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5.费尔布劳 (第2/2页)
下啦。不过,我们还想再买一些。” “到家里去跟我妻子谈谈吧,这些画都是她画的。” 土耳其人跟他到了家里,见到了苏丹的女儿。他们便把她绑起来,带回了土耳其。 年轻人伤心透了。现在,他没有妻子,没有了职业,也没有了钱。他每天到港口去,想找一条能带他出海的船,但一直没有找到。有一天,他看见一位老人坐在小船上打鱼,便说:“老人家,你的日子比我可好过多啦!” “孩子,为什么你说这样的话呢?” “老人家,我多想跟你一起打鱼呀!” “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就来吧!你捕鱼,我划桨,说不定我们会捕到什么好东西呢!” 于是,年轻人上了船。他们说定,以后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生活。作为开头,老人把他的晚饭分了一半给年轻人吃。 吃过饭后,他们就睡觉了。这时,突然起了暴风雨,狂风吹得小船随着海狼上下颠簸,一直漂到了土耳其港口。 土耳其人一看到这条小船,就把它据为己有。两个捕鱼人当了他们的奴隶,并且被他们带到了苏丹那儿。苏丹就派他们管理花园:老头儿管理蔬菜,年轻人培育花草。两名奴隶跟其他花匠们交上了朋友。在苏丹的花园里,他们的日子过得挺舒服。老人制作了吉他、提琴、长笛、单簧管和短笛,年轻人就演奏这些乐器,还唱着歌。 苏丹为了处罚女儿,把她和侍女们一起关在一座高塔里。听到花园里传来美妙的乐声和歌声,她想起了远方的丈夫。“只有费尔·布劳(她这样叫他)才能演奏那么多乐器,只有他的歌声才那么优美。谁在花园里演奏乐器和唱歌呢?” 她不能打开百页窗,便从窗孔里望出去,看到那位年轻的音乐家不是别人,果真是她的丈夫。 侍女们每天给花匠们送去一只大篮子,要他们装满了鲜花。于是,苏丹的女儿对侍女们说:“把那个年轻人装在篮子里,上面盖满了花,带他到这儿来!” 花匠们以为这是好玩,便把年轻人装进了篮子,侍女们就把他抬进了塔里。一放下篮子,年轻人就从花堆里钻了出来,突然发现面前是自己的妻子!他们拥抱、亲吻,倾诉别后的一切。接着,大家就商量逃走的办法。 他们有一艘大船,上面装着珍珠、宝石、金子和珠宝。他们先把费尔·布劳送到货舱里,然后是苏丹的女儿,以后又把侍女一个一个地送下去。准备停当后,船就起航了。 船开到公海时,费尔·布劳忽然记起了那位老人。他对妻子说:“亲爱的,我得回岸上去,尽管我这样做说不定会丢了性命!但我不能言而无信!因为我曾答应过老人:我和他要永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调转船头,回到岸边,发现老人正在那儿等着他们呢。他们扶他上船,然后又开到了公海。 “老人家,”费尔·布劳说“我们现在来分财产吧。这些财富,一半归你,另一半归我。” “那你的妻子也要分,”老人说“把她的一半归你,另一半归我!” “老人家,”年轻人回答“我对您非常感激,我愿意把船上的全部财富都给您,就让我留下我的妻子吧。” “你真是位慷慨的年轻人。对你说吧,我就是那个你曾出钱埋葬的死人的灵魂。你所以有这样的好运气,全是因为你做了那件好事。” 他祝愿年轻人幸福,然后就消失了。 船徐徐驶进家乡的港口,岸上礼炮齐鸣向他致敬:费尔·布劳—世界上最富有的贵族—带着他的妻子回来了!在岸上伸着双臂等待他们的正是他的父亲。 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 可惜从未送给我什么。 (伊斯特拉地区)—— [1]苏丹是旧时土耳其君主的称号。 [2]施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西方人信奉基督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