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1.奥利夫 (第3/3页)
大门敞开著。她走进去要求借宿,但里面根本没有人。炉子上烧著一锅粥,旁边放著一些好吃的食物。奥利夫喂了孩子,自己也吃了东西,然后走进一间放著一张床、两只摇篮的房间里,便在那儿休息。从此,她就住在那所别墅里,什么东西都不缺,也没看见附近有什么人。 我们回头再说国王。他在战争结束后回了家,发现全城的人都穿著丧服。他的母亲想方设法安慰他,可随著时间的流逝,他却变得愈来愈悲伤。为了消愁解闷,他决定去打猎。在树林里,国王自言自语地说“没有奥利夫,我活著还有什么意思呢?”透过树丛,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光亮,便朝著那里走去,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他敲敲门,奥利夫应声打开门。国王没有认出奥利夫,她也没说什么,但热情地欢迎他,请他到火炉旁取暖。她跟两个孩子忙碌著,使他觉得在这儿很舒服。 国王盯住她看,觉得她很象奥利夫,但看到她的两只手好端端的,便摇了摇头。两个孩子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地玩著,他说:“我本来也应有这样的福气,有象他们这样的两个孩子,但他们死了,天哪,跟他们的mama一起死的。现在我孤独一人,真惨哪!” 这时候,奥利夫为客人铺好了床,把孩子叫到身边。“听著,”她对两个孩子低声说“我们回到另外那个房间时,你们要叫我讲故事。我不给你们讲,甚至还要打你们,但你们还是要一个劲儿地求我讲。” “好的,mama,我们就照著你说的办。” 因此,当他们回到火炉边时,两个孩子央求道:“mama,给我们给个故事吧!” “你们怎么搞的!天这么晚了,这位先生很累,根本不想听什么故事!” “讲呀,mama,讲呀!” “你们再淘气,我就掴你们耳光!” “可怜的小东西!”国王说“您怎么能打他们呢?讲吧,让他们开心。我也根本不累,倒也很想听听故事呢。” 奥利夫得到了鼓励,便坐下来开始讲故事。渐渐地,国王很认真地听起来,而且越听越觉得紧张,一次又一次地问:“后来呢?后来呢?”因为这个故事跟他那可怜的妻子的经历一模一样。可是他不敢抱有什么希望,因为两只手的秘密依然无法解释。后来,他插了一句,问道:“她的两只手被砍掉以后,又怎么样了呢?”于是,奥利夫将洗衣服的那个老婆婆的事情讲了出来。 “啊,原来是你!”国王叫了起来。他们相互拥抱、亲吻。可是,他们兴奋了一阵之后,国王的脸色阴沉下来。“我必须立刻回到王宫去,让我母亲受到应得的惩罚!” “不,不能做那种事!”奥利夫说“如果你真心爱我,你就必须答应我,决不要动你母亲一根手指头。事实上,她也会后悔的。再说,那个可怜的老人以为,她那样做是在维护国家的利益呢。饶她的命吧,因为尽管她对我做了那些事情,我还是宽恕她。” 这样,国王回到王宫,对他的母亲没说什么话。 “我刚才还为你担心呢,”她对儿子说“外面那样大风大雨,你怎么过夜的呀?” “我睡得很好,mama。” “什么!”王后变得怀疑起来。 “真的,住在一户心地善良的人家里,他们使我精神愉快。自从奥利夫死后,这是我第一次感到高兴。喂,mama,奥利夫真的死了吗?” “你这是什么话?全城的人都参加了葬礼嘛!” “我很想到她的坟墓上献花,想亲眼看看…” “你干嘛这么多疑呢?”王后说,她的脸都气红了。“怀疑母亲说的话,这难道是儿子对母亲应有的态度吗?” “得了吧,mama,谎话还没说够呀!奥利夫,进来!” 奥利夫带著两个孩子走了进来。老王后的面孔原来气得血红,这时吓得苍白了。然而奥利夫说:“不必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我跟国王能够再相见,实在太高兴了,因此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于是,老王后住进了修道院,国王和奥利夫从此平静地生活著,度过一生。 (皮斯托亚地区蒙塔尔村)—— 注释: 材料来源:格拉多·尼罗西《蒙塔尔民间故事六十篇》(佛罗伦斯,1880年版)第三十九篇;搜集地区:托斯卡纳省蒙塔尔村;讲述者:寡妇露易莎·吉奈尼。 奥利夫这个名字在一个神秘剧《奥利夫王后》和一首民谣《奥利夫王后的故事》中都出现过。这两部作品都是讲一个没有双手的女人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这些内容在托斯卡纳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奥利夫》里都有:残酷的折磨,宗教上的互不相容(在那个野蛮的犹太人身上体现出来)和故事的欢乐基调(由姑娘吃梨子的情节体现出来)。这些方面的题材结合得自然而又巧妙,就象保罗·厄塞鲁[1]在乌尔比诺画的祭坛油画一样。姑娘受到迫害,双手被砍去的故事在整个欧洲(见《格林童话》第三十一篇)和亚洲(见《天方夜潭》)都普遍流传,在意大利的每个地区都有发现—— [1]保罗·厄塞鲁(1397-1475)是意大利画家。乌尔比诺是意大利一城市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