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日_第十七章木屋泥屋石头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木屋泥屋石头屋 (第1/4页)

    第十七章 木屋泥屋石头屋

    那天,泅洋在上班前交给苏丛一封大姐的来信。信揉得很皱。边边角角都有点

    磨损。肯定又在他口袋里耽搁了好些日子。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苏丛早已跟各方

    亲友告示,她有她的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她不用别人代收信,但他们还是觉得寄

    给泅洋转交,更放心。

    “哦,还有件事,我差一点又给忘了。前天,姐夫打电话来说,你大姐要来探

    亲。要你得空,给回个电话。”他匆匆忙忙换着胶鞋。索伯县城,一到春天,雨就

    不少。

    “知道了。”苏丛也忙着往手提包里装学生的作业本、教材、备课笔记。

    “你不去回个电话?你大姐可能已经到木西沟独立团团部了。”他见她不像去

    邮局挂长途,便又叮问。

    “知道了。”苏丛憋了一肚子气。但她不愿吵架。她知道跟谁吵都没有用。既

    定的,变也难。认识到这一点,几乎是这两年里自己最重大的收获。

    “我已经替你向领导请了假。你今天不用去学校了。待一会儿,我问问小车班,

    假如有去木西沟办事的便车,你上午就走吧…你大姐这一回恐怕不能像以前那样

    待够一个月,好像有点啥事,要提前回五源。你别耽误了…”苏丛提着包,走出

    门去时,泅洋又追上来补充。

    苏丛憋不住了。

    ‘你请假?干吗要你替我请假?“

    “昨天,正巧见到你们黄校长…”

    “那你去木西沟好了。你索性包办到底吧。”

    “苏从…”

    苏丛并没直接去学校。学校并不需要她去这么早。学校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

    她在县中待不长。像泅洋这样年轻而有能力的县委书记,县里也留不长。他什么时

    候走,她也就跟着走了。他在县里找个过渡。她也只不过走个形式,学校没敢给她

    安排正式的教课任务,没敢让她正经顶岗。常有这样的教训。类似的夫人,说走就

    走,连找代课老师的提前量都不给,叫校长手忙脚乱,冷汗一身。校长把她安排到

    教务处赋闲。她给自己争取到了每周八节物理课的代课任务。那还是“要赖”要来

    的。她私下去找那个代课老师。说,初中的这几节物理课,我来代。你太忙了,高

    中班的事儿已经够你受的了。咱俩均匀均匀吧。那老师不敢做主。她不让他去报告

    校长。她让他先听她两节课。假称他感冒。两节课下来,学生都说听懂了,愿意听。

    她和他才又去找校长。

    谁都非常非常尊重她。但谁又都没把她真当一回事儿。

    她走到学校后头的土豆地里。雨还在细碎地滴落飘洒。她看见肖大来。她一度

    很讨厌这个身份和来历都相当特殊的学生。后来觉得他有点儿古怪、阴沉。最近又

    发现他聪明得出奇,所以不禁常常注意他。

    靠十二车最好的梭梭柴和两吨著名的哈捷拉吉里镇腌鱼人了县中,肖大来在同

    学中便得了这么两个雅号。大家叫他“十二车”、“四千斤”用这绰号嘲讽他的,

    都是高班的住校生。跟他同班的不敢嘲弄他。他比他们大得多。县城里的那些初一

    学生,都只有十二三岁。他插班读初一,已经十六岁了。肖天放个儿矮,可生的这

    儿子,人高马大,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还戳出老高一截,跟教育局派来听课的督导

    员似的。同班的说不上话,高班的又嘲笑他,所以他孤僻。学校的司务长待他特别

    好,怕他在学生寝室里受气,住不惯,单给他在食堂那杂物不算多的小库房里安了

    张二起楼儿的双层床。司务长原意,让他睡下铺,上铺搁东西。他却偏偏睡上铺,

    空出下铺来搁东西。下了课,他哪都不去。cao场上从来见不到他人影。他总是躲在

    小库房里做作业。尔后爬到二起楼儿的上铺,凑到床头的一个小窗户眼儿跟前,定

    定地去张望那些在cao场上玩耍的同学。三个月,他读完了初一的课程。三个月,他

    又读完了初二的课程。寒假里,他爹没让他回哈捷拉吉里,拉来两麻袋黄豆,两桶

    腌鱼。请了几位老师帮他补习初三的课程。这一开春,他就插班进了高中一年级。

    嘲笑声正从学校里慢慢消失。低班的同学,比他小的同学,越来越佩服他,愿意接

    近他。他不欺负他们。他床底下常有可以随时撕来吃的油红油红的腌鱼。他总是把

    这种在县城里几乎见不到的食品分给那些小同学。高班的同学不愿意佩服他,虽然

    不再经常嘲讽,但仍然冷不了地远远地喊他一声‘十二车“。有时于脆喊他”腌鱼

    干“。几个人从那小窗户下走过,齐声喊,然后哈哈大笑。他从来不把腌鱼分给那

    些比自己强的同学。也绝对不给女生。他虽然有”十二车“和”四千斤“。奇怪的

    是他常年不穿鞋,总爱打光脚。老师说,这样进教室不雅观,他就拿毛笔在光脚背

    上画了双袜子,还画了鞋口、鞋帮,惹得全班同学捧着肚子大喘,整堂课都没法安

    静下来。人冬前,雨夹雪。苏丛见他大大咧咧地把两只光脚丫子伸到课桌之间的过

    道上,脚底板上净是结着冰碴的泥水,她不禁打哆嗦。下了课,她把他叫到办公室,

    给他钱,叫他去买鞋。他说,苏老师,我爹常年给学校供柴、供鱼,还供不起我一

    双鞋吗?我穿不惯鞋。一穿鞋,脚就烧得慌。苏丛惊讶地问,寒冬腊月呢?大来说,

    那也只要穿双单布鞋。要不是怕你们瞧着冷,其实我光脚也能过冬。你们为什么不

    光脚呢?真的有那么冷吗?苏丛微微红起脸,说些别的事,岔开了话题。

    学校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少年老成,无法接近。但苏丛却觉出,他

    也有不被人识见的另一面。他总小心地避开所有的女生。甚至在一些年轻的女老师

    面前,也过分地拘谨。冷漠。这也许是他早熟中的某种压抑。但奇怪的是,他很愿

    意跟苏丛接近。开始只是远远地打量她。后来也愿意往她跟前凑。轮到她的课,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