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假如有人用枪指着你 (第2/7页)
间,视线是没向着哈森,但他的枪口仍向着哈森。 在这种情形下,一见异动——任何异动,过度紧张的持枪人通常都可能作出两种反应: 开枪,射向原来的方向(哈森)。一调正枪口,开枪,射向敌人发出异动的方向(骆铃)。 不管是从哪个方向,三美的反应难免都是: 开枪。 ——一旦开枪,非死即伤。 骆铃可担待得起!? 2、开窗才开枪 骆铃正待出手,但是,一个变故骤然而来,完全打翻了她原来的意向! 她正要出手对付三美,但有人却抢先对付了她! 她的喉咙忽然被人手臂箍实,一把冰冷尖利的事物已贴捺在她的她的颏颊上。 她正要把后面的人摔出去,但腰眼上已一阵刺疼,只听后面的人沉声喝: “别动!” 然后是一声尖呼。张小愁的骇然尖叫。 从后面遽然箍住骆铃的是张诞。 他乍见骆铃和哈森窜进来、冒了出来,也为之震住,连嘴巴也张开合不拢,活像即里吞了一粒连壳的茶叶蛋。 然后他又看见三美溜了进来,并与哈森拔枪相向、相峙不下。 他很快的便恢复了镇定。 他旁观者清,很快便看得出来: 骆铃正准备袭击三美。 他决不能让这女子得逞;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绝不能让这秘密泄露出去! 所以他要制止骆铃! 于是,他偷偷而迅速的,接近了骆铃,一手箍着了她,另一只手,拿了把刀子,抵住骆铃的颏额,叫了一声:“别动”然后向哈森喝了跟三美同样的一句: “放下枪!” 可是,这一来,局势却更形紧张。加上张小愁见其兄抓住了骆铃的一声尖呼,使得三美和哈森,一时更加失魂落魄,举止失措。商人都双手十指紧紧抓住枪扎着马对准对方,颤声哆唇的威吓: “别别别开枪…” “你开开开枪我我也也开开枪…” “你你你小心心点别乱说开枪…” “你先放下你的枪我才放枪…” 两人都不肯先放下枪。 这一闹,两人越发神经紧张。 谁也不敢放弃自己手上的武器: 三美自是不肯弃枪,何况他已占了上风,而且人多势众。 哈森更不能扔掉手上的枪。他已身陷重围。枪是他身处汪洋中的唯一浮本。 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情形下,双方很容易便会“走火”: 不,只有一方。 ——因为哈森只有枪,没有子弹。 空枪又怎会走火? 这种情势,哈森是有苦自己知。 另一个知道这种苦况的,当然是骆铃,也许她还可以想点什么办法,但而今亦给人胁持的。 哈森这越发坚信:女人是不行的! ——不管是什么“六人帮”、“四人帮”甚至是“一人帮”女人不行就是不行的! 女人可真累人! 至少,而今就几乎累死了他! ——而且,看来不只是“几乎”而是真要累死他了! 就在这是“砰”的一声,门又给憧了开来,四五名大汉,簇拥着一个人(即是前有人为他撞门、后有人替他关门的)走了进来。 这些人一出现,哈森就绝望了。 他完全感到彻底的断绝希望了。 因为进来的那个前呼后拥的中心人物,就是头发梳理得光光滑滑、身著当地宽领多口袋。衫尾不塞人裤头内的“部长装”大老板。 张福顺。 他也来了! 而且是率众而来。 哈森知道已完了。 玩完。 有两名彪形大汉,一直掩护在张福顺身前,就算哈森枪里有子弹,而他又意图向张福顺开枪,那一定不可能一枪命中。 只要一枪不能命中,那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团为张福顺身边的保镖,至少有两人是手上有枪的。其中一名状若日本扫财猫(以大黑天菩萨招手姿势)大汉,一进来,枪已指着哈森的额。 何况三美的枪口,正对着哈森。 更何况哈森手上的枪,根本没有子弹。 “你身为警务人员,私闯民宅,我杀了你也不必偿命!”张福顺大剌剌的说“而且,三美既然入得了这间房,就一定通知了我,你还敢顽抗!?真笨得可怜。” 他像判官殿下了判断:“这么笨的人,早就该死了!? “慢着”哈森硬着头皮恐吓了回去“警署里至少有七十位同事知道我来这里,你敢杀我?你洗净屁股坐一辈子的牢吧!” “你大我?” 张福顺剔起一条眉毛,左边那只。那道眉弯弯如月,又像黑镰刀。挑得很高。却很稀薄,像偷工减料的“的确凉”他用短短肥肥的手指和厚厚的掌rou大力的抚平他那油腻腻的中间分界头发;他的发十分好“油水”大概是那种不必搽蜡油也像楷了蜡油一般油亮的发质,亮得反映了养尊处优的富贵份量,但也揭眉毛一样,十分稀疏。 “你敢大我?”他一旦给激怒,声音更加稀薄尖锐难听“你以为大我我就不敢杀你? 你忘了三美是‘头家’的‘针’。只要他回去打份报告:说是这位略小姐畏罪潜逃你要逮住她。却死在她枪下,你说这件事谁会追究到我头上来?嗯?何况,那来的七十人?这秘密行动,连你和三美,不出七个人知道,你一旦出了事。他们已背了黑锅,不给上头革职也算还得了神——毛头家只要在上面施一点压,我看你们那几个吃饱了,撑着的同事上司自保得了么?还来管你的死。理我的事!嘿!异想天开!我开枪就像开窗,怕也没怕过,你少忧吧,你是白死定了!我杀了你明儿还保准能到议会开会!”张福顺说着说着,脸上青筋毕现,眼看他就要枪杀他了。 张福顺身边有一名得力助手,一脸jianian狡的说:“老板,杀人的事,还是私下进行的好。 人多,今日不说话,他日万一有个什么不忠的,要掩口就十八只手都够不上了。” 张福顺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句话是对的。何况这“鱼生”是“头家”派来的。他的“劝告”自己最好还是能听就听,不然,有事自己背,平常事还不打紧,万一天大的祸子自己罩不住,还是得要毛锋出头出面出手的。 何况,他本来就是得听命于毛锋。 更何况,这件本来就是毛锋的事,他犯不着一意狐行,全揽上身。 况且,他也无意要杀警。——现在看来非“灭口”不可,但这种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