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第25章开封的黎明 (第2/2页)
胡椒汤茶——感觉跟后世的胡辣汤略有类似,在天寒地冻的大冬天喝下去,当真是既发汗又畅快,实在是一大乐事。 用完丰盛的早饭,天清寺也变得逐渐喧闹起来,陆续又有市井闲人前来报名参加郭京的“六甲正兵”,还有几个官府派来的文书,在给已经应募入伍的“六甲正兵”登记履历…对于这些杂事,王秋和哆啦a梦等人都插不上手,而郭京也对此兴趣缺缺,于是便让人套了车马,去东京最热闹的大相国寺一游。 这大相国寺,虽名一寺,其实分为八个分院,各个分院自有住持。两禅院、六律院。占地极广,横跨几条街,一边就有几里地。相国寺中,三百尺的排云宝阁高耸入云,吴道子的壁画,杨惠文的塑像则让人目眩神迷。还有一块进士题名勒石,一排排刻着进士名号的石碑,从太祖时一直排列到现在。 而大相国寺前的市集,则是东京汴梁最著名的商业街,犹如后世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这个集市一般每月开放五次“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奇之物,悉萃其间”“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大相国寺作为当时全国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其繁盛景况在《东京梦华录》中都辟出“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专门予以记载。 虽然时下京师戒严、兵危战凶,大半店铺都不得不关门歇业,但置身其间,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熙熙攘攘的繁华盛况。即使零星还在开业的少数店铺里,售卖的商品也是从布匹丝绸、玉石首饰、糕点饭食到南北杂货,几乎无所不包。店铺和街道也是颇为洁净规整,几乎跟后世小城市的商店街差不了多少。甚至有许多诸如北辽、西夏、天竺甚至大食等地的移民迁居汴梁,大多在城内以行商为生,给宋人带来了异彩纷呈的外域风情,使汴梁这座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跃成为了显赫于世的国际性的大都会。 当然,战争给这座城市的痕迹,同样也是异常的明显——覆盖着积雪的街角边,随处可见冻饿而死的流民,每一具尸体都被冻得发青。还有更多流落街头的的人,在饥寒之中苦苦挣扎…虽然他们拼着性命逃进了开封城内,暂时避过了金兵的屠刀,但在随身财物耗尽之后,依然在饥饿与严寒之中相继倒毙。 就连开封的老住户,眼下的日子也是十分艰难,因为随着金兵围城,水陆交通断绝,工商业陷入停摆,无数市民失业没了收入,而城内物价却在急速飞涨:一斗米八百文,一斗麦七百文,驴rou一斤一千三文,羊rou一斤一千二百文,猪rou一斤一千一百文…可谓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更要命的是,似乎是上天要灭亡大宋似的,今年的中原竟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酷寒天气。 随着金兵围城日久,城内的百万居民不仅缺乏果腹的粮食,更缺乏取暖的柴禾与煤炭… 眼下就在这汴梁城内,每天都有至少数百人冻饿而死。朝廷虽然有所赈济,却是杯水车薪。 “…眼下城里百业凋零,但物价却是每日飞涨,咱们刚才吃那顿早点的花费,在平时就足够办上一桌最好的酒席了!”看着那些被半埋在积雪之中,眼下已是生机渺茫的潦倒穷汉,郭京忍不住叹息说“…我那七千多六甲神兵之所以招募得这般容易,也是因为大家全都日子难过,急着要混一口军粮的缘故…” “…既然如此,我要不要想办法筹集一批粮食过来卖呢?不仅能赚到几倍的暴利,也能获得军民的感激!”王秋想了想之后,突然有了个发财的主意“…围城之中,粮食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商品吧!” 然而,郭京却对这个建议表示不赞成:“…我劝你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往死里得罪一大帮人的。” “…什么?被金兵围困的开封,居然不愿意外界运粮食进来?这怎么可能?”王秋惊讶地叫道。 “…这个…怎么说呢?你难道以为,这座城内真的缺少粮食吗?”郭京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