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追月楼 (第6/10页)
来做偷生的顺民。仲祥知道爷爷不赞成自己回来,因此回来了,也懒得上追月楼听爷爷教训叹气,说些没头没脑的话。他早就觉得爷爷老糊涂了,就算是不糊涂,老人家也不会理解他在外头的苦楚,更不会理解他还有一颗为了失恋而痛苦的心。他所相思的那位姑娘,一腔爱国热血凉得比他更快,嫁给了一位不大不小的青年军官做太太。国统区仿佛有许多事都不称心,工作不好找,大学又很难考上。听说去延安是个很好的出路,苦于没有靠得住的人指引。想来想去,还是回家最好。 回了家,又后悔,又怨,因此便去找旧时的同学好友喝酒。他的酒量不好,一喝就醉,一醉必吐。偏偏他是个好胜的人,越是醉越要喝,喝着喝着没钱了,便从家里随便捞点什么东西,当铺里当了再喝。仲祥堕落成酒鬼的时候,婉和少荆的事有了很大进展。少荆是个尚未娶妇的鳏夫,多年来一直在外交部门供职,对付女人很有一套。这一段时间正是汪精卫酝酿重建南京国民政府之际,作为汪的心腹,少荆代表上海的汪精卫集团留守南京。在和南京的维新政府接洽之余,少荆便带着婉乘小车四处兜游。幸好有辆小车,南京本是个多名胜的地方,少荆天天晚上翻《南京指南》,然后按图索骥,把个司机辛苦煞。婉也算南京土生土长,第一次知道家乡有这么许多地方可以去见识。小汽车开来开去,婉的心也跳来跳去。少荆的岁数大得可以做她的父亲,除了这点不满意,婉实在找不出他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婉发现自己又回到大学时代,那正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季节。也许出自策略上的考虑,婉把丁老先生可能会有的反对意见,上升到夸大的地步,婚事一直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婉不断扮着旧式家庭孝女的角色。这个角色使她进可攻,退可守。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在以婚姻为目的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倒不如说是在结合不可能的幌子下发展起来。丁老先生是个借口,这个借口在婉和少荆之间筑成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在婉看来,有一种特殊的美。少荆买了架相机,出门时带着个木制的三角架,拍了许多照。婉有时也把小妙带出去做模特儿,任她随意在草地上玩耍,然后在少荆的指导下学拍照,从小小的取景框里,婉注意到小妙的一张嘴与自己的十二分相像。不知怎么的,婉一想到自己有一位可以做母亲的大姐婕,有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meimei妙,便有一种堵在胸口的滑稽之感。这一天的太阳很好,到了看晚霞的时候,西边一片红,东望四处发亮。草坪上,白杨树拖着长长的倒影。小妙在树荫中奔跑,掐那草心里长出的小黄花。婉和少荆就地而坐,同靠在一株大树下,不远处是支在三角架上的照相机,再往远处歇着黑色的小汽车,坐在里边打瞌睡的司机。少荆的一件米色呢风衣扔在草坪上,婉斜眼望过去,仿佛一只忠实的狗卧在那里。 少荆说了一会话,忽然告诉婉南京的国民政府就要正式成立,届时南京的维新政府和华北临时政府都得解散。“汪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在教育部干事。其实,干个次长也没什么意思。”婉说:“你告诉我这些干什么,我又不想做次长夫人。”少荆笑着说:“要不是为了让我喜欢的人做次长夫人,这瘟官我还真不愿意屈就呢。难道你没听说夫荣妻贵的道理。”婉咬着嘴唇说“什么贵不贵的,谁答应嫁给你了?”少荆说:“你看,如今和汪先生一起干事,弄不好就要吃重庆政府军统的枪子,人家冒着生命为你干,你倒不领情!”婉把脸侧在一边笑。她不愿相信少荆就一定死心塌地迷上她。不过她知道少荆这样的风流鳏夫,不会喜欢那些急于想嫁给他的女人。她越矜持,越表现得若即若离,少荆才会越觉得离不开她。虽然门第对少荆是个诱惑,但婉深知自己毕竟是嫁过的女人,她得看准时机,她必须看准时机。少荆做了次长,果真忙了许多。他上任第一桩事,就是接待日本的教育代表团。代表团中有一位专攻汉学的专家,当年曾听丁老先生在东京讲过学,这次既然来中国,提出要见丁老先生。这位汉学专家叫藤冢,是个严谨而确有学问的学者。他读过丁老先生的《春秋三传正义》,觉得是本了不起的书。明轩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事不妙,少荆领着藤冢来约他去见丁老先生,他只好硬着头皮奉陪,心里奇怪少荆怎么一点不懂得老人的心。那位藤冢是位极谦恭多礼的人,见了谁都鞠躬。但是丁老先生连站都没站起来,冷冷地看着藤冢,像是一尊木雕。藤冢似乎很能理解丁老先生的心情,红着脸,露着微笑,和明轩交谈。明轩十分尴尬,一边谈话,一边用眼睛看少荆,少荆脸上有些不好看,恨丁老先生太过分。丁老先生始终坐在那里,像尊木雕。其他三位勉强坐了一会,站起来告辞。藤冢深深鞠了个躬,头低在那里足有一分钟,仰起脸来,极诚恳地说:“先生虽然一语不发,学生对先生的尊敬,有增无减。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告辞了。学生虽是日本人,却是认为中日不该打仗的。”说完,又是认认真真地鞠躬。丁老先生依然不动,依然是尊木雕。过了几天,少荆见了婉,直骂丁老先生是块老僵了的榆木疙瘩。婉说:“你看,到底做了次长了,就这么说我爸爸。”说着,眼睛有些红。少荆连忙说:“不是,你知道我多难做人!”婉意味深长地说:“不管怎么样,他是我爸爸,是你的老师。”少荆一笑,说:“那当然,我也不过和你说说,怎么说,我也不敢得罪未来的老丈人呀。” 见婉笑了,又说:“对了,我明天就要去上海,一个星期吧,你和我一起去,别忙着说不,你知道上海女人的厉害,没你在身边,我可抵不住诱惑。别拒绝,求你了,再说一遍,求——”南京一家由中央党部出钱办的小报,报道了藤冢先生和丁老先生会面的消息。消息上说,中日一流的学者握手言欢,共谈中日亲善。这条消息让明轩看到了,吓出一身冷汗。幸好丁老先生从不下楼,这事瞒着他也不难。因此上上下下地都关照,说这事若让丁老先生知道,非把他活气死不可。丁老先生曾在日记上大记特记和藤冢会面之事。和黄老先生闲谈时,黄老先生也夸他大义凛然,不失国节,士可杀不可辱,为中国人争了口气。明轩一直害怕那该死的报道让黄老先生看到。这些汉jianian办的小报从来没什么人看,明轩空担了一些天的心。明轩在老派人眼里是新派,他懂外文,课堂上能穿插讲几段辩证法。在新派人眼里他又算老派,他追随丁老先生反对过白话文,把新文学骂得一钱不值。新老派之间,他力争两头逢迎,但是效果上一头都不讨好。要不是少荆的关系,他也许要到下辈子才能做教务长。事实上,自从日本人来以后,他一直处在半失业状态。每周几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