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郭政委的钢铁雄心上 (第4/4页)
了,但英语依然从最初鲜为人知的边缘落后岛国小语种,演变成了地球上应用最广泛的国际语言,以及世界霸主的法定国语。而各大洲一系列英语国家的出现,也都是当年英格兰航海家们留下的遗产…而我们也同样希望,即使地球上的祖国遇到了不可预知的毁灭性灾难,我们的汉语和华夏文化,也依然能够在多元宇宙彼方的分基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除了上述这些宏观叙事的大道理之外,对于各位同志的个人前途来说,在异界也会有一个更高的新起点,而这或许也是穿越异世界的最大吸引力之一…” 在讲解了征服殖民异世界的伟大战略意义之后,郭政委突然话锋一转“…相信大家也应该有这份自知之明,在地球上,拥有跟你们差不多才能的人,可谓是车载斗量,要多少有多少。你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人生的轨迹仿佛齿轮般日复一日的翻转,直至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让你们在人海最终消失不见,并且很快被人遗忘,剩不下半点儿痕迹。想要留下一点儿名声,实在是难上加难。 但是,在这个奇幻异世界,你们头脑中拥有的现代科学知识,哪怕是一些最基础的观念,也仿佛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宝贵。就算是高中毕业的学,在这片土地上都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每一位同志在起跑线上的个人价值,都可以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你们能够青史留名的成功率,也肯定要比在地球上高得多。 而且,相对于一个萝卜一个坑,阶层流动越来越迟缓,一步登天逐渐成为妄想的现代地球,这个即将被战火清洗的异世界,对于你们来说却是一片空白,只要愿意付出热情与汗水,未来就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就像当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头几批去闯荡的,只要不是运气太差,基本都成了老板。但再后面去深圳的,哪怕学再高、能力再强,绝大部分也很难出人头地,只能做个高级打工仔了…同理,我们在这里征服和殖民异世界,虽然风险比当年闯深圳要高得多,但收益也同样是更加巨大。我们将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缔造者。在新世界出人头地、跻身上流,对于你们而言肯定远比在地球上更加容易得多。 更何况,在亲眼见识了这样一片奇妙的新世界之后,你们还会心甘情愿地回归日常,继续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局限在地球上吗?至少,我自己是不愿意的,我已经决定要把剩下的人生留在这里,燃烧出更加辉煌的光彩。要知道,人生苦短,不过百年。人生中总该有什么东西,比我们庸碌的日常生活更有意义。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不至于如此平凡,如此索然无味。我想,比起地球那边按部就班的平淡生活,这里的新奇挑战会更加吸引你们。就像大航海时代那些着名的西方探险家们,尽管每次出海都冒会着一去不复返的危险,但他们依然冒着风险一次次起锚扬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踏上冒险之旅。因为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无聊的民族;一个缺乏好奇心的人,是一个无聊的人。为了让我们的族和你自己变得不那么无聊,请放飞你们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在异世界尽情展现你们的梦想和才能吧!同志们!” 伴随着郭政委高高举起的右手,片刻的寂静之后,礼堂中爆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看着那一双双激动而热切的眼睛,郭政委正在微笑着挥手示意,眼角的余光却突然注意到了一位熟人目前代理阿尔努斯市城管大队长职务的李维,不知何时竟然来到了这里,并且径直朝着讲台上走来。 微微一愣之后,郭政委就赶紧起身凑了过去,握着李维的手,笑容可掬地寒暄道“…哟,是李维同志啊?好久不见了,是什么风儿把你从阿尔努斯市给吹过来了?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唉,确实是好久不见了。郭政委,您刚才的那一番动员演讲真是不错,够煽情的,我看到下面有几个小伙子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李维也笑着应道。 “…哪里哪里,你真是说得太夸张了!而且他们也就是现在激动了一些,等到最后能有一半的人选择留下来,就已经不错了。毕竟殖民异世界可不是什么海外旅游,甚至比到非洲干工程还要辛苦呢!” 郭政委不以为然地答道“…对了,你还没说来这儿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就是一点儿私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李维大大咧咧地说“…咱们到哪儿去私下谈谈?” “…嗯,现在也快到傍晚的饭点了,咱们索性一起吃个晚饭,顺便一边吃一边谈吧!” 郭政委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做了个邀请的手势“…火炬港这地方虽然寒酸,但海鲜倒还不错…今天我请客,喝黑暗精灵的树莓酒,还有油煎海蜥蜴rou排和巨型蜘蛛蟹!” “…您真是太客气了,怎么好让您破费…嗯,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ps:关于台湾替代兵役的无偿劳动“锅贴役”,其实包括了四海游龙锅贴店、统一超商、泰国料理、出租车公司和黑猫快递公司等等。真的很有北宋末年纤夫、艄公、榨油工和酒店伙计都属于厢军编制的风范。 另外,今天看了一则很的史料,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作战之中,奥匈帝国派了大约三百个士兵凑数,事后从辛丑条约里拿了四百万两银子的赔款。但问题是,奥匈帝国在这场远征的开销外加重建北京使馆的费用,报给弗朗茨皇帝的账目折合白银居然高达六百多万两,为了去北京武装旅游一趟,平均每个士兵要花将近二万两银子真是一场烧钱的远征啊!天晓得奥匈帝国的军官究竟贪了多少…而且,由于奥匈帝国在一战中解体,这笔赔款中国最后只付了一半左右,奥匈帝国遗留的在华资产还给北洋政府接收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