听贾芸说过凤姐临行托孤之事,知道邢夫人非但不允嫁,还将刘姥姥并贾芸、红玉骂了个狗血淋头,骂得他们不敢上门,说他们明欺死无对证,便拿着死人的话做文章,合谋骗娶巧姐儿“做他娘的春秋大梦,贾家的女孩子嫁给乡下使锄头的王八汉子做媳妇?白日里说瞎话!若不是糊涂脂油蒙了心,就敢是吞了狮肝豹子胆,癞蛤蟆倒想吃起天鹅rou来!我断不信他娘会说这样的话,便当真说了,也做不得准——他原是我贾家休了的媳妇,女儿姓贾不姓王,我一日不死,还轮不到别人作主!”一番话骂得众人哑口无言,都知道邢夫人必定要巧姐儿嫁个阀阅之家,寻个富贵之儿,好狠敲上一笔的,从此更无人上门提亲——那小门贫户的固然高攀不上,那名门望族的却又嫌他家遭了大罪,爹娘爷叔皆是囚犯,岂肯沾惹?虽有几个薄宦子弟贪他家威风虽倒名声在,邢夫人却又嫌人家聘金微薄,不肯答允。幸好巧姐儿年纪幼小,不急于此。邢夫人却渐渐坐不住起来,原指望着早早与巧姐儿定了亲,好教亲家担负他一概起居花费,如今眼见巧姐儿一年年大起来,出脱得美人儿一样,又是平钉堆绣扎拉扣样样来得的,不枉唤作巧姐儿,却偏是门前冷落,无人问津,每年倒要贴赔出许多银子来与他裁衣裳,做鞋袜,不禁心中嗷嘈,后悔不来,时常说:“是亲割不断,是假安不牢。贾家枉有这许多爷叔兄弟,竟没一个肯照应孤儿寡妇的,从前他爹娘得势时,谁没得过些好处来?如今没钱了,就都缩着肩巴骨儿,rou毛儿白不见一根。”——因此种种,宝玉故不好深问巧姐之事,况又听邢德全提起王仁来,益发不好多说,筹措路费之议更不必提起。因想着还要往王子腾处去,便又略坐一坐,即告辞出来。邢大舅也不甚留。 是晚掌灯时分,宝玉方回至紫檀堡中,同宝钗说了这一日的见闻,两个倒叹息了好久。 到了走的这一日,宝钗倒还沉着,倒是袭人哭得了不得,与麝月两个千叮咛万提醒,又嘱咐蒋玉菡务要送去江边,看着上了船才好。车子去得远了,袭人犹自泪眼汪汪的扒着门做悲,反是宝钗劝道:“他此行是去拜见老爷、太太,也算是回家,况且蒋相公又托了可靠朋友沿途照应,大可不必担忧太过。”麝月笑道:“奶奶不知道,我们袭人jiejie从前在怡红院时便是爱cao心,别说二爷出远门了,就是上个学堂,不过半天功夫,jiejie也唠叨的了不得,又是衣裳鞋袜,又是暖炉茶炉,倒像要穿山越水做远行的一般;况且如今真是远行,坐车坐船的,自然更放不下了。”说得袭人不好意思,这方掩了泪,故意拿针线来做。 宝钗自从宝玉出门,便每日住在后院闭门不出,吃饭也不往前面来,只让麝月拿到房里吃,有时又往娘家住上十天半月。袭人明知他是讳避蒋玉菡,也只得由他,日间除了料理洒扫,调停油盐,闲时便往后边来同宝钗、麝月一道做针线闲话,闲时计算宝玉行程,越觉得日子长。这日因悄悄向麝月抱怨:“从前在怡红院里,人多,事情多,活计也多,不说别的,单是那些摆设一样擦一遍,一天也就过了。哪像如今,巴掌大个屋子,连扫带洗,就擦去一层地皮来,还有大半日不知做什么消遣。”说得麝月连连苦笑,更兜起一腔心事来,正要说话,听得外边喊:“花大jiejie在家么?” 袭人忙出来时,却是茗烟和万儿两口儿提着个食篮子在院门口张头张脑,笑道:“原来是你这个猴儿,这一向少见,二爷出远门儿,你也不来送送。”茗烟吃了一惊,忙问:“二爷出远门了?几时走的?为了何事?”袭人不及答应,先迎上来招呼万儿,见他上身穿件桃红宫绸夹袄,系条葱绿串绸夹裙,头上不多几件钗环,手里提着个食篮,打扮得不村不俏,虽是三分人才,倒有六分姿色,满脸堆下笑道:“从前meimei在宁府里,寻常不到园里来,今儿认了门,以后要常来常往才是。”一边领进二人来,先往后院给宝钗磕头。 宝钗坐在炕沿儿上,端端正正受了他二人几个头,先命麝月扶起万儿来,方向茗烟道:“你娘好?”茗烟垂头答了声“好”又道:“我娘天天念叨二爷、二奶奶,听说我来,便也要跟着,是我嫌他腿脚慢,苦劝住了。”宝钗点头道:“多谢他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