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7/10页)
人口,你我既然已来此地,先痛饮一番再说。” 盂竹道: “金兄,豪气云天,在这节骨眼上,尚有心思痛饮暴食,令兄弟望尘莫及。” 正在这时候笋布帘一掀,店小二手托一次木盘走了进来,三道精致菜肴,山鸡炒笋尖,红烧糖醋排骨,鲤鱼汤,陈年老酒一壶,一一放在桌上。 店小二笑道:“客官请用。” 言罢,人已躬身退了出去。 金无愁望着桌上佳肴美酒,笑道: “江湖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本就清浊难分。” 停顿一下,道: “就拿这件事来说,武林皇帝不顾道义在先,那能怨得愚兄心狠手辣。” 孟竹点头道:“金兄,说的是。” 金无愁笑道:“来!孟贤弟干一杯。” 两人举杯,仰颈饮了下去。 孟竹忽然压声低道: “金兄,水火龙珠是否藏妥——” 金无愁嘘声接口道: “嘘!孟贤弟怎可如此大意,万一被人窃听,你我又麻烦了。” 停顿一下,又道:“来!喝酒。” 接着,传出二人撞杯之声。 此时,见隔壁二位商贾打扮者,招呼店小二算帐之后,赶忙下楼离去。 金无愁望了孟竹一眼,会心一笑,勿两吃完,结了帐,离开了万里香酒楼。 走出酒楼,二人步如行云,挤人群慢慢来到西边城门。 二人出了城门,向唐河河岸方向走去。 通往唐河河岸,有一条斜长的大径。 现在是午时,寂静无声,没有人影。 突然—— 一声宏亮的长啸声传来,只见人影疾闪,两条人影从树干上飘落下来。 金无愁与盂竹脸色大变,立郎暴退一丈,抬头望去,只见二人精壮剽悍,双目光芒四射。 金无愁喝道: “两位是谁?怎可无故阻住老夫的去路呢?” 二人相视一笑,其中一人道: “俺兄弟黑白生死判官,为何阻住去路,谅你心中明白。” 金无愁冷笑道: “老夫道是谁?原来是斗笠门黑白生死判官。” 黑判官对白判官道: “白忙忙,这家伙现在才知道我们是谁。” 白判官严肃道:“黑杀杀,依你看咱们要如何判?” 黑判官道:“俺先问清楚再说。” 转向金无愁道: “你金无愁也是江湖成名的人物,何必装疯卖傻呢?” 金无愁双眉一皱,道: “老夫不明白你们兄弟现身为了何事?可否说说看?” 黑判官冷笑道: “交出水火龙珠,在下兄弟网开一面不为难你,否则别怨在下对你下手。” 金无愁双目四周一巡,道: “贵门主,怎不现身?” 黑判官道:“俺兄弟可以处理,问门主做什么?” 金无愁忽然一阵哈哈狂笑,笑声令人惊骇。 笑声一停,厉声喝道: “贵门主没有来,你们兄弟竟敢只身涉险,已犯了大忌。” 停顿一下,脸色一变道: “你们兄弟别想走了,留下来吧!” 只见金无愁突然手腕一翻,疾如闪电伸出,抓向黑判官的左臂。 黑判官未料到金无愁突然出手,霎时面色骤变,正要闪身避去。 金无愁伸手扣了个正着,左掌迅如风闪,拍在黑判官的前胸。 只听黑判官惨叫一声,口溢鲜血,凌空震飞出去。 白判官脸色大变,急忙跃身扑去,一把抱住将要坠地的黑判官。 接着,见他抱着黑判官身躯,脚势未停,略一沾地,人已随身飞驰而去。 孟竹冷哼一声,喝道:“那里逃!” 言罢,就待抢身追去。 金无愁伸手阻拦道:“让他们去吧!” 盂竹怔道:“金兄,为何不乘机除去他们?” 金无愁无奈道: “你我隐避还来不及,怎可自找麻烦,赶紧返回,收拾收拾,远走高飞,让武林皇帝与斗笠门去火拼好了。” 停顿一下,道:“走!” 两人疾忙向唐河河畔奔去。 此时,两条人影从一棵大树后闪出,正是那两名商贾,快步跟踪其后。 再说,距离唐河西岸约二十里左右,一座荒废的古寺庙,面水背山而建。 庙门的大石,隐隐约约可以认出药师王庙四个苍劲豪壮朱金斑剥的大字。 庙的四周,峻峰环绕,林木参天,风景幽雅。 药师王庙年已未修,非常荒凉,墙垣圯断,杂草丛生,两扇大门早已不知去向。 庙内的神殿,有尊金身丈二的药师王塑像,漆金剥落凹凸斑痕点点,可是殿内却打扫得很干净清洁。 突然—— 两条像老鹰似的飞身掠入庙内。 庙内忽然传出:“谁?” 来人应声道:“属下王钟、林星。” 言罢,人已掠入神殿,正是方才那两名商贾。 此时,庙内坐着武林皇帝及一批属下。 王钟、林星躬身道:“属下已发现金无愁和孟竹。” 武林皇帝动容道:“在何处发现?” 王钟回道: “属下二人跟踪他们,先是在万里香酒楼,后来见他们与斗笠门的黑白判官打了起来。” 武林皇帝怔道:“有这种事?” 王钟点头道: “属下还见到黑判官受伤,白判官抱他逃逸而走。” 武林皇帝皱眉道:“王钟,你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一遍。” 于是,王钟将遇到金无愁与孟竹二人,跟踪到唐河河畔的经过,详细述说一遍。 武林皇帝听完之后,双眉紧锁,垂头沉思起来。 羊陀翁金牛角一见武林皇帝在那里深思远虑,不能立即决断,内心很不是味道。 羊陀翁冷笑道: “老夫认为事不宜迟,立刻就赶去搏杀金无愁。” 江中平沉声道: “可是咱们又不知水火龙珠是真的?还是假的?” 羊陀翁冷笑道: “杀了金无愁,就会知道他得手的水火龙珠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钟忍不住接口道:“是真的。” 武林皇帝目光一扫,道:“你怎会知道是真的?” 王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