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3/4页)
,比"金"还富贵,"龙"表示权力和地位,真龙天子,龙的传人,等等,就差没有说黄鑫龙正因为叫了这个名字才当上经理了。 黄鑫龙继续笑,但仍然没有接受肖仲明这个建议的意思。不过,经肖仲明这么一唠叨,黄鑫龙自己也觉得"鑫龙"这个名字确实不错,如果自己不叫"黄鑫龙",还真可以考虑新成立的公司用这个名字,但现在自己已经叫这个名字了,公司就绝对不能再叫这么名字。那么,黄鑫龙想,是不是可以取其义呢?变一个说法呢?比如说"鑫"是,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同音字代替?再比如说"龙",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另外一个意思接近的字代替呢?这么想着,黄鑫龙就想到了"新天地"这个名字。道理嘛,非常简单,"新"和"鑫"同音,听起来一样,看上去也不俗气,而"龙"表示权力和地位,表示真龙天子,表示威力无比,而"天地"可以包容一切,比单独一个"天"字大,比"龙"更大,所以,用"天地"替代"鑫龙"不仅完全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而且几乎一点看不出个人色彩,也比较好听,与"新东方"、"新鸿基"相媲美。于是,黄鑫龙决定用"新天地"做公司的花名。报请主管部门之后,也没有提出任何意义,如此,"深圳新天地进出口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后,黄鑫龙没有食言,把肖仲明安排进来,接替他自己当年的工作,管仓库。从此,肖仲明也不用睡工棚了,而是一个人享受一个比营业部更大的大仓库。 公司成立后,黄鑫龙接着就推行了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要说这个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是被硬逼出来的。 前面说过,当时经营部有点能力的人早就另谋出路了,要不然也轮不到黄鑫龙当经理,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做业务,尤其是做进出口业务,光靠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业务知识,比如外语知识和报关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业务渠道,尤其是海外的业务渠道,而且黄鑫龙通过长时期与进出口接触已经了解到,海外的业务渠道是认人的,不认单位,以前的业务员走了,业务关系也就跟着走了,而新的业务关系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当时黄鑫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招聘人才。可真正掌握进出口业务渠道的人才谁愿意到他这里来呢?黄鑫龙说破了嘴皮,除了招聘到一个学英语的两个学外贸的和一个学会计的人之外,并没有招聘到一个真正有业务渠道的人。当然,这些学外语的学外贸的和学会计的人也是公司需要的,可毕竟只是辅助人员,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而黄鑫龙当时最需要的,恰恰就是那种能立刻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怎么办?当时黄鑫龙急得团团转。他不希望自己一成立公司就发不出工资,更害怕公司刚一成立就倒闭。说实话,黄鑫龙甚至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不知深浅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后悔自己成立了公司。如果不成立公司,营业部不独立,实在发不出工资的时候还有一个哭爹喊娘的地方,现在成立公司了,独立了,就得完全依靠自己了,连哭爹喊娘的权力都没有。只有在这个时候,黄鑫龙才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才感受到一种自己从来没有体味过的巨大压力。 黄鑫龙是要脸的人,自己饿肚子还好说,让整个公司的人一起陪着自己饿肚子,不如自己找个地缝钻下去算了。说实话,最困难的时候,黄鑫龙连死的念头都有。能动用的社会关系都动用了,可他一个乡下人,哪里有多少能帮他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关系呢?肖仲明倒愿意为他两肋插刀,可解决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不是打架,光靠两肋插刀没用。最后,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经肖仲明提醒,黄鑫龙再次求助远房舅舅赖散之。 "你舅舅不是做进出口生意的吗?干吗不去找他?说不定他能帮帮你呢?"肖仲明说。 黄鑫龙听了先是一愣,然后是苦笑。他有苦说不出。那年黄鑫龙找肖仲明借手表的时候,对肖仲明说过他有一个舅舅在深圳做进出口生意,并说自己是向舅舅借钱才剃头洗澡换衣服的,但不知道是多少有些虚荣心的原因还是觉得没必要讲那么清楚的原因,当时黄鑫龙并没有说所谓的舅舅是远房舅舅,所谓的进出口生意是走私勾当,现在肖仲明提醒他去找做进出口生意的舅舅,黄鑫龙确实有些有苦说不出。 不过,肖仲明的话多少还有些启发作用,虽然只是远房舅舅,虽然所从事的是非法进出口业务,但远房舅舅也是舅舅,非法的进出口生意也是进出口生意,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胆子比平常大,脸皮也比平常厚。最后,黄鑫龙还是决定试试,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去求三癞子了。 黄鑫龙安慰自己,这样做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公司。一想到是为整个公司,就感觉没那么丢脸了。 虽然平常来往不多,虽然自打黄鑫龙把欠三癞子的钱还了之后就几乎没有再来过,但毕竟是亲戚,毕竟是一个地方来深圳的人,这中间还有许多其他亲戚和同乡在两边串着,所以,赖散之对黄鑫龙的情况还基本了解的。三癞子知道黄鑫龙如今成了一家国营进出口公司的经理,很自豪,也很得意,经常把黄鑫龙当成香烟,叼在嘴边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