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_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2/3页)

永镇又属于宝安区,这样改当然也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宝安"两个字听上去更吉利,乘飞机的人,最关心的不是福气,而是安全,叫"宝安"当然最好。可此时的吴晓春从宝安机场走出来的时候,心里空空荡荡,一点底都没有,既感觉不到福气,也感觉不到安全。

    集团公司的小车司机基本上都是退伍兵,对集团领导的态度和对部队首长一样,都很殷勤。这时候,负责接吴晓春的司机不仅主动替吴晓春提包,帮吴晓春开车门,而且还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上下车时用手护着吴晓春的头,仿佛吴晓春已经老眼昏花,如果不被司机护着,就一定被碰得头破血流一样。吴晓春觉得好笑,同时也多少有些受用,感觉自己还是领导,起码在集团公司小车司机眼睛里还是领导,而小车司机在集团公司虽然职位低,但却是离高层最近的人,所以,从小车司机对自己的态度,多少可以折射出公司高层对自己的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老板对自己的态度。这样一推测,吴晓春的心情就略微好了一些,一路还能没话找话地与司机说说话。问司机是哪里人?什么时候来新天地集团的?在哪里当兵?当了几年兵?现在在深圳生活得怎么样等等。仿佛这个司机工作或生活上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他吴晓春立刻就能帮人家解决一样。

    司机很尽职。一面殷勤地笑着回答吴晓春的问题,一面谨慎驾驶。

    奔驰600沿广深高速公路一路狂奔,一直奔到尽头,才依依不舍地下了高速拐上滨河路。

    上了滨河路就看见集团公司总部的大楼了。这时候,吴晓春已经停止了说话,转而注视着远方的新天地大厦。他忽然感觉道路越走越窄,并且很快就要走到头了。不免触景生情,感觉自己的处境也像着道路一样,并没有多少周旋余地了。

    吴晓春赶到董事局会议室的时间恰好两点钟。说起来是董事,但吴晓春参加集团高层会议的机会并不多,感觉中也就两次吧。除了上次送主席回来列席参加过那次之外,再就是这次了。两次间隔的时间并不遥远,但吴晓春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上次会议上,吴晓春意外地成为集团董事,而这一次会不会也给他一个意外呢?如果是,那肯定是个相反的意外。相反的意外能是什么呢?只能是免去他董事的职务。免去了又怎么样呢?吴晓春想象不出来,也根本没有时间多想。

    董事局会议室不大不小,象间大教室,长方型,会议室中间是与房间相称的一个长方形会议桌,围桌就坐得是集团董事们。黄鑫龙坐最端头,两边起头的分别是总裁和副总裁。外围还有一圈靠墙的椅子,坐着其他与会人员。吴晓春看着黄鑫龙都已经入座,以为自己肯定迟到了,于是想在外围悄悄地找个位置坐下。没想到黄鑫龙亲自喊起来:"来!来!吴晓春,上来坐。"

    黄鑫龙的声音很洪亮,也很热情,但是吴晓春怎么听都像抗战初期蒋介石在战区会议上喊韩复渠的声音。

    吴晓春没办法,只好微弓着身,一边与周围的人点头打招呼,一边向那个显然是专为他留着的空位移动。

    空位恰好在会议桌的中部,不上不下,坐他对面的又正好是他的老上司李惟诚。李惟诚这时候微微地对他点了一下头,点得非常有有礼貌,但也非常有节制,属于既要打招呼,但是又不能打得太张扬,或者是不想让其他人看见他打了招呼。吴晓春入座后,把包放在膝盖上,取出笔记本和笔摊在桌上,再把包合好,放在座位底下。这时候,吴晓春先对总裁和副总裁点头笑笑,算是打招呼,然后轻声对黄鑫龙说:"不好意思,迟到了。"黄鑫龙抬头看看对面的钟,说:"不迟,刚好嘛。"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钟,正好两点。

    "开会了。"黄鑫龙的声音不仅宏亮而且极具穿透力。

    主席先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大好形势,讲得大家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想加班。吴晓春觉得奇怪,集团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怎么经主席一说,立刻就变成形势大好了呢?看来,老板都是鼓动家,当大老板的一定是大鼓动家。

    吴晓春又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幅度很小但频率极快地来回摇了摇自己的头,证实自己并没有睡着,因此也就不会是在做梦,可以继续听黄鑫龙的鼓动。此时的黄鑫龙的讲话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重点谈集团公司在上海的最新发展。

    "现在不是二十万平方米,而是五十万平方米了!"黄鑫龙突然兴奋地提高了嗓门,很具感召力和震憾力。后面的讲话更使吴晓春接受了这种感召与震撼,联想到这两年国家"开发蒲东"和"九十年代看深圳二十一世纪看上海"的流行口号,想着或许集团公司在上海的发展真得取得了突飞猛进,大有拯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